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DJ2009-01)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黎源雷建设陈连旺叶际阳杨树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单元刚度
  • 1篇地幔
  • 1篇应力
  • 1篇远距离
  • 1篇中国大陆强震
  • 1篇上地幔
  • 1篇上地幔顶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强震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缘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各向异性研究
  • 1篇刚度
  • 1篇PN波
  • 1篇PN波速度
  • 1篇PN波速度结...
  • 1篇波速
  • 1篇不均匀性
  • 1篇初始应力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陆远忠
  • 1篇米琦
  • 1篇杨树新
  • 1篇雷建设
  • 1篇叶际阳
  • 1篇黎源
  • 1篇陈连旺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本研究使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2011年期间在云南地区布设流动地震台站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资料,提取了大量高质量Pn波到时资料.联合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上地幔顶部存在明显横向不均匀性.古老盆地和稳定地台区如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拉萨地块和阿拉善块体呈现为明显高波速异常,而祁连山至西秦岭褶皱带和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等为相对弱高波速异常.在龙日坝断裂带以东的松潘—甘孜地块往南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至川滇菱形块体南部显示为一条近南北向明显低波速异常.三江褶皱系、缅甸弧俯冲带以及四川盆地东南等地区为明显低波速异常.地壳强震多发生在高波速异常边缘或高低波速异常过渡带上,表明地壳强震的孕育可能还与地幔构造作用存在一定相关性.青藏高原东构造结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顺时针旋转分布,与印度—欧亚碰撞密切相关.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由其西侧松潘—甘孜地块下方的NE向转变为四川盆地下方的近EW向,说明青藏高原物质流动遇四川盆地后分为NE和SW向两支.在川滇地区26°N以南地区上地幔顶部各向异性呈现近NS向与地表GPS观测相一致,但与SKS分裂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能表明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形变表现为耦合现象,而上地幔顶部至岩石圈内部则存在解耦现象.
黎源雷建设
用单元降刚法探索中国大陆强震远距离跳迁及主体活动区域转移被引量:6
2012年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中,已发生强震区部分丧失承载能力(模拟中作为显著降低单元组的弹性模量来处理),可以引起大范围兆帕量级的应力场调整,它是后续强震可远距离跳迁的主要因素;(2)一个活动期中,中国大陆强震主体活动地区及其迁移,受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初始应力场和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的综合影响,但在十年左右的活动幕中,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可能是控制主体活动地区及主体活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
杨树新陆远忠陈连旺叶际阳米琦
关键词:单元刚度数值模拟初始应力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