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57)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梁萍汤绪陈葆德钱维宏孙国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气象局北京大学上海市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可降水量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北缘
  • 1篇尘暴

机构

  • 4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上海区域气候...

作者

  • 3篇汤绪
  • 3篇梁萍
  • 2篇钱维宏
  • 2篇孙国武
  • 2篇陈葆德
  • 1篇赵兵科
  • 1篇李江萍
  • 1篇李跃清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地形对东亚夏季风北缘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2
2007年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风北边缘活动有重要影响。有(无)高原时,其东侧的偏南风较强(弱)、较深(浅),向北扩展偏北(南),有(不)利于引导和加强夏季风北上,使北边缘偏北(南);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南偏东),也有(不)利于夏季风向北深入我国大陆,从而使夏季风北边缘偏北(南)。与之相对应的夏季风降水区也偏北(南)。
汤绪赵兵科孙国武梁萍钱维宏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夏季风北边缘与沙尘暴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使用1951--2000年相关资料,分析了夏季偏南风强度和夏季风北边缘、冬季风指数和春季偏北风以及沙尘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研究了它们的联系过程。结果表明,夏季风北边缘与沙尘暴、北边缘与冬季风和冬季风与沙尘暴的距平相关百分率分别是0.75,0.58和0.70,而且7~8月110°~120°E偏南风和12月~2月90°~100°E偏北风与3~5月90°~100°E偏北风的分析结果也相同。它们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夏季偏南风偏强(弱)-北边缘偏北(南)-冬季风偏强(弱)-冷空气偏强(弱)-春季偏北风偏强(弱)-沙尘暴偏多(少)。这些为沙尘暴的长期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事实依据。
孙国武汤绪李江萍
关键词:沙尘暴
青藏高原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主要针对青藏高原云系的气候学特征、物理学特征及其相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等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给出了有关青藏高原云系(尤其是高云)的最新统计结果,最后还提出了青藏高原云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陈葆德梁萍李跃清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特征
有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被引量:32
2009年
采用欧洲中心(ECMWF)44年再分析(ERA40)日总可降水量(TPW)资料,用标准化可降水量指数(NPWI)定义了夏季风北边缘,并进一步研究了亚洲夏季风北边缘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用标准化可降水量指数定义的夏季风北边缘在亚洲可以确定出印度夏季风系统和东亚夏季风系统;就夏季风北边缘的平均位置而言,其在100°E以西沿青藏高原南侧呈东—西走向,年际变化极小;在100°E以东呈东北—西南走向,从青藏高原东侧北上经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北部、东北地区西部延伸到东北亚地区,并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汤绪陈葆德梁萍钱维宏
关键词:可降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