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12 被引量:411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秋萍张勇王志颐钟南山程友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鼻炎
  • 19篇支气管
  • 18篇细胞
  • 18篇变应性
  • 18篇变应性鼻炎
  • 16篇气管
  • 15篇炎症
  • 12篇气道
  • 10篇诱导痰
  • 10篇嗜酸
  • 10篇哮喘
  • 10篇粒细胞
  • 10篇慢性
  • 9篇道炎症
  • 9篇动脉
  • 9篇尘螨
  • 8篇嗜酸性
  • 8篇嗜酸性粒细胞
  • 8篇屋尘螨
  • 7篇流感

机构

  • 4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3篇南京军区南京...
  • 1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1篇深圳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6篇北京工商大学
  • 6篇广州呼吸疾病...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呼吸健康...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广东出入境检...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澳门大学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23篇王秋萍
  • 20篇张勇
  • 19篇王志颐
  • 14篇钟南山
  • 11篇程友
  • 11篇陈伟
  • 9篇季俊峰
  • 9篇陈德晖
  • 9篇江满杰
  • 8篇刘晓宇
  • 8篇庞新举
  • 7篇谢燕清
  • 7篇陈如冲
  • 7篇吴昆旻
  • 6篇薛飞
  • 6篇许继平
  • 6篇王天友
  • 6篇邓宇
  • 5篇孙宝清
  • 5篇刘志刚

传媒

  • 9篇国际呼吸杂志
  • 7篇中国耳鼻咽喉...
  • 7篇中华结核和呼...
  • 6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12篇2022
  • 13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围型肺不典型类癌的CT表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不典型类癌(AC)的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确诊的19例AC,分析其CT征象,包括病灶位置、大小、轮廓、密度、强化值及周围情况。结果 19例AC中,位于左肺6例,右肺13例;肿瘤最大径1~5.4 cm,中位最大径3 cm;圆形或类圆形12例,边界较清楚,分叶状13例,毛刺较少6例;密度均匀10例,4例在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16例行增强扫描,10例呈中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增强程度(37±11.9)Hu;9例病灶周围气道受累;6例周围胸膜牵拉凹陷;7例合并阻塞性炎症;1例出现肺内转移,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表现为中度或明显强化的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可伴有钙化,毛刺不明显,若合并周围气道改变、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需要考虑到AC的可能。
郑晓涛李靖煦关玉宝董骁潘小环张利怡
关键词:肺肿瘤不典型类癌CT
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膈肌肌电信号在线去噪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膈肌肌电信号传递着膈肌生理状态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等重要信息,但用食道电极采集该信号常受到心电信号的强烈干扰。本研究以提升小波为基础,针对膈肌肌电信号与心电干扰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膈肌肌电信号在线去噪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了提升小波变换和简单的阈值滤波,运算速度较传统小波方法大为提高。模拟信号的仿真实验中,用该方法去噪后的信号相对于原纯净信号其功率谱相对误差很小。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采样数据时,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去噪效果。
周乐莫鸿强田联房李向阳郑则广
关键词:提升小波
浅述口岸卫生检疫实验室建设
2017年
作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卫生检疫实验室在历次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席卷全球之时,检验检疫系统中具备病原体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很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充分发挥了自身强大的科技优势,成功地检出国境口岸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广东地区首例,全国第4例)。历经中东呼吸综合征、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热、黄热病、裂谷热疫情,检验检疫系统已逐渐形成由点到面、日益严密的口岸传染病检测体系,越来越多的口岸卫生检疫实验室检出了多种重要病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卫生检疫实验室应更专业化、规范化并突出严谨性,更好地为卫生检疫提供技术支持。
李小波黄吉城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卫生检疫实验室
皮肤点刺试验与免疫荧光法在螨变应原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PT)与免疫荧光法(IFM)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2种变应原的特点并比较其相关性。方法:491例鼻炎患者(有鼻塞、鼻痒、喷嚏或流清涕4大症状中2项或2项以上),同时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IFM法)。结果:在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中,SPT均较IFM敏感(均P<0.01)。如以IFM作为诊断变应原的金标准,则SPT的敏感性均在95%以上,而特异性略低于80%。SPT与IFM在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阳性率时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9、0.776,均P<0.01)。2种螨血清特异性IgE浓度呈正相关(r=0.954,P<0.01),SPT结果等级亦呈正相关(r=0.946,P<0.01)。结论:屋尘螨及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的检测中SPT比IFM更敏感,大多数情况下SPT可以替代IFM;2种变应原SPT结果等级的相关性很高,检测1种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浓度即可,不需行重复检查。
张勇王志颐陈伟季俊峰王天友王秋萍李泽卿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免疫荧光法
术前应用中药对小儿扁桃体切除围手术期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扁桃体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双侧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入院后即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术后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第2天至第6天咽喉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1、2天体温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伪膜恢复更为快速(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小儿扁桃体术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可作为扁桃体切除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药物。
张勇朱红吴明海陈伟江满杰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扁桃体切除术炎性指标
广州地区2009年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2011年
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特异性的差异,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B/Victoria/2/87系(Victoria系)和B/Yamagata/16/88系(Yamagata系)。血凝素(HA)基因与该病毒的进化趋势相关,HA的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HA1区域,
董婉妮关文达廖伟娇罗翌王玉涛秦笙占扬清张雪黄群娣招穗珊周荣莫自耀杨子峰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基于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间充质干细胞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9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移植物中间充质干细胞与肺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在线数据库中下载并分析获得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胎肺肺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明显表达差异的233个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并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共筛选出23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42个,下调基因91个。利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 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酪氨酸磷酸化正性调节、淋巴管生成的正性调节、生长因子活性、金属肽酶活性等相关。将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后筛选出网络的核心基因主要为COL1A1、FGF2、ASNS、PHGDH、COL3A1、INHBE,核心基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结论肺源性与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移植物中间充质干细胞差异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与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关,为进一步基础研究提供实验靶点。
张抗抗陈德晖
关键词:计算生物学间充质干细胞
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毒分布情况
2016年
背景:调查显示,90%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由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其中相当比例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目的:了解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毒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24例0-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毒感染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结果与结论: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病毒检出率32.75%,高于正常儿童病毒检出率315%(P〈0.01)。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15.79%,流感病毒检出率7.6%、副流感病毒检出率7.6%、腺病毒检出率468%、偏肺病毒检出率4.68%、冠状病毒检出率1.17%、博卡病毒检出率2.34%,鼻病毒检出率0.46%。提示: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常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
蔡勇陈德晖程远郑菊映刘文宽周荣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毒儿童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人工呼吸床系统研发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一期智能人工呼吸床存在的电磁干扰严重、PC架构笨拙等缺点,研发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二期智能人工呼吸床控制系统。硬件上,采用上、下位体系结构,以ARM11触摸屏系统作为上位控制器,固高数字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作为下位控制器,驱动低干扰交流无刷电机;软件上,采用多线程技术、串口通讯技术,嵌入多算法融合模型预测呼吸时间序列,实现智能人工呼吸床与呼吸同步精确控制目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二期智能人工呼吸床能实现更加精确、高效的同步控制,辅助通气效果显著。
刘载文李华来许继平王小艺姜思月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ARM多线程技术
体位变换通气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简单介绍体位变换机械通气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临床试验设备的机械结构和智能控制算法,文中提出了滑杆驱动式摇椅机械方案,建立了该方案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的自抗扰控制器。最后,利用ADAMS和MATLAB仿真软件构建了控制系统完整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机械方案的可行性和自抗扰控制器的快速精确控制能力。
许继平刘载文王小艺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自抗扰控制ADAMS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