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JHB2011-14) 作品数:12 被引量:23 H指数:2 相关作者: 周宏仓 何都良 张露 单龙 谢婕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CuO(-CeO_2)/Al_2O_3催化剂对萘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Al2O3、CeO2/Al2O3和CuO-CeO2/Al2O3这3种催化剂,通过氮吸附、SEM、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气体流量、催化反应温度对萘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CeO2/Al2O3的萘催化活性较低,18%CuO/Al2O3和9%CuO-9%CeO2/Al2O3的活性较高,两者在300℃时对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89%;CuO-CeO2/Al2O3催化剂具有比CuO/Al2O3更好的低温活性;气流量的变化对两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不大. 查键 周宏仓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关键词:催化氧化 CEO2 低温活性 复合催化剂CuO-MnO_2-CeO_2/13X制备及其对萘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 O-Mn O2-Ce O2/13X,并用氮吸附、SEM、XRD、TGA对其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固定催化床中研究了Cu O-Mn O2-Ce O2/13X催化剂对萘的催化性能。BET分析表明6%Cu O-Mn O2-2%Ce O2/13X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了476 m2/g,平均孔径达到2.314 nm,SEM和XRD结果表明一定负载率下Cu O、Mn O2、Ce O2在13X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有利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助催化剂Ce O2的适量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当催化剂的负载率为6%Cu O-Mn O2-2%Ce O2时其对萘的催化率达到了65%。 单龙 周宏仓 何都良 赵艳景 徐菲菲关键词:催化降解 过量生石灰对污泥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研究生石灰(氧化钙,CaO)处理活性污泥对污泥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向南京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投加过量CaO进行脱水实验,测定投加CaO后污泥的含水率;烘干后的脱水污泥进行热重实验,研究CaO投加量对污泥中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脱水实验表明:随着CaO与污泥质量比的增大,污泥含水率迅速减小,当质量比达到1.5时,污泥达到完全脱水;投加过量CaO的脱水污泥呈干燥的粉末状,粒度均匀,可作为水泥生产的辅料。热重实验表明:投加CaO后单位干泥失重百分比随CaO与污泥质量比增大而逐渐减小,向污泥中投加CaO有利于污泥中有机组分的释放和去除,实现污泥的稳定化。 周宏仓 徐露 周云桥 何都良 章文斌 查键 聂东阳关键词:污泥 含水率 有机物 填料塔中的DBU溶液吸收CO2 2016年 在自制的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吸收CO2的填料塔中,研究DBU溶液浓度、入口CO2浓度、DBU溶液流量、气体流量、气体温度以及填料层高度对CO2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DBU溶液浓度从1.5%增加到25%,CO2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均逐步减小;入口CO2浓度从4.5%增加到15%,CO2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均逐渐增大;DBU溶液流量从20 m L/min增加到120 m L/min,CO2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略有增加;气体流量从0.7 L/min增加到3.3 L/min,填料层高度从5 cm增加到45 cm,CO2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气体温度从25℃增加到60℃,CO2吸收容量和吸收效率略有下降。DBU溶液在填料塔内能够高效吸收气体中的CO2。 周宏仓 张露 石屹峰 常李强 单龙 谢婕 秦晋凯 赵艳景关键词:填料塔 DBU CO2 活性炭负载DBU流化床吸附CO_2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浸渍法将DBU负载到活性炭上制成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N_2吸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测定,并在流化床上进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活性炭负载DBU吸附CO_2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活性炭负载DBU流化床吸附CO_2的主要因素是CO_2浓度,其次是DBU负载率和吸附剂质量;最佳反应条件是DBU负载率7.4%,气流量0.8 L/min,水蒸气预处理时间5 min,CO_2浓度10%,吸附剂质量10 g,再生温度为100℃。 何都良 秦晋凯 林海翔 常李强 单龙 张露 谢婕 周宏仓关键词:活性炭 正交实验 不同载体CuO-CeO_2催化剂对多环芳烃(萘)的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以活性氧化铝颗粒(GAA)、13X分子筛(13XMS)和4A分子筛(4AMS)为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3种CuO-CeO2负载型催化剂,利用氮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萘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载体对CuO-CeO2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CuO-CeO2/4AMS对萘的催化能力较差,而CuOCeO2/GAA和CuO-CeO2/13XMS则具有良好的萘催化能力;随着催化反应温度升高,CuO-CeO2/GAA和CuO-CeO2/13XMS的催化能力显著提升,350℃时2种催化剂对萘的CO2产率分别为85%和81%,去除率均超过98%,CuO-CeO2/13XMS具有比CuO-CeO2/GAA更好的低温活性,250℃时CO2产率接近70%;CuO-CeO2/13XMS和CuO-CeO2/GAA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去除率均保持在92%以上,反应稳定性较好。 周宏仓 查键 王镇乾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关键词:催化氧化 氧化铜 二氧化铈 多孔材料负载KHCO_3吸附剂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探究活性炭颗粒、分子筛、活性氧化铝颗粒3种多孔材料负载KHCO3后负载率及孔径情况,实验对负载KHCO3的3种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着重对KHCO3负载率、多孔材料负载前后比表面积、总孔容积以及附着情况展开研究。通过氮吸附进行分析,发现活性炭负载后比表面积变小,负载率与比表面积成反比,但大于其他2种多孔材料。总孔容积在负载后同样都有所下降,活性炭下降幅度最小,活性炭主要被活性组填充了0—100nm之间的孔,而分子筛与氧化铝主要被填充了0-250nm的孔;利用扫描电镜和等高图分析KHCO3负载后在多孔材料上的附着情况,发现活性炭不仅孔隙表面附着颗粒,而且内部也粘附了许多类似结晶结构的碎屑及晶状体,同时还能看清活性炭孔径轮廓,孔径没有堵塞的现象,而分子筛和氧化铝负载之后,有大量的颗粒碎屑堆积在表面,已看不清楚表面轮廓,有堵塞孔径的现象。 章文斌 周宏仓 何都良 张翠翠 徐露 查键 石屹峰 林海翔关键词:负载率 比表面积 DBU醇溶液对CO_2吸收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考察了CO2体积分数、温度、气体流量、吸收液喷雾量、DBU体积分数等因素对CO2吸收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2吸收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2体积分数>温度>气体流量>吸收液喷雾量>DBU体积分数,DBU醇溶液喷雾吸收CO2的最佳条件是CO2体积分数15%、温度30℃、气体流量2.7 L·min-1、吸收液喷雾量30 m L·min-1、DBU体积分数5%,此时CO2吸收量为1.095 mol·mol-1. 何都良 常李强 秦晋凯 张露 谢婕 单龙 周宏仓关键词:DBU 二氧化碳 吸收量 甲醇 影响因素 填料塔中DBU溶液对CO_2脱除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温室效应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如何实现CO2捕集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本文通过搭建吸收CO2的填料塔,研究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气体流量、液气比、入口CO2浓度、气体温度和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和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气体流量和入口C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气体温度在30~40℃时,CO2脱除率达到最高;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填料层高度的增加,CO2脱除率只有小幅增大,因此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脱除率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填料高度. 周宏仓 石屹峰 何都良 常李强 张露 单龙 谢婕 秦晋凯关键词:CO2 DBU 填料塔 CuO/Al_2O_3和CeO_2/Al_2O_3催化氧化菲的实验研究 2015年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三致"效应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高效经济地捕集PAHs意义深远。选取一种典型的PAHs菲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渍法制备Cu O/Al2O3和Ce O2/Al2O32种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研究其对菲的催化能力,考察活性组分、负载率、气体流量、反应温度对菲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率的升高,2种催化剂对菲的去除率均呈现增大的趋势,Cu O/Al2O3和Ce O2/Al2O3对菲催化效果最好的负载率分别为18%和25%;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18%Cu O/Al2O3对菲的去除率逐渐下降,18%Ce O2/Al2O3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2种催化剂对菲的去除率均逐渐增加,18%Cu O/Al2O3和18%Ce O2/Al2O3对菲的去除率分别在300℃和325℃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比不同负载率及工况下菲的去除率可以发现,Cu O/Al2O3对菲的催化能力要优于Ce O2/Al2O3。 查键 周宏仓 王镇乾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关键词:催化氧化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