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WWW002)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汝福曲春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心灵
  • 1篇心灵成长
  • 1篇隐喻
  • 1篇语法
  • 1篇语法隐喻
  • 1篇语气隐喻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人际意义
  • 1篇人际语法隐喻
  • 1篇奇幻
  • 1篇小说
  • 1篇话语
  • 1篇话语分析
  • 1篇回归自然
  • 1篇积极话语分析
  • 1篇及物性
  • 1篇及物性系统
  • 1篇儿童小说

机构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汝福
  • 2篇曲春玲

传媒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外语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语法隐喻视角下《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人际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运用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理论,分析语篇中语气隐喻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和意义,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在本小说中交际双方对语气隐喻的选择是不同的,语气隐喻的选择有助于塑造交际双方的人物角色、揭示不同的态度以及双方的话语权势。
杨汝福曲春玲
关键词:《少年PI的奇幻漂流》人际语法隐喻语气隐喻
共构互文性模式的功能语言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框架内建构一个基于语篇纯理功能、话语方式和修辞—语类形成共同定义的共构互文性模式,以研究语篇之间的结构与媒介在不同层次语境制约下的转移与转换。根据互文性机制,媒介、修辞—语类模式的再语境化可产生四种互文性类型:语际互文性、媒际互文性、共类互文性和共为互文性。本文以不同类型语篇为例,探讨语篇共构互文性的形式特征及其体现的社会功能和话语权势。
杨汝福
回归自然 心灵成长——儿童小说《手斧男孩》的积极话语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运用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对儿童小说《手斧男孩》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旨在考察六个过程类型在小说语篇中的分布特点,分析语言形式体现的功能和意义。通过对《手斧男孩》第一部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在小说中的突出使用,对作者刻画小说主人公Brian的内心世界,深化小说的主题,有着积极的语篇建构意义。
杨汝福曲春玲
关键词:心灵成长及物性系统积极话语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