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邯郸市重点项目(1122101047)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宏彦刘全清赵鹏飞高超男李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邯郸市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麦田
  • 2篇冬小麦
  • 2篇性状
  • 2篇杂草
  • 2篇栽培
  • 2篇土壤
  • 1篇氮量
  • 1篇氮水平
  • 1篇盐分
  • 1篇扬花期
  • 1篇栽培管理
  • 1篇栽培管理措施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施氮水平
  • 1篇水肥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状况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8篇张宏彦
  • 5篇刘全清
  • 4篇赵鹏飞
  • 3篇李晓林
  • 3篇高超男
  • 2篇曹国鑫
  • 1篇黄成东
  • 1篇魏素君
  • 1篇冯固
  • 1篇胡芙蓉
  • 1篇王光州

传媒

  • 5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在河北省曲周县选择6个村庄的麦田进行春草秋治效果试验,不同村庄的小麦主栽品种不完全相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2013年11月中旬(小麦播种后1个月)利用自走式机械喷药机用苯磺隆150~18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施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麦田作为对照。2014年3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娘蒿为该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春草秋治可以有效降低示范方杂草的发生种类、田间频率和田间密度,降低播娘蒿的相对密度,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杂草灭绝的效果。春草秋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胡芙蓉彭学可赵鹏飞刘全清张宏彦
关键词:杂草田间调查田间密度
土壤盐分对小麦扬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生长于盐渍化土壤中的小麦在扬花期的农艺性状及土壤pH值、电导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土壤电导率与小麦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对以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与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旗叶叶片SPAD值、小麦株高、旗叶叶面积、穗表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生物量、根系干物质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其中与单位面积的穗数、株高的相关性较好,且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以上指标值都有降低趋势。综上分析,土壤电导率和pH值可作为田间判断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株高可以作为鉴定扬花期小麦受盐害程度和耐盐性大小的指标。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盐害不仅对小麦苗期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小麦的后期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害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应的生理代谢过程,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王光州冯固张宏彦刘全清
关键词:土壤盐分小麦扬花期农艺性状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明确冬小麦生产上合理的施氮量,2012~2013年在河北省南部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某农户地块,进行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设施氮量0( CK )、120、180、240和300 kg/hm2计5个处理,其中50%作底肥、50%在拔节期追施,测定了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冬小麦生育期群体数量、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了施氮量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小麦成穗率无显著性差异,施氮量为180~240 kg/hm2时可满足构建合理群体的需要;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成穗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千粒重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但穗粒数无明显变化,最终产量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本研究条件下,施氮量与产量的关系式方程为y=-0.0268x2+9.0371x +6114.7,施氮量对产量呈报酬递减型,当施氮量为168.6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此时小麦产量为6876.5 kg/hm2。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群体密度
早春麦田划锄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早春麦田划锄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10~2011年华北地区麦区遭受多年不遇冬春气象干旱条件下,依托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Zea mays L.)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基地,研究了早春麦田划锄技术对麦田土壤水分含量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划锄可显著增加返青期麦田0~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氮肥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成穗数和穗粒数,起到明显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2.6%,增收1 014元/hm2。[结论]划锄是一项被生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农田保墒节水技术措施,是一项有效的抗旱增产技术。
高超男赵鹏飞张宏彦黄成东李晓林
关键词:小麦划锄土壤含水量生长发育
曲周县冬小麦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11年
覆膜穴播栽培是近年来在西北旱区发展起来的1种小麦节水栽培模式。为验证其在华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2010~2011年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研究了在灌溉施肥和非灌溉施肥条件下覆膜与不覆膜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冬小麦返青期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覆膜可显著增加冬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不孕小穗数,从而明显提高产量;在春季灌溉施肥、不灌溉不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的产量分别较不覆膜处理增加45%和21%;覆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超男赵鹏飞张宏彦曹国鑫曹国鑫
关键词:冬小麦覆膜
4种种植体系的水肥利用状况和经济效益比较
2015年
为了筛选适宜曲周县后老营村农业生产的较优种植体系并设计更好的种植体系,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村主要作物的种植体系及其水肥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西瓜套作体系的水肥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西瓜-玉米间套作体系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西瓜套作体系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未来可以基于这2种种植体系重新设计新的种植体系,从而在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彭学可刘全清张宏彦
2014年曲周县小麦草害情况及成因分析
2015年
为了了解曲周县麦田春季杂草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制定科学的草害防治措施,2014年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曲周县10个乡(镇)麦田春季杂草的发生种类和密度;采用农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部分麦田杂草严重发生的成因;还结合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管理措施(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发生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曲周县麦田杂草种类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节节麦和麦家公5种;基于不同杂草在各乡(镇)的发生密度,认为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节节麦、麦家公的防治区域重点分别在曲周镇和槐桥乡,槐桥乡和依庄乡,南里岳乡,南里岳乡和曲周镇,槐桥乡;不合理增加秸秆还田量和增施有机肥均会增加播娘蒿的发生密度,而采用春草秋治技术会显著降低播娘蒿、荠菜和节节麦的发生密度。在曲周县及其所在的华北平原,应加强春草秋治技术的应用,并合理调节有机肥和还田秸秆的使用量。
彭学可刘全清张宏彦
关键词:杂草麦田草害发生密度
小麦白穗病发生与主要栽培管理措施的关系研究初报被引量:3
2012年
小麦白穗的发生会减小粒质量并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为摸清小麦白穗现象发生原因,我们对位于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的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双高"基地)所在区及其周边区的麦田与田间试验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品种、播量、种植模式、施肥量及土壤条件与小麦白穗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因赤霉病发生引起白穗现象的地块占总调查样本的63%。比较当地的2个主栽小麦品种衡4399与良星99发现,前者白穗发生率略高于后者。窄行种植的小麦白穗发生率高于宽行和宽窄行种植的小麦,白穗发生率与春季追氮量和表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磷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钾肥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有机肥用量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此外,采用含盐量高的浅井水灌溉的麦田,小麦白穗率比采用含盐量低的深井水灌溉的麦田高1.2个百分点。
赵鹏飞黄文超高超男曹国鑫张宏彦李晓林
关键词:小麦白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