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25B04)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裴福兴沈彬康鹏德周宗科杨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节
  • 7篇大骨节病
  • 5篇关节
  • 3篇成人大骨节病
  • 2篇手部
  • 1篇低蛋白
  • 1篇低硒
  • 1篇毒素
  • 1篇疑似
  • 1篇应力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指间关节
  • 1篇致残
  • 1篇日常生活能力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上肢功能障碍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受累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裴福兴
  • 7篇沈彬
  • 6篇周宗科
  • 6篇康鹏德
  • 5篇杨静
  • 3篇姚运峰
  • 3篇陈永涛
  • 3篇李箭
  • 2篇袁国华
  • 2篇胡丹
  • 2篇王跃
  • 2篇石应康
  • 2篇唐六一
  • 2篇朱建辛
  • 2篇钟洲
  • 2篇张晖
  • 2篇李兴波
  • 2篇郝鹏
  • 2篇刘剑平
  • 1篇康朋德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骨骺骺板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0年
姚运峰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骨骺骺板应力微量元素T-2毒素
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上肢关节损害流行病学特征与功能障碍的关系,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骨科、风湿免疫科和地方病专家联合研究组设计的专用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体征,对阿坝州壤塘县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201例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中,有171例(85%)存在肘关节疼痛,VAS8.6分;156例(78%)腕关节疼痛,VAS7.4分;135例(67%)指间关节疼痛,VAS5.2分;39例(19%)肩关节疼痛,VAS4.9分。上肢功能障碍最严重是伸肘,其次是伸腕和屈肘,再其次是屈腕。60%患者出现握拳、做饭和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受限,50%存在洗漱和进餐受限。23%不能完成洗漱和穿衣,15%不能完成做饭、进餐和握拳。结论:壤塘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肘腕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响上肢功能,导致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周宗科沈彬裴福兴杨静李箭康朋德刘刚唐六一刘剑平张晖陈永涛郝鹏胡丹朱建辛王跃袁国华石应康
关键词:大骨节病腕关节流行病学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大骨节病儿童手部MRI表现
2013年
目的总结早期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MRI表现,为早期大骨节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对当地筛查出的18例6~12岁早期大骨节病患儿进行双手X线、MRI检查,并对比读片。结果所检18例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MRI异常主要表现为骺线不整、中断、变薄、信号改变、骺核信号改变等(29.0%)、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与骨骺部分穿通(17.7%)等。按部位分手指近节(71.0%),中节(19.4%),远节(9.7%);干骺端为异常集中处(53.2%),其次为骨骺(46.8%),骨端无异常发现。另外MRI还能显示X线片不能显示的骺线、骺核微小形态、信号改变以及干骺端由骺板伸入指骨的中高信号影像(17.7%)等更早期的软骨病变的征象。结论 MRI较X线不仅能更清晰显示儿童大骨节病手指异常改变,而且能更早期发现更多的手指异常改变,但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钟洲马俊沈彬周宗科康鹏德杨静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儿童X线MRI
疑似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高场强MRI影像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四川省大骨节病区疑似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及评价3DWATSc对手小关节成像的价值。方法筛选病区612岁疑似大骨节病学龄期儿童6名,使用3.0T超高场强磁共振仪以及小动物线圈,分别对6名儿童双手食指、中指及环指进行扫描,总结疑似大骨节病儿童手指指间关节的MR异常表现,并与X线征象对照;同时比较T1W3DFFE及3DWATSc序列关节软骨及骺软骨的信号特点、信噪比等。结果所筛查6名大骨节疑似病童的手部MRI骺线穿通、中断或形态不整、模糊、信号异常;前期钙化带中断、凹陷;锥形骺等,部分表现与X线表现相对应。T1W3DFFE及3DWATSc序列均可显示手指小关节软骨以及其异常变化,3DWATSc的成像效果及图像的信噪比、对噪比优于T1W3DFFE序列。结论疑似大骨节病儿童指间关节有一定的MRI表现,部分与X线征象对应。3DWATSc序列观察小关节软骨及骺软骨优于T1W3DFFE序列。
邹翎沈彬沈江孙家瑜钟洲夏春潮李昌宪胡娜裴福兴宋彬
关键词:大骨节病指间关节
美洛昔康对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对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病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50例,予美洛昔康7.5 mg qd口服1月,收集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疗效评价指标VAS及功能评价指标WOMAC评分,观察美洛昔康对成人大骨节病疼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VAS及WOMAC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WOMAC僵硬、生理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在以上疗效评价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7.5 mg qd能改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对关节功能及僵硬的改善不明显,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刘伟罗锐陈永涛马鑫刘钢裴福兴周宗科李箭沈彬康鹏德
关键词:成人大骨节病美洛昔康
壤塘县藏区成人大骨节病多个大关节受累与分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阿坝州壤塘县藏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多个大关节受累与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成人大骨节病的合理分级标准,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由骨科、风湿免疫科和地方病专家联合研究组设计专用调查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关节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随机调查阿坝州壤塘县6个村24~93岁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81例,按我国关于成人大骨节病分度标准:Ⅰ度30例,Ⅱ度30例,Ⅲ度21例。大关节定义为肩、肘、腕、髋、膝、踝共12个关节,其中任何一个关节出现疼痛、畸形或功能障碍即为大关节受累。分别统计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大关节受累关节数和VAS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存在2个以上大关节受累,其中肘关节和膝关节受累最多见,9~12个大关节受累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比例最高,肘关节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最高,踝关节受累和疼痛在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中最重,肩、腕、髋关节受累及VAS评分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个以上大关节受累人数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壤塘县藏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常存在多个大关节受累,大关节受累的比例和程度与目前大骨节病分度之间无统一性;有必要对目前成人大骨节病分度进行合理的修订或改进、完善,使之更符合临床诊治并合理指导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治疗。
周宗科沈彬裴福兴康鹏德李箭杨静刘纲唐六一刘剑平张晖陈永涛郝鹏胡丹朱建辛王跃袁国华石应康
关键词:大骨节病关节致残分度
四川阿坝大骨节病病区粮食和T2毒素对大鼠骨关节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四川阿坝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病区粮食(病粮)和T2毒素干预对大鼠骨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78只断乳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60~65 g。随机分为3组:A组(24只)为病粮饲料喂养;B组(30只)为普通饲料+T2毒素喂养;C组(24只)为普通饲料喂养。分组喂养4周后,组织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结果A组和C组在喂养中无死亡,B组有12只死亡。A组大鼠毛发色泽暗,活动较少,体重每周增加8~12g,平均(10.3±2.1)g;B组大鼠毛发色泽暗,活动少,体重每周增加12~16g,平均(14.3±2.1)g;C组大鼠毛发色泽光亮,活动如常,体重每周增加15~20 g,平均(17.7±3.5)g。A组体重增加较B组和C组少(P<0.05);B组体重增加较C组少(P<0.05)。第1周时,A组和B组的骺板在骺板各细胞带均无坏死;第2周时,A组有1只、B组有2只出现肥大细胞带灶状坏死;第4周时,A组有7只、B组有6只出现肥大细胞带灶状坏死和片状坏死,其中A组有2只、B组有3只出现增殖细胞带灶状坏死。C组在第1~4周均未出现坏死。A组和B组骺板胶原Masson染色较C组明显减弱,染色不均匀,软骨细胞坏死区胶原染色消失。第1、2周时,各组大鼠干骺端骨小梁排列整齐,无明显差异;第4周时,C组干骺端骨小梁排列整齐、紧密,B组和A组干骺端均出现较多的成纤维细胞,骨化线不整齐,A组较B组明显。结论病粮和T2毒素干预下大鼠骺板软骨细胞出现灶状及片状坏死,干骺端均出现较多的成纤维细胞,骨化线不整齐;且病粮较T2毒素干预明显,提示病粮中有其他致病因素存在。
康鹏德颜登鲁姚运峰李兴波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T2毒素
四川阿坝大骨节病病区粮食和低蛋白低硒对大鼠干骺端发育影响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四川阿坝大骨节病病区粮食和低蛋白低硒对大鼠干骺端发育的影响以及尝试得到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的启示。[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普通饲料组;B组:低蛋白低硒饲料组;C组:四川阿坝大骨节病病区粮食饲料组。于第4周取材,取左膝关节为标本。行冠状面切片HE染色。对干骺端行骨组织计量学观察,观察指标有平均骨小梁数量(MTPD),平均骨小梁厚度(MTPT),平均骨小梁间距(MTPS),平均初级骨小梁厚度(MPTPT)。[结果]C组大鼠干骺端骨小梁稀疏,短小,排列紊乱,初级骨小梁厚度明显减少。B组大鼠干骺端骨小梁也出现稀疏,短小,排列紊乱,初级骨小梁厚度减少的现象但不如C组大鼠明显。[结论]低蛋白低硒饲料和大骨节病区粮食喂养组大鼠干骺端发育均有异常,但低蛋白低硒饲料喂养组无大骨节病区粮食喂养组重。这些异常是否为大骨节早期组织学改变以及与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兴波康鹏德姚运峰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低蛋白低硒干骺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