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6014)

作品数:8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杨世春王艳华李波高峰尉庆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汽油
  • 6篇汽油机
  • 5篇直喷
  • 5篇直喷汽油机
  • 5篇缸内
  • 5篇缸内直喷
  • 5篇缸内直喷汽油...
  • 4篇多孔喷油器
  • 4篇喷油
  • 4篇喷油器
  • 2篇增压
  • 2篇喷雾特性
  • 2篇涡轮
  • 1篇电控
  • 1篇电控汽油机
  • 1篇多孔
  • 1篇压燃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油缸
  • 1篇赛车

机构

  • 5篇中北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汽车技术...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杨世春
  • 4篇王艳华
  • 2篇刘新华
  • 2篇李波
  • 2篇许俊峰
  • 2篇尉庆国
  • 2篇高峰
  • 1篇刘凤军
  • 1篇李国良
  • 1篇董伟
  • 1篇李明伟
  • 1篇张志香
  • 1篇李德刚
  • 1篇李君
  • 1篇董小瑞
  • 1篇于拓舟
  • 1篇姬芬竹
  • 1篇刘乐
  • 1篇刘汉涛
  • 1篇苏铁熊

传媒

  • 2篇车用发动机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汽车技术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台架试验的碳纤维赛车进气系统优化设计
2016年
为改善安装限流阀后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应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中北大学2015年国际学生方程式赛车竞赛(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进气系统模型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分析选择出最佳模型;在此基础之上,使用碳纤维材料加工制造出进气系统实物部件,对改造后的FSAE赛车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获得实验结果与原机数据进行对比,改造后的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为原机的70%左右,性能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朱发旺尉庆国石绍彬刘新华
关键词:赛车进气系统碳纤维台架试验
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建立了定容喷雾试验装置,对不同环境压力和不同喷油压力条件下的自由喷雾和碰壁喷雾过程进行了拍摄,分析了壁面距离和壁面倾角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孔喷油器与传统的旋流式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多孔喷油器的喷雾锥角受环境压力影响较小;随着环境背压的增大,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喷雾锥角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略有增加。在碰壁喷雾发展过程中,不同环境压力下喷雾油束与壁面接触面积接近;随着壁面距离的增加,碰壁喷雾高度递减,碰壁后的喷雾高度存在波动;随着壁面倾角的增大,碰壁喷雾高度和增大。在壁面倾角的增大过程中,影响碰壁喷雾半径的因素较多,呈现出较复杂的变化规律。以上研究为多孔喷油器的设计及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尉庆国王艳华刘新华李波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燃油雾化
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建立与试验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建立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对Huh Gosman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并且以喷油压力为参数,建立初始破碎粒径分布公式,从而建立了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并通过定容喷雾试验进行了汽油自由喷雾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发现:以经验公式估计的初始液滴直径评估Huh Gosman模型,模拟结果贯穿度偏小;通过建立初始破碎粒径分布函数,同时对Huh Gosman模型进行修正,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喷油压力下的自由喷雾进行模拟,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小于5%。
王艳华杨世春高峰苏铁熊董小瑞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
宽带氧传感器用于发动机失火检测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介绍了一种使用宽带氧传感器进行发动机失火检测的方法,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氧传感器信号的差分信号可以更清楚地从正常燃烧中辨别出失火,差分信号波动的幅值可作为失火检测的监测参数。由于氧传感器的反应速度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该方法可以检测高速(5500r/min)工况下发生的失火。
刘乐于拓舟李国良李明伟董伟刘凤军
关键词:电控汽油机失火
航空活塞发动机两级增压匹配方法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某单级增压活塞发动机的研究,将两级增压应用于该机型,采用压气机串联、涡轮并联的布置方案,并用GT-Power对发动机进行建模.按等流量模式对两级涡轮增压进行匹配,并对地面至高空10km飞机全飞行高度的运行工况进行了预测.对废气放气阀调节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涡轮和压气机在全高度都运行在高效率区内,为两级增压系统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徐斌夏绍军杨世春姬芬竹胡延领
关键词:航空活塞发动机
缸内直喷汽油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45
2007年
介绍了缸内直喷(GDI)发动机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对比分析了GDI发动机与气门口喷射(PFI)发动机的性能特点,GDI发动机相对于成熟的PFI发动机仍具有较多优势。分析了GDI发动机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排放、燃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分层稀燃GDI发动机普遍应用。探讨了GDI发动机燃烧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过量空气系数a=1的GDI均质混合燃烧方式、分层充气或均质(a=1)充气的涡轮增压技术、优化燃烧系统扩大分层稀燃区域、实现GDI发动机的HCCI燃烧等4个GDI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
杨世春李君李德刚
关键词:汽油机缸内直喷稀薄燃烧涡轮增压均质压燃
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雾破碎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建立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破碎模型,对FIPA模型、HuhGosman模型和KH—RT模型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了缸内汽油直喷二次破碎模型;以喷油压力为参数,基于初始破碎粒径分布公式,建立了缸内汽油直喷喷雾破碎模型;最后通过定容喷雾实验进行汽油自由喷雾实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发现:HuhGosman模型在汽油喷雾模拟过程中,模拟结果与实际喷射过程最为接近;FIPA模型在相应模拟条件下,液滴的破碎速度过快;而KH—RT模型在该喷射条件下,液滴的破碎速度过慢。通过对HuhGosman模型进行修正,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喷油压力下的自由喷雾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王艳华高峰杨世春许俊峰刘汉涛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机
汽油缸内直喷多孔喷油器喷雾碰壁特性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的碰壁喷雾特性,建立了定容碰壁喷雾试验装置,对不同喷油压力和不同环境压力条件下的碰壁喷雾过程进行了拍摄,同时考虑壁面与喷嘴的距离和壁面倾角对碰壁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喷油压力可以使碰壁喷雾高度和半径增大,但是碰壁喷雾高度的增加率随喷油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环境背压的增大,碰壁喷雾高度和半径均减小,进一步增大环境背压,则碰壁喷雾高度增大;加大撞击壁面与喷嘴的距离和壁面倾角,碰壁喷雾高度和喷雾半径均增大,当壁面倾角进一步增大,碰壁液滴总动能减少,而且受到喷雾油束边缘的运动阻力,碰壁喷雾半径减小.
王艳华杨世春李波张志香许俊峰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