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33007)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穆劲张红梅杨平杜玉扣康诗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催化
  • 3篇纳米
  • 3篇光催化
  • 3篇光催化活性
  • 3篇催化活性
  • 2篇电催化
  • 2篇AU
  • 2篇催化剂
  • 1篇电沉积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合成
  • 1篇动力学
  • 1篇毒性
  • 1篇氧化钛
  • 1篇乙酸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胺
  • 1篇双金属
  • 1篇双金属催化剂

机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3篇穆劲
  • 2篇李向清
  • 2篇杜玉扣
  • 2篇姚平平
  • 2篇杨平
  • 2篇康诗钊
  • 2篇张红梅
  • 1篇王清叶
  • 1篇严亚
  • 1篇周蓉
  • 1篇常婷
  • 1篇徐景坤
  • 1篇魏清莲
  • 1篇张静
  • 1篇宋翔
  • 1篇周卫强
  • 1篇赵雪伶
  • 1篇黄成
  • 1篇张越
  • 1篇崔文娟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和促细胞生长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虽然对于纳米金颗粒(AuNPs)和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有着大量的报道,但是其结果常常是互相矛盾的。对其机理的研究更是十分的贫乏。这些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AuNPs对生物体或细胞是有毒的还是有利于其生长的。虽然AuNPs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远比体外的简单细胞反应要复杂得多,涉及到与生物体中多种组分的作用,从而引起极为不同的免疫反应、代谢机理等。但是在体外进行纳米颗粒的毒性和促进细胞生长相互作用的微观研究仍将为AuNPs在体内的作用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综述主要从AuNPs尺寸、表面电荷、颗粒聚集状态等方面介绍近年来关于AuNPs的细胞毒性和促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结果,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江龙王清叶崔文娟
电沉积Pt-Au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甲酸的电催化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体,采用恒电位法制备Pt-Au双金属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及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Pt-Au双金属催化剂的形貌近似球状,表面粗糙.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的测试结果表明,Au的加入有利于双金属催化剂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并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抗毒化能力.而甲酸在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则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得到进一步说明.同时研究了双金属催化剂中Au的不同含量对甲酸氧化的影响,当Pt和Au物质的量比为1∶1.803时,Pt-Au/G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
周蓉张红梅杜玉扣杨平
关键词:甲酸氧化双金属催化剂电沉积电催化
电化学合成Pt-Au复合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3
2010年
在ITO导电玻璃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Pt-Au复合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XRD)及其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Pt-Au复合催化剂的形貌近似球状粒子.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Au的加入有利于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并提高了Pt对甲醇氧化的抗毒化能力.同时研究了复合催化剂中Au的不同含量对甲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t和Au物质的量比为1.07:1时,Pt-Au/ITO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
张红梅周卫强杜玉扣杨平徐景坤
关键词:甲醇氧化复合催化剂电催化
AgInS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被引量:2
2011年
以水为溶剂,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巯基乙酸为包覆剂,于低温下制备了正交相的AgInS2纳米粒子。用TEM、EDS和XRD对所制备的AgInS2纳米粒子的形貌、组成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对AgInS2纳米粒子的晶相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AgInS2纳米粒子的结晶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
魏清莲赵雪伶姚平平穆劲
关键词:硫代乙酰胺巯基乙酸可见光催化
卟啉锡敏化TiO_2纳米管的光催化活性和光电性能被引量:5
2014年
制备了反-二羟基-5,10,15,10-四苯基卟啉锡敏化的TiO2纳米管,并以对硝基苯酚为模型污染物,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将卟啉锡敏化的TiO2纳米粒子作为参照物,探讨了形貌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卟啉锡的引入可以明显地增强TiO2纳米管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与TiO2纳米粒子相比,卟啉锡对TiO2纳米管的敏化作用更加显著,表明催化剂的形貌在光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卟啉锡敏化的TiO2纳米管的光电化学行为,并与其光催化活性相关联。最后,对卟啉锡的敏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黄成常婷张越康诗钊李向清穆劲
关键词:敏化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
载有C_(60)的TiO_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被引量:2
2011年
以水溶性C60和TiO2粒子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载有C60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对-硝基苯酚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负载C60可以提高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C60起着传输电子、促进TiO2光生载流子分离的作用,且经7次循环使用后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效率仍能达到74%。讨论了载有C60的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机理。
宋翔严亚李向清张静姚平平康诗钊穆劲
关键词:TIO2纳米粒子C60光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