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1C13043)
- 作品数:6 被引量:188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仁朋汤旅军许四法胡琦叶俊能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软黏土中盾构掘进地层变形与掘进参数关系被引量:26
- 2015年
- 宁波地铁某区间单线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层,上覆地层主要为砂质粉土和淤泥质土.针对2类典型的上覆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获取了相应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研究地表沉降与盾构施工过程的相互关系.采用经典高斯经验公式对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和纵向沉降发展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各监测断面沉降槽宽度ix及沉降槽宽度系数K.采用平移累积高斯沉降曲线对纵向沉降发展曲线进行拟合,获得盾构掘进引起的沿线地层损失率.研究盾构掘进参数取值对地层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推力、开挖面支护压力以及盾尾注浆率对地层损失率的影响显著.给出类似地层中各项盾构掘进参数的参考范围.
- 李忠超陈仁朋孟凡衍叶俊能
- 关键词:地表沉降掘进参数
- 盾构隧道管片施工期容许上浮量研究被引量:29
- 2014年
- 盾构隧道施工中,管片上浮量超过某一界限时,将导致管片环接头张开、错台、管片开裂等问题,但是目前对管片容许上浮量的研究还十分缺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考虑管片环接头错台、张开影响的管片施工期上浮分析数值模型,研究管片上浮变形发展规律及环接头变形模式。研究表明,管片施工期上浮变形可以分为线性发展段、圆弧发展段、变形稳定段,其中线性发展段管片环接头以错台变形为主,圆弧过渡段以张开变形为主。在此基础上,研究与管片环接头容许错台量和张开角度相关的管片施工期容许上浮量。对宁波地铁、深圳地铁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管片容许上浮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片结构形式对施工期容许上浮量影响很大。
- 叶俊能刘源陈仁朋汤旅军
-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隧道管片上浮
- 重塑饱和杭州黏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压缩特性是黏性土最主要的工程特性,天然沉积黏土的压缩特性非常复杂,土颗粒性质和孔隙比是软黏土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也是制约软黏土压缩特性最基础的因素.通过杭州典型淤泥质粉质粘土的重塑土压缩试验,探索了不同初始孔隙比重塑土样的制作方法,揭示了同一颗粒性质的重塑饱和黏土压缩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次试验用的粉质粘土土样,要制作含水量小于塑限的重塑土,需要采用干粉制样法,同时要施加一定的机械力;要制作含水量大于液限的重塑土,需要采用泥浆制样法;要制作含水量介于塑限与液限之间的重塑土,可采用一定含水量的湿土制样,含水量取最优含水量附近.重塑土的压缩曲线基本呈直线,符合理想重塑土的压缩规律.对于不同初始孔隙比的重塑土压缩曲线,随着初始孔隙比减小,压缩指数也相应减小,当固结压力足够大,重塑土的压缩曲线最终将压缩至同一孔隙比.
- 胡琦张海许四法陈仁朋
- 关键词:重塑土黏性土
- 深基坑开挖土体扰动及其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3
- 2013年
- 通过杭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及其扰动土的室内单元体试验,研究了扰动对软黏土工程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工程特性与土的结构性和应力状态有关,受施工扰动的影响,土的结构屈服应力被破坏,导致土的压缩性增大、强度降低。深基坑开挖会对坑内软弱土地基产生扰动,扰动后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变形性增大,会加剧基坑开挖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软黏土地基中深基坑开挖土体扰动对地铁隧道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当基底土受到扰动,围护结构与邻近的地铁隧道结构受力变形均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直至发生破坏。
- 胡琦许四法陈仁朋冉龙
- 关键词:深基坑隧道软土
- 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被动破坏极限支护力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盾构掘进时推力过大极易造成地表隆起,导致开挖面前方土体被动破坏。基于莫尔–库仑屈服准则,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砂土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的被动破坏进行模拟,得到开挖面的被动破坏支护力并揭示开挖面的被动破坏模式。进而,将传统的三维楔形体极限平衡模型中的棱柱体修正为具有一定倾角的倒棱台,使其破坏区域更为接近真实的土体隆起区域。推导开挖面被动极限支护力关于楔形体倾角的表达式,并通过试算,找出最小的支护力值即为被动破坏支护力。采用修正后的极限平衡模型得到的被动支护力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并且都较好的落在E.Leca等计算的上下限范围内。该模型为盾构隧道施工中确定支护力的上限值提供参考。
- 陈仁朋齐立志汤旅军周保生
-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隧道
- 密实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35
- 2013年
- 砂土地层中盾构掘进时,开挖面支护力不足极易导致开挖面失稳事故。通过3种不同隧道埋深比(C/D=0.5,1和2)的离心模型试验对密实砂土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离心试验研究发现,随着开挖面位移的增大,开挖面支护力先减小为极限值而后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残余值;开挖面前方土体总体呈现"楔形体+棱柱体"的失稳区;隧道相对浅埋时(如C/D=0.5),极限状态下失稳区已扩展到地表;隧道相对深埋时(如C/D=1和2),极限状态下失稳区尚处于地基内部;极限支护力随着隧道埋深比的增大先增加而后基本保持不变。最后,通过现有几种极限支护力理论计算模型对本文试验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估了上述理论方法的工程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对砂土地层中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汤旅军陈仁朋尹鑫晟孔令刚黄博陈云敏
- 关键词:离心模型试验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失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