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4102)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征征许正文吴健徐彬王晓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离层
  • 3篇雷达
  • 2篇纬向
  • 2篇纬向风
  • 2篇激光
  • 1篇电子密度
  • 1篇对流层
  • 1篇对流层顶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上空
  • 1篇甚高频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平流层
  • 1篇夏季
  • 1篇流层
  • 1篇六氟化硫
  • 1篇经向风
  • 1篇拉曼
  • 1篇拉曼激光

机构

  • 7篇中国电波传播...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马征征
  • 3篇许正文
  • 3篇吴健
  • 2篇赵振维
  • 2篇陈金松
  • 2篇徐彬
  • 2篇李娜
  • 2篇王晓宾
  • 1篇吴振森
  • 1篇张雅彬
  • 1篇丁宗华
  • 1篇徐彤
  • 1篇刘钝
  • 1篇胡艳莉
  • 1篇邓忠新
  • 1篇赵海生
  • 1篇甄卫民
  • 1篇吴军
  • 1篇冯杰
  • 1篇陈亮

传媒

  • 6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岛地区电离层Es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青岛电波环境观测站电离层测高仪2001年至2011年共11年的观测数据,对Es层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Es层发生概率与临频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为单峰结构,夏季和中午是Es发生最频繁和最强的时间;虚高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为双峰结构,季节上以4月份和9月份为主次峰,日变化上以7点和17点为主次峰;Es类型的发生次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平型、低型、高型和尖型.
王晓宾马征征张雅彬
关键词:日变化
大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参数的获取提出了迫切需求,建立了临近空间中性大气模型(Near Space Parameter Model,NSPM),并对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对模型精度、残差、标准差的计算,发现密度模型与温度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时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风场模型的输出结果能较好地体现平均观测结果.最后,利用NSPM模型分析了中国地区临近空间区域的各大气参数(密度、温度、压强、经向风、纬向风)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区域性.
陈亮刘钝邓忠新甄卫民
关键词:大气参数
悬空波导的激光雷达探测能力个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无线电探空仪实测的悬空波导为例,开展了激光雷达对其探测能力的仿真研究.通过振-转拉曼散射信号测量大气湿度,纯转动拉曼散射信号测量大气温度.再结合探空仪测量的大气压强,计算得到大气折射率.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的四个探测通道中加入了泊松分布的信号起伏,以符合真实测量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较弱的悬空波导,中型激光雷达系统对其具有较好的捕获能力.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几种时空分辨率下激光雷达探测该悬空波导的辨识概率、波导层厚度及波导强度.
马征征王晓宾
关键词:激光雷达
悬空波导的拉曼激光雷达探测能力仿真统计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高空气球探空仪实测的34例悬空波导事件,仿真研究了拉曼激光雷达对其的探测能力,以指导设备选型和工作模式设置.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典型配置下激光雷达对各个波导的辨识概率,统计得到了平均辨识概率和能够辨识波导数.进一步考察了辨识概率随波导参数的分布,以及雷达参数对探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对悬空波导的辨识能力具有显著的挑剔性.最后,给出推荐的设备型号和工作模式.
马征征
电离层中释放六氟化硫效应的三维精细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传统的六氟化硫电离层释放效应研究,一般建立的是点源释放模型,仿真结果精度有限.本文开展了电离层中释放六氟化硫的三维精细效应研究,在释放物扩散方程中加入了运载器飞行速度和姿态、释放物释放速度和流量、热层风场等参量对释放物扩散过程的影响;在等离子体扩散方程中考虑了地磁倾角和沿场扩散项对人工扰动结构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将二维等离子体扩散方程扩展到三维.同时,采用射线追踪方法,研究电离层人工扰动结构对短波传播路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研究电离层的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不均匀体的生成机制和演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赵海生许正文吴振森冯杰吴健徐彬徐彤胡艳莉
关键词:电离层六氟化硫
挪威地区甚高频雷达观测极区夏季中层回波被引量:1
2013年
于2010年7月13日至16日正午前后在挪威Troms地区(69.6°N)使用224MHz甚高频非相干散射雷达对极区夏季中层回波(PMSE)进行了观测.雷达几乎每天都捕捉到了PMSE现象,且其时常具有双层结构.为专门研究PMSE方向敏感性,采用了转动雷达发射波束指向的观测模式.对于13日的高PMSE层,回波功率随波束天顶角的增大而衰减,回波半宽角为8.9°.然而,对于13日的低PMSE层和14—15日的PMSE层,回波功率与波束指向基本无关,这与国际上早期使用约50MHz甚高频雷达观测的结果不一致.
马征征徐彬吴军许正文吴健
昆明平流层-对流层雷达系统及初步探测结果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昆明站(25.6°N,103.8°E)ST雷达近一年的风场观测结果给出了5~22.1km高度范围内风场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利用镜面反射方法和雷达回波功率数据估测了对流层顶的高度.结果显示:17 km是平均风特征发生变化的高度,即17 km以下夏季为西向风和南向风,其他季节为东向风和北向风,而17 km以上纬向风几乎全年盛行东向风,经向风变化则更为复杂,且二者与HWM07模式结果的变化特征不完全一致.估测得到的昆明上空对流层顶高度范围是14~17.6 km,由此推测对流层中强烈的对流活动很可能是形成平均风场该特征的主要原因.
李娜陈金松许正文赵振维
关键词:纬向风经向风对流层顶
昆明上空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季节变化的首次观测分析
2014年
通过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昆明站(25.6°N,103.8°E)中频(MF)雷达观测数据,研究了太阳活动低年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的季节变化特性,发现D区电子密度主要呈现半年变化特征,即在春秋季电子密度较大,而在夏冬季则较小,这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预测的年变化趋势不一致,但与昆明站电离层测高仪的最低回波频率f_(min)的观测结果相符.同时比较了D区电子密度半年变化与纬向风半年变化的关系。
李娜陈金松丁宗华赵振维吴健
关键词:电子密度纬向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