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396)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闫志丰董秋峰甄海宁费舟杨鑫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炎症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 1篇迁移
  • 1篇迁移率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研究
  • 1篇肿瘤研究进展
  • 1篇拮抗剂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脑膜炎
  • 1篇膜炎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炎
  • 1篇巨细胞
  • 1篇基因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瘤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费舟
  • 2篇甄海宁
  • 2篇董秋峰
  • 2篇闫志丰
  • 1篇陈晓燕
  • 1篇霍军丽
  • 1篇李娟
  • 1篇杨鑫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藏红花素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及Survivin和Liv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L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培养液,并于不同时间点进行观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C6细胞的生长活性;通过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C6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6胶质瘤细胞经藏红花素作用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用含2、4和8 mg/ml藏红花素的培养液作用48h后各组C6细胞的OD值分别为0.732±0.013、0.421±0.010和0.289±0.017,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8±0.01%、58.0±0.02%和71.1±0.02%,其中4 mg/ml和8 mg/ml藏红花素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显示实验组C6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C6细胞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藏红花素能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其抑制作用与诱导C6细胞发生凋亡和下调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有关。
董秋峰闫志丰杨鑫霍军丽陈晓燕李娟甄海宁费舟
关键词:藏红花素胶质瘤SURVIVINLIVIN
高迁移率族蛋白1拮抗剂BoxA对细菌性脑膜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2020年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拮抗剂BoxA尾静脉注射对细菌性脑膜炎(BM)大鼠模型的临床体征改善和炎症抑制作用。方法:除外正常对照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设为对照组(n=20),另取60只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20μ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1×10^7CFU/m L)建立BM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两组(各组n=30),一组尾静脉注射HMGB1拮抗剂BoxA,即BoxA组;一组麻醉后进行尾静脉注射无菌磷酸盐(PBS),即Vehicle组。造模3 d后,对各组大鼠的临床指标以及病理生理参数(颅内压和脑脊液白细胞(WBC)计数)进行评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的相对含量,使用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脑皮层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相比Control组,Vehicle组临床指标,颅内压,WBC计数以及血清HMGB1含量明显提升(P<0.05);而BoxA组相比Vehicle组,以上改变有部分减少(P<0.05)。另外,Vehicle组较Control组EB渗漏增加且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Vehicle组相比,BoxA组的这些变化亦被部分调节(P<0.05)。结论:HMGB1抑制剂BoxA尾静脉注射能够下调HMGB1表达水平并同时缓解细菌性脑膜炎大鼠的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余良张婵田锐锋韩星赵丽芳陈晓燕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大肠杆菌高迁移率族蛋白1炎症
人巨细胞病毒与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目前已知最大的β疱疹病毒。HCMV感染具有持续性和潜在性,感染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垂直传播和性传播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人类胶质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及小细胞型肝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组织中都存在HCMV感染和病毒基因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相关性,这提示HCMV可能在人类某些类型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人类肿瘤相关病毒。HCMV基因产物可通过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形成独特的免疫逃避机制对抗机体免疫反应。深入研究HCMV与肿瘤的病因学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为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闫志丰董秋峰甄海宁费舟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肿瘤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