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K8-42)
-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颖彪千庆兰冯志新王帅帅麦雅湛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学研究院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粤西地区专业镇形成机制及空间演化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专业镇作为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形态,在广东省已经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并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运用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及弗里德曼"区域演化理论",运用空间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分析方法,对粤西地区专业镇空间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萌芽初期、发展早期、扩散中期和板块发展4个阶段,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地区专业镇发展在空间上主要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到大力发展,专业镇的产生从萌芽初期呈现的"一字形"或"十字形"分布,逐渐形成口字形或交叉形的演化模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板块发展的模式,呈现向外扩张和向中心集中两种趋势.
- 陈颖彪麦雅湛千庆兰王帅帅
- 东莞市城乡规划CORS动态定位服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向高度依靠信息和技术的智能性方式转化。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东莞市城乡规划CORS动态定位服务系统能高效、精确地应用于各种测绘工作的基础和现代化的规划地理信息管理,从而满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多种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社会需求。
- 陈明辉陈颖彪冯志新麦雅湛
- 关键词:CORSGPSRTK
- 农村数字化地籍测量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保证麻城全市地籍调查的顺利开展,运用数字化地籍测量方法挑选三个村进行试点测量。试点结果证明,采用RTK与全站仪结合、辅以GPS联合测量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得界址点和地物点的定位信息,满足地籍测量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应用南方CASS软件成图,分析了麻城试点地籍调查成果,总结了试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续地籍调查的全面铺开提供帮助。
- 谢泳龙陈颖彪千庆兰陈朝相
- 关键词:地籍调查数字地籍测量农村宅基地
- 东莞市人工景观结构与连接度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被引量:11
- 2015年
- 城市人工景观特征逐步向城市外围自然及半自然景观渗透。近年来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定量化研究很多,但侧重于景观格局特征的简单分析和描述,忽略了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人工景观结构与景观连接度动态变化过程中之间的内部联系。以东莞市1988—2009年城市人工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并分析景观结构与景观连接度指数,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概念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并详细分析了这两类指数之间的具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取的景观结构指数与景观连接度指数能较好地描述东莞市城市人工景观时空格局变化过程;(2)人工景观斑块类型面积(CA)与可能连通性指数(PC)存在协整关系。景观聚集度指数(AI)、蔓延度指数(CONTAG)与景观连通性指数(IIC与PC)也存在协整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在不同滞后期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结果表明景观连接度指数(IIC与PC)是景观结构指数(CA、AI、CONTAG)的格兰杰成因,说明景观连接度指数信息有助于预测景观结构指数的变化。
- 冯志新陈颖彪千庆兰王帅帅
- 关键词:景观结构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开平碉楼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具有扫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文章通过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应用,对从点云数据获取、预处理到如何快速准确建模的完整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优化了技术路线,以及针对此项新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优劣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古建筑的量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广东省的古建筑修缮保护与展示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持,并达到真实比例的虚拟仿真三维效果.
- 谢锦鹏陈颖彪千庆兰韩富状
- 关键词:点云数据古建筑保护开平碉楼
- 东莞市交通路网格局对城市空间扩张影响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路网格局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系统的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开发、土地利用价格和用地布局特征的变化,反之,土地利用变化也引起了交通路网格局、路网密度的改变。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对其交通路网密度与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作了定量分析。根据TM遥感影像提取2001、2005和2009年3期的城市用地,采用核密度估算(KDE)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探讨区域内交通路网格局与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05年间,路网格局变化较大,新增道路类型主要为高速路,新增城市用地总量较大、扩张速度快,特别是交通路网密度大的边缘区域。在2005-2009年间,随着路网发育不断成熟,路网密度内部差异减少,新增道路类型主要为县乡道路,新增城市用地速度明显放缓。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后表明:2001-2009年间,在置信度为95%时,东莞市道路网密度、加权密度(x)与新增城市用地核密度(y)的相关系数Rxy均大于0.1946,证明东莞市道路网密度、加权密度与新增城市用地核密度高度相关。
- 冯志新陈颖彪千庆兰王帅帅
- 广州市交通网络的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被引量:30
- 2016年
- 以广州市地铁网络和公路网络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SPSS等技术,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核密度模型、地铁站服务指数、最短距离模型来构建广州市综合通达性,并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区和周边区综合通达性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广州市的综合通达性呈现多中心分布;中心区受历史、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交通网络发育成熟,高值中心位于越秀区和天河区西部,通达性较好,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的相关性不高;周边区交通网络发育不完善,表现出以区政府为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达性较差,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相关性较高。
- 刘建军陈颖彪千庆兰韩富状
- 关键词:通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