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4)

作品数:19 被引量:207H指数:9
相关作者:穆兴民赵广举王飞毕彩霞张文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黄土高原
  • 4篇流域
  • 3篇淤地坝
  • 3篇径流
  • 3篇河流
  • 3篇河流域
  • 2篇有机碳
  • 2篇树轮
  • 2篇水分
  • 2篇碳库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碳
  • 2篇土壤碳库
  • 2篇气候
  • 2篇渭河流域
  • 2篇降水
  • 1篇氮同位素
  • 1篇地表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穆兴民
  • 5篇赵广举
  • 4篇王飞
  • 2篇刘禹
  • 2篇李锐
  • 2篇王凯博
  • 2篇党珍珍
  • 2篇周正朝
  • 2篇刘卫国
  • 2篇何毅
  • 2篇张文帅
  • 2篇毕彩霞
  • 1篇武振坤
  • 1篇包光
  • 1篇刘娜
  • 1篇白桦
  • 1篇卢红选
  • 1篇张信宝
  • 1篇孙璐萍
  • 1篇宋友桂

传媒

  • 4篇地球环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活动对黄河河源区水沙变化影响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河流水沙变化同时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水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采用1961-2010年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河源区的气象数据,通过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对潜在蒸发量和降雨量进行空间插值,选择气候相似年组,计算了组内唐乃亥站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并结合土地利用和NDVI变化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2个相似年组,在时间上涉及到研究时段的所有年代和降雨量特征;分别有11组和9组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减小,反映出河流水沙整体减少的整体特征;不同相似年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的影响幅度差异较大。该方法可以明确判定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并显示出人类活动对水沙影响的复杂性,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燕慧婷王飞何毅穆兴民
关键词:黄河源区水沙变化
河南马沟洞石笋记录的早中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河南省禹州市马沟洞2支石笋(MG-1与MG-40)24个^(230)Th年龄和1988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研究区13.1—4.9 ka BP分辨率为2—14 a的石笋氧同位素时间序列。马沟洞石笋δ^(18)O的时间序列揭示季风降水在11.2—9.1 ka BP时段在波动中逐渐增加,9.1—4.9 ka BP季风降水显著波动但无明显长期趋势变化。YD事件、9.3 ka事件、8.2 ka事件记录与其他石笋δ^(18)O记录的一致性揭示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百年—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大范围存在和共同的驱动因子。马沟洞全新世大暖期的δ^(18)O记录中检测出的13个数十年尺度的弱季风事件进一步证实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的不稳定性。与大气⊿^(14)C记录、NGRIP冰芯δ^(18)O记录的对比及周期分析揭示,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和北半球高纬气候状况共同影响着亚洲季风的变化,ENSO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也对东亚夏季风降水产生重要的影响。
毛瑞雪蔡演军马乐成星
关键词:石笋Δ18O夏季风降水全新世
渭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以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渭河为研究对象,根据渭河流域华县水文站1958—2011年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非参数统计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径流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同时采用水量平衡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县水文站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标准正态统计变量<-2.23),年均递减系数为0.86 mm/a;2)径流量自1994年呈显著性减少趋势,据此将径流序列划分为2个阶段,即基准期1958—1994年和变化期1995—2011年;3)变化期较基准期在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径流量分别下降64.6%、41.3%和45.5%,枯水年流量下降趋势最为明显;4)华县站以上控制区内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9.0%和51.0%,气候变化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减少引起的。
毕彩霞穆兴民赵广举白桦
关键词:降水径流气候变化渭河流域
近50a嘉陵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13年
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趋势检验和累计平均滤波器及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对嘉陵江流域北碚、亭子口、武都和武胜4个水文站1960—2009年的年径流数据分析得出,4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均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均于1991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对流域4个水文站的基准期与措施期建立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方程,分析计算得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活动和降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只有武都站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稍高。
范利杰穆兴民赵广举
关键词:径流嘉陵江流域
黄土高原泾河小流域泥沙碳、氮同位素与生态环境示踪被引量:3
2013年
以泾河(陕西彬县境内)4条支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机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4条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碳同位素(δ13C)值变化范围为(-29.1‰)~(-20.4‰),平均值为-25.4‰。其δ13C值从上游到下游都有逐渐偏正的趋势,表明从上游到下游植被覆盖类型的变化影响了沿河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值。4条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氮同位素(δ15 N)值和碳氮比(C/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6‰和1.4~17.2,平均值分别为2.8‰和7.3。从上游到下游其δ15 N值逐渐偏正,表明沿岸进入河中的泥沙比例越来越大,人类活动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徐家河和拜家河下游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δ15 N值有偏负趋势,可能与下游煤炭开采,煤等有机质进入河流表层沉积物有关。因此,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变化研究可以揭示流域土壤侵蚀状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孙璐萍邢萌刘卫国
关键词: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河流沉积物黄土高原
公元1820年以来甘肃东大山地区树轮宽度对3—9月平均最低温度的响应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以采集于甘肃东大山地区青海云杉树芯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元1820年以来该地区标准宽度年表。通过响应函数分析发现,东大山地区树木生长明显受到上年最低温度的影响,树轮宽度较好地反映了东大山地区192年以来3-9月平均最低温度变化特征。东大山地区3-9月平均温度变化表现为两个大的阶段:1820—1950年期间温度变化趋势平稳,略有下降,以冷期为主;1950年以后升温趋势明显,以暖期为主,这一时段气温变化趋势与实际气象观测数据结果一致。功率谱分析显示该序列存在2~4年的准周期变化,与ENSO变化周期有一定的联系。宽度序列与近两百年来的火山喷发事件存在很好的一致性.反映出该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火山活动反映敏感.较大的火山喷发与低气温有一定的联系。
刘禹解利李强蔡秋芳
关键词:青海云杉树轮宽度最低气温火山活动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伊敏河过去135年以来年径流总量的树轮重建被引量:7
2013年
依据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湿度敏感的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与区域平均最高温度、降水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分析结果,重建了该区域公元1868~2002年伊敏河年径流总量.统计检验表明模型稳定可靠,其方差解释量达52.2%.在135年的径流重建序列中,极端干湿年份相当,分别占总年份的15.6%(21/135)和14.1%(19/135).连续2年以上的极端干旱时段出现在1950~1951,1986~1987,1905~1909,1926~1928,1968~1969,1919~1920年;湿润时段为1954~1959,1932~1934,1939~1940,1990~1991年.区域水文序列对比显示,伊敏河年径流总量与蒙古高原中、东部树轮径流或年表序列具有同步变化趋势.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及其邻近地区水文气候要素变化与大尺度的气候驱动(PDO,ENSO及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和太阳活动有一定联系.
包光刘禹刘娜
关键词:年径流
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被引量:38
2015年
黄土高原作为黄河中游独特的地理单元,维系黄河的健康运行和中华文明的传承。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及水土流失问题,总结分析了近60年生态治理的历史,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根据主要治理措施的差异,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历史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1950-1960s中期、1960s中期-1970s末期、1970s末期-1990s末期、2000-2010年、2010年至今。这5个不同时段,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治理和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等生物治理交替出现,并逐步走向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全面结合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能变;科学开展淤地坝建设和治沟造地工程,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李相儒金钊张信宝周卫健
关键词:水土流失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在黄土示踪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10)Be是一种典型的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对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迁移形式和赋存状态等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研究,是利用沉积物^(10)Be记录进行定年和环境示踪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明确^(10)Be在不同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是研究^(10)Be保存性的基础,而^(10)Be在固相和液相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则主要反映了^(10)Be在固相和液相中的迁移能力,对研究自然界不同沉积物中^(10)Be的迁移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沉积物中^(10)Be环境示踪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尝试总结了大气成因^(10)Be在海洋、河流沉积物和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分析了^(10)Be分配系数Kd的分布范围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土壤中^(10)Be的分布特征、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参考实例,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对黄土-古土壤序列中^(10)Be地球化学行为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建议未来应从地球化学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黄土地层序列^(10)Be分布特征、浓度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为黄土^(10)Be示踪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胡苗鲜锋武振坤周晓龙
关键词:地球化学行为黄土示踪
近25年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1980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选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重心转移3种方法对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近25a,延河流域森林和农田面积在数量上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以农田流向森林为主,然而草地和农田始终是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所占比重之和在两个时期均在87%以上,加上森林三者所占比重达99%以上;(2)25a内,延河流域仅有3.89%的土地资源发生了利用方式的变化,但聚落用地面积增加迅速,年均增加速率为4.10%,主要靠占用农田和草地来实现;(3)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和整个流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不一致,其中安塞地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均大于全流域,这与安塞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较为剧烈息息相关;(4)25a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其中森林在空间上不断向上游、高海拔方向转移,而流域内水体的重心向流域下游迁移。
张文帅王飞穆兴民李锐何毅
关键词:延河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