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10028)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白永恒林成成陈必成陆红洪炜龙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肾小管
  • 3篇肾小管上皮
  • 3篇肾小管上皮细...
  • 3篇细胞
  • 3篇小管
  • 3篇小管上皮细胞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藜芦
  • 2篇细胞表型转化
  • 2篇白藜芦醇
  • 2篇TGF-Β
  • 2篇TGF-Β1
  • 2篇表型转化
  • 1篇单侧
  • 1篇单侧输尿管
  • 1篇单侧输尿管梗...
  • 1篇单侧输尿管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必成
  • 4篇林成成
  • 4篇白永恒
  • 3篇吴存造
  • 3篇洪炜龙
  • 3篇陆红
  • 2篇梁勇
  • 2篇王斯璐
  • 1篇夏鹏
  • 1篇胡丽萍
  • 1篇史波
  • 1篇潘晓东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垂盆草提取物对马兜铃酸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AA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AA 1,5,10,50和100 mg·L-1;或AA 10 mg·L-1+SSBE 10,50,100,500和1000 mg·L-1,培养24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RK-52E细胞凋亡;ELISA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Myc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AA浓度的增加,NRK-52E细胞损伤愈加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 10和50 mg·kg-1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了c-Myc和p53明显表达(P<0.05);AA 10和50 mg·kg-1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后,MIF的分泌和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AA 10 mg·L-1组相比,SSBE 1000 mg·L-1不仅减轻了AA所致的损伤,而且明显下调了MIF的表达(P<0.05)。同时,SSBE1000 mg·L-1也明显抑制了c-Myc和p53的表达(P<0.05)。结论 AA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MIF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应激反应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活化。SSBE的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损伤,这可能与MIF的表达下调有关。
陆红陈必成胡丽萍洪炜龙林成成白永恒
关键词:垂盆草植物提取物马兜铃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白藜芦醇对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Hedgehog信号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表型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诱导组(TGF-β1:5μg/L)、干预1组(TGF-β1+Res10μmol/ml)和干预2组(TGF-β1+Res100μmol/ml)。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qRT-PCR技术检测EMT、细胞外基质和Hedgehog信号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作用NRK-52E细胞后,不仅促进其受体TGF-β1R表达(P<0.05),且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和基质成分Ⅲ型胶原的表达增加,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应用Res干预后,不仅抑制甚至逆转了上述结果,且抑制了TGF-β1介导的MMP-2/TIMP-2比值下降(P<0.05),促进基质成分降解。此外,Res也抑制TGF-β1诱导的PCNA表达上调(P<0 05),以及增殖相关的Hedgehog信号(Shh、Ptch1和Gli 1)活化(P<0.05)。结论 Res可能通过拮抗Hedgehog信号来抑制TGF-β1所诱导的NRK-52E细胞增殖、EMT和细胞外基质累积。
王斯璐吴存造潘晓东洪炜龙林成成陈必成白永恒
关键词:白藜芦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型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
TGF-β1对话Hedgehog-Gli1信号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被引量:4
2015年
该研究旨在探讨Hedgehog-Gli1(HH)信号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胶原累积中的作用及与TGF-β1信号的对话机制。该实验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以溶剂作为对照组,以1~50 ng/m L重组蛋白sonic hedgehog(Shh)或5 ng/m L TGF-β1作为诱导组,以加入或不加入HH信号特异性阻断剂环靶明(cyclopamine,Cyp)5μmol/L为干预组。细胞培养24 h,采用ELISA、q RT-PCR、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HH信号相关分子(Ptch1、Smo和Gli1)、TGF-β1、EMT相关分子(Rac1蛋白、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和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III型胶原m RNA或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源性Shh上调Smo和Gli1表达,抑制Ptch1表达,继而激活HH信号;HH信号活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α-SMA、III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环靶明干预后,Smo表达下调,进而抑制HH信号、EMT和胶原累积,并下调TGF-β1的表达。应用TGF-β1诱导小管上皮细胞EMT,同时也上调HH信号分子Smo和Gli1的表达,下调Ptch1的表达,提示TGF-β1可诱导HH信号活化。综上所述,HH信号和TGF-β1均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和胶原累积过程。HH信号活化可促进TGF-β1的表达,同时TGF-β1能激活HH信号,推测TGF-β1与HH信号可能存在交叉对话以调控EMT和胶原累积。
梁勇陆红林成成王斯璐夏鹏吴存造陈必成白永恒
关键词:TGF-Β1肾小管上皮细胞
白藜芦醇调控猬信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减轻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16)和模型+Res组(n=16)。模型+Res组于手术当天ig给予Res 20 mg·kg-1,每天1次,分别于梗阻术后第7和14天取其梗阻侧肾组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RIF程度;ELISA检测肾组织中猬信号起始蛋白猬蛋白质(SHH)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HH,smoothened(Smo),patched-1(Ptch1)和Gli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mo,Ptch1和Gli1 mRNA的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UUO模型大鼠术后RIF程度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Res治疗能减轻上述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CNA也明显高表达(P<0.05);Res治疗后Ⅲ型胶原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5);UUO模型大鼠肾组织SHH,Smo和Gli1表达升高(P<0.05),Ptch1表达降低(P<0.05),且均可被Res逆转(P<0.05)。结论 Res可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所致的RIF,其机制可能为Res下调SHH信号活性,抑制细胞增殖,阻碍ECM成分合成,进而减轻其在肾间质的累积而改善纤维化。
白永恒梁勇史波陆红吴存造林成成洪炜龙陈必成
关键词:白藜芦醇输尿管梗阻间质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