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K5120506)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泳张学光李毅平许云云朱守兵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3篇分化
  • 2篇胸腺
  • 2篇胸腺树突状细...
  • 2篇体外
  • 2篇小鼠
  • 2篇克隆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DC-SIG...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胸腺T细胞
  • 1篇杂交瘤
  • 1篇中分化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张学光
  • 6篇王泳
  • 5篇许云云
  • 5篇李毅平
  • 3篇朱守兵
  • 2篇袁雅红
  • 2篇汪家敏
  • 2篇李芳
  • 2篇翁震
  • 2篇张世杰
  • 1篇汪健
  • 1篇张光波
  • 1篇徐小霞
  • 1篇朱雪明
  • 1篇高超

传媒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株鼠抗人DC-SIGN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DC-SIGN分子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研制鼠抗人DC-SIGN mAb,利用所获得的mAb对DC-SIGN的表达谱进行分析。以人DC-SIGN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DC-SIGN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经免疫荧光标记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DC-SIGN分子的特异性识别;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实验分析了该mAb的亚型及抗原识别位点;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DC-SIG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该mAb能特异性识别人DC-SIGN分子;该抗体的亚型为IgG1,其与商品化抗体E021819识别不同的抗原位点;DC-SIGN分子特异性高表达于Mo-DC,是Mo-DC的标记分子。
朱守兵王泳汪家敏张世杰张光波张学光
关键词:DC-SIGN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树突状细胞
IL-7对胸腺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IL-7对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摘取15~16日龄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胚胎胸腺器官培养-FTOC),分别将细胞因子IL-7和培养基滴加在胸腺小叶上,12天后收集不同条件下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11c、B220、Ia等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数目的变化。再将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和异源的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通过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性IL-7组的胸腺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其中胸腺CD4-CD8-双阴性细胞及CD8+单阳性细胞比例有所增加,而CD4+CD8+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单阳性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此外,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NK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IL-7在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许云云王泳李毅平李芳徐小霞朱守兵张学光
关键词:IL-7胸腺T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
Flt3L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在FTOC体系中分化发育的作用
2011年
为了借助FTOC体系探讨Flt3L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摘取15~16d龄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胎鼠胸腺器官培养-FTOC),根据所使用培养基的不同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和Flt3L组(培养基中含有细胞因子Flt3L),在体外进行FTOC常规培养,12d后分别收集两实验组的胸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11c、Ia等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骨髓来源的c-kit+造血干细胞通过悬滴培养方法种植入2-脱氧鸟苷处理过的胸腺,随后将胸腺放置于组织器官培养皿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或加入细胞因子Flt3L的培养基,进行为期12d的FTOC常规培养。12d后收集不同条件下FTOC培养的胸腺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胸腺细胞的表型进行分析;将在不同条件下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进行MACS分选,从而获得胸腺树突状细胞(CD11c+DC),再与异源的CD4+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通过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正常FTOC体系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和细胞形态学结果显示:Flt3L组胸腺DC有明显的增加,且FTOC联合悬滴培养体系中Flt3L组胸腺DC的生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TT检测结果也显示:没有CpG2006刺激时,胸腺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比较弱,但添加CpG2006刺激后,胸腺DC趋向于成熟表型,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有所增强。提示,Flt3L在小鼠胸腺DC的分化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明显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c-kit+造血干细胞向胸腺DC的分化。
许云云李毅平李芳朱雪明汪健王泳张学光
关键词:FLT3L胸腺树突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株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在mGM-CSF和mIL-4刺激下获得大量未成熟DCs。将DCs和C3H10T1/2细胞共培养2d,同时加入LPS刺激,分别通过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混合淋巴反应以及ELISA检测DCs的成熟。结果经C3H10T1/2细胞体外共培养的DCs,形态观察呈散在分布,细胞边缘圆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其低表达CD11c、MHC-Ⅱ、CD80、CD86、CD40;共培养组的DCs刺激同种异型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在各个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的浓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可以明显抑制小鼠骨髓来源DCs的体外成熟。
李毅平王泳许云云翁震袁雅红张学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熟
人DC-SIGN基因克隆及其转基因细胞的构建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克隆人DC-SIGN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L929基因转染细胞。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总RNA中克隆出人DC-SIGN基因,通过双酶切(EcoRI,BamHI)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h后,加入Zeoc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DC-SIGN蛋白的L929细胞株。结果构建了用于表达的含DC-SIGN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293T后,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DC-SIGN逆转录病毒和转染L929细胞,继而经RT-PCR、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筛选出了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L929转基因细胞。结论构建了含人DC-SIGN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细胞株,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朱守兵王泳高超张世杰汪家敏李毅平许云云张学光
关键词:DC-SIGN逆转录病毒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P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MNCs和传代后的P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CD29+、CD44+、CD105+、CD106+、CD166+、CD34-、CD45-、HLA-DR-。人PMSCs+脐血MNCs共培养组的细胞总数和CD45+细胞数在各培养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培养第7天,CD45+、CD14+及CD19+细胞数共培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PMSCs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有效支持脐血MNCs的体外生长。
袁雅红王泳翁震李毅平许云云张学光
关键词: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