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8090400078)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斌戎利民冯丰陈瑞强何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融合术
  • 2篇退行性
  • 2篇椎体
  • 2篇椎体间
  • 2篇极外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诱导
  • 1篇多能干细胞
  • 1篇腰丛
  • 1篇腰椎侧凸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疾...
  • 1篇诱导多能干细...
  • 1篇融合术治疗
  • 1篇退行性变
  • 1篇退行性疾病
  • 1篇退行性腰椎侧...
  • 1篇转录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戎利民
  • 3篇刘斌
  • 2篇董健文
  • 2篇何磊
  • 2篇陈瑞强
  • 2篇冯丰
  • 1篇庞卯
  • 1篇杨补
  • 1篇谢沛根
  • 1篇杨阳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lateralinterbodyfusion,xu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采用XLIF手术治疗的1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36~82岁,平均62岁。腰椎失稳症9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所有病例在接受XLIF手术的同时均辅助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其中单节段、双节段和三节段融合者分别为11例、4例和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通过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情况,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单个节段完成椎间盘处理并植入融合器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3ml。2例患者术后即出现大腿麻木和屈髋乏力,未行特殊处理,2周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平均降低4.6、3.1分,ODI指数较术前平均改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nab疗效评定: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7.5%(14/16)。术后6个月4例完全融合、11例部分融合、1例未融合;随访12个月以上的8例中7例于术后1年完全融合、1例部分融合,融合率87.5%(7/8)。结论XLIF手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可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何磊戎利民董健文刘斌陈瑞强谢沛根冯丰杨补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
退行性腰椎侧凸极外侧椎体间融合入路腰丛分布的MRI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侧凸病例腰丛分布的MRI影像特点,评价MRI神经显像的应用价值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XLIF)手术入路的神经功能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对19例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MRI三维快速稳态采集成像序列多平面容积三维重建,左、右侧凸分别为11例、8例,通过L1-2至L4-5各椎间隙中点水平层面轴位图像测量腰丛前缘至手术入路穿刺路径即椎间盘矢状面中心点垂直线(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的距离,设定正、负值分别表示腰丛前缘位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后、前方。结果L1-2至L4-5间隙凹侧腰丛前缘距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距离在左侧凸/右侧凸病例依次为(13.7±2.5)mm/(12.9±5.5)mm、(8.3±4.7)mm/(8.5±5.7)mm、(2.7±3.6)mm/(2.5±7.2)mm和(-4.2±3.8)mm/(-3.8±7.1)mm,均较凸侧腰丛分布位置偏后。结论L1.2与12.3间隙两侧、L3_4间隙凹侧腰丛行走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后方腰大肌内;L34间隙凸侧和IA-5间隙两侧腰丛则移行至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前方,术前MRI腰丛显像对XLIF入路安全性评估有参考价值。
何磊董健文刘斌陈瑞强冯丰戎利民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腰椎
蛋白诱导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fipotentsterncells,iPSC)自2006年出现后被认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制备iPSC的日本学者将4种重编程蛋白基因Oct3/4、Sox2、Klfd、C—Myc通过反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成纤维细胞并在其中表达,进而激活内源性重编程体系,最终导致细胞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即iPSCEI。由于其可来源于自体细胞,无需破坏胚胎组织,因而不涉及伦理争议。
杨阳刘斌庞卯戎利民
关键词:干细胞技术蛋白诱导反转录病毒载体多能干细胞蛋白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