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13YT05)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丹婷农保选邓国富曾宇夏秀忠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北海市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质
  • 1篇稻种
  • 1篇稻种资源
  • 1篇受旱
  • 1篇水稻
  • 1篇农家种
  • 1篇种质资源
  • 1篇资源鉴定
  • 1篇耐冷
  • 1篇耐冷性
  • 1篇耐盐
  • 1篇抗旱
  • 1篇家种
  • 1篇核心种质

机构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海市农业局

作者

  • 2篇夏秀忠
  • 2篇曾宇
  • 2篇邓国富
  • 2篇农保选
  • 2篇李丹婷
  • 1篇刘开强
  • 1篇韩龙植
  • 1篇林竞鸿
  • 1篇张辉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耐冷性鉴定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对209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及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稻作区水稻的耐冷性和变异程度。结果表明,芽期、苗期耐冷性达到1级的品种数分别为17个和15个,占供试样品的8.13%和7.18%,棉糯谷等8个品种的芽期、苗期耐冷性均为1级;芽期、苗期耐冷性的相关系数为0.55,呈极显著相关。不同类型品种间的耐冷差异显著性不同,粳稻芽期、苗期的耐冷性均显著强于籼稻;糯稻的苗期耐冷性显著强于粘稻;早、晚稻类型之间,水、陆稻类型之间的耐冷性差异不显著。不同稻作区来源品种耐冷性方面,高寒山区品种耐冷性最强,芽期耐冷性显著高于桂南、桂中和桂北稻作区;苗期耐冷性显著高于桂北稻作区。研究结果为水稻抗寒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为水稻抗寒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物质基础。
夏秀忠曾宇农保选邓国富李丹婷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耐冷性
广西沿海受旱与咸酸田面积的分布与抗旱、耐盐种质资源鉴定被引量:6
2014年
调查了广西沿海地区的北海、防城港、钦州3市8县(区)1975-2010年耕地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和咸酸田面积的动态变化以及抗旱、耐盐作物种类和分布;收集了一批水稻、木薯及芋头的地方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抗旱性和耐盐性的鉴定评价。本研究对广西沿海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抗旱、耐盐性研究及育种利用有重要意义。
李丹婷农保选夏秀忠曾宇刘开强刘义明林竞鸿杨显志韩龙植张辉邓国富
关键词:抗旱耐盐种质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