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29301)

作品数:40 被引量:337H指数:13
相关作者:梁寒邓靖宇刘宏根吴亮亮张汝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胃癌
  • 28篇肿瘤
  • 26篇胃肿瘤
  • 24篇预后
  • 18篇淋巴
  • 15篇淋巴结
  • 9篇切除
  • 9篇淋巴结转移
  • 8篇切除术
  • 7篇术后
  • 7篇胃癌患者
  • 7篇癌患者
  • 7篇病理
  • 6篇胃癌根治
  • 5篇预后分析
  • 5篇胃切除
  • 5篇胃切除术
  • 5篇临床病理
  • 4篇预后因素
  • 4篇手术

机构

  • 4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9篇梁寒
  • 23篇邓靖宇
  • 14篇刘宏根
  • 13篇吴亮亮
  • 13篇王晓娜
  • 13篇张汝鹏
  • 12篇丁学伟
  • 12篇梁月祥
  • 11篇焦旭光
  • 9篇王力
  • 8篇张李
  • 8篇潘源
  • 6篇王宝贵
  • 6篇刘宁
  • 6篇蒋楠
  • 5篇柯彬
  • 4篇王学军
  • 4篇刘翔宇
  • 3篇韩涛
  • 2篇张辉

传媒

  • 12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4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问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4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24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1%(22/242),其中黏膜内癌为5.5%(10/l82).黏膜下癌为20.0%(12/60)。14例患者仅第1站淋巴结转移,4例m现跳跃性转移。4例同时出现第1站和第2站甚至第3站淋巴结转移。第1站淋巴结转移18例,以第7组和第3组转移频次最高,各8例;第2站淋巴结转移7例,局限于第8a组(4例)和第9组(3例);第3站淋巴结转移2例,第4sa组和第16b组各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P=-0.003,OR=4.386.95%CI:1.656~11.617)和有无脉管瘤栓(P=O.002,OR=13.621,95%C1:2.711~68.447)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瘤栓密切相关;术前和术中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手术方案的合理制订至天重要。
王力梁寒王晓娜吴亮亮丁学伟刘宏根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率对淋巴结清扫不足15枚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淋巴结转移率(MLR)对淋巴结清扫不足15枚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到2007年7月间收治的61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不足15枚者320例,15枚以上者29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病理N分期(pN分期)和不同淋巴结转移度分期(rN分期)中预后的差异。结果通过Log—rank检验,确定MLR的界值,按此界值可分为rN。(MLR小于或等于10%)、rN:(MLR大于10%,但小于或等于30%)、rN3(MLR大于30%,但小于或等于60%)和rN4(MLR大于60%)4期。对于淋巴结清扫数目不足15枚者,上述不同rN分期患者的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同-rN分期中,不同pN分期之间生存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pN2和pN3a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不足15枚者与15枚以上者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各个rN分期中,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rN分期是淋巴结清扫数目不足15枚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RR=1.617,95%CI:1.111~2.354)。结论rN分期能很好地对淋巴结清扫不足15枚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刘宏根梁寒邓靖宇王力梁月祥焦旭光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分期预后
VEGF-C/D及其受体与胃癌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淋巴管是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越来越多淋巴管生长因子和淋巴管标志物的发现,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及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肿瘤经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取得了较大进展。VEGF-C/D的表达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癌周淋巴管密度、生存率、预后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此外,实验动物模型与体外实验研究显示,抑制VEGF-C/D表达在胃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现就VEGF-C/D及其受体与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侯亚超邓靖宇梁寒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胃癌淋巴结转移
细胞自噬在胃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细胞自噬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质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及受损细胞器等以重新利用胞内的降解物质、降解胞内有害物质的过程,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正常状态下细胞的自噬维持在低水平,当细胞处在不利因素条件下时,自身自噬也会被激活应对不利因素。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药物抵抗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自噬在这些方面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胃癌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利用自噬促进胃癌细胞死亡等方面进行阐述,自噬治疗在胃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谢兴明邓靖宇梁寒
关键词:细胞自噬胃癌BECLIN-1LC3
全胃切除术后四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最适宜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9例胃肿瘤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贮袋代胃,46例)、B组(改良BraunⅡ式,38例)、C组(P形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5例)和D组(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50例).比较4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患者生活质量(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其他3组,而D组则劣于其他3组(均P<0.05).A组患者单餐进食量及体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增加幅度高于其他3组,而D组则低于其他3组(均P<0.05).4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比(PNIR)分别为1.21±0.15、1.14±0.97、1.15±0.16和1.10±0.16,A组高于其他3组,D组低于其他3组(均P<0.05).A组患者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3%(2/46)、2.2%(1/46)和2.2%(1/46),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贮袋代胃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吴亮亮梁寒张汝鹏潘源王宝贵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160例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2.50%、4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度以及临床分期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韩涛梁寒王晓娜刘翔宇
关键词:胃癌预后因素
T4a期胃癌根治术后280例患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T4a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和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0例T4a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280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0.0%:术后复发158例(56.4%).3年无瘤生存率为57.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淋巴结转移率(MLR)是影响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淋巴结转移范围是影响术后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范围、淋巴结转移数目和MLR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日、范围和MLR是影响La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远期生存和复发的主要因素。
高卫峰梁寒邓靖宇王殿昌张汝鹏
关键词:根治性手术复发预后
混合组织学类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混合型组织学类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10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其中混合组织学类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全组胃癌患者中,混合型胃癌144例(13.0%)。与单一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混合型胃癌肿瘤更大、T4期比例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更晚(均P〈0.05)。混合型胃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6.5%和10.8%,明显低于单一型胃癌患者的58.8%和35.0%(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混合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在混合型胃癌中,高中分化癌加高中分化癌、高中分化癌加低分化癌和低分化癌加低分化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9.5%、10.3%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相对于单一组织学类型胃癌,?昆合型胃癌侵袭力更强,总体预后不佳: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并不会影响预后。
焦旭光梁寒邓靖宇王力刘宏根梁月祥
关键词:胃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预后
RNA干扰抑制微管不稳定蛋白基因表达对胃癌BGC803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靶向下调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0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TM RNAi Max将Stathmin 小干扰RNA (siRNA)转染至BGC803细胞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Stathm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RNA干扰转染siRNA组Stathm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3±0.008和0.156±0.003,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680±0.020和0.671±0.019,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657±0.013和0.737±0.023,转染Stathm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后两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曲线显示Stathmin siRNA转染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同时,转染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Stathmin的表达水平能够影响胃癌细胞BGC803的增殖,并降低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柯彬王宝贵吴亮亮王长利梁寒
关键词:胃癌小干扰RNA增殖
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47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印戒细胞癌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印戒细胞癌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6%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Ⅲ和Ⅳ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45.6%、16.9%和6.0%,I、Ⅱ、Ⅲ和Ⅳ期胃非印戒细胞癌患者分别为79.3%、58.3%、29.2%和11.9%,其中Ⅲ、Ⅳ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与Ⅲ、Ⅳ期胃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分期和N分期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崔景利梁寒邓靖宇丁学伟王晓娜张李梁月祥蒋楠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病理学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