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05YQ009)

作品数:3 被引量:9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宗新刘霞刘开昌王庆成张慧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种植密度
  • 2篇玉米种
  • 2篇玉米种皮
  • 2篇种皮
  • 1篇玉米品种
  • 1篇同密
  • 1篇胚乳
  • 1篇子粒
  • 1篇粒型
  • 1篇灌浆
  • 1篇灌浆进程
  • 1篇不同粒型
  • 1篇不同密度
  • 1篇超微

机构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王庆成
  • 3篇刘开昌
  • 3篇刘霞
  • 3篇李宗新
  • 1篇张慧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阐明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0000株/公顷(低密度)和90000株/公顷(高密度)两种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规律。【结果】随着籽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珠被绒毡层;珠被绒毡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胚乳内淀粉粒的积累是由内向外进行的,胚乳第二层细胞内淀粉粒的发育要早于胚乳最外层细胞。授粉后10~15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关键时期(由无到有);而授粉后20~25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关键时期(由少到多)。高密度处理的种皮细胞总层数约占低密度处理的1/2,但其各层细胞中的内容物相对较多,种皮形态建成的速度较慢。授粉后10~20d,高密度处理的胚乳淀粉粒明显比低密度处理大且多;而授粉后25d表现相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多数集中在0~0.8μm2之间,约占52.90%,大于3.6μm2的仅占0.72%,有90.58%的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小于2.0μm2。【结论】通过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可以调节其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速度。
王庆成刘霞李宗新刘开昌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种皮
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8
2007年
以鲁单981(大粒型)、泉星2101(小粒型)两个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促进大粒型品种LD981灌浆前期单粒重的提高,但均不利于大粒型和小粒型品种在灌浆后期维持较高的粒重。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缓增持续期、快增期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所致,而平均灌浆速率对其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支链淀粉、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略有升高。
刘霞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灌浆进程
不同密度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超微结构差异被引量:4
2007年
试验以鲁单981为材料,研究了30000株/hm^2(低密度)和90000株/hm^2(高密度)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的形态及胚乳淀粉粒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子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类似珠被绒毡层的黑层。黑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授粉后10~15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时期;授粉后20~25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时期。高密度处理的种皮细胞总层数约占低密度处理的1/2,但其各层细胞中的内容物相对较多,种皮形态建成的速度较慢。授粉后10~20d,高密度处理的胚乳淀粉粒明显比低密度处理大且多;而授粉后25d表现相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多数集中在0.28~0.56μm^2,约占24.8%,剖面面积大于2.52μm^2的淀粉粒仅占5.2%。
王庆成刘霞李宗新刘开昌张慧
关键词:玉米种皮种植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