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38)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丽华王建平赵振国朱艳峰柳艳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唐山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环流
  • 2篇降水
  • 1篇动力作用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盛夏
  • 1篇水文
  • 1篇水文循环
  • 1篇年际
  • 1篇年际时间尺度
  • 1篇气候模式
  • 1篇气候形成
  • 1篇区域气候
  • 1篇区域气候模式
  • 1篇热力
  • 1篇热力作用
  • 1篇物理机制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力作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西昌卫星发射...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 1篇唐山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陈丽华
  • 1篇孙林海
  • 1篇柳艳香
  • 1篇胡晔
  • 1篇艾秀
  • 1篇刘一鸣
  • 1篇宋文玲
  • 1篇朱艳峰
  • 1篇赵振国
  • 1篇盛飞
  • 1篇党建涛
  • 1篇周率
  • 1篇王建平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利用1970 2000年、2006年6—8月的NCEP资料,研究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通过敏感性试验和控制性试验的对比分析发现,感热加热对青藏高原、川渝地区地面温度的升高、500 hPa高度场的增强有显著作用,而高原高度场的加强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的加强西伸和大陆高压的加强东进;对动力作用的分析发现,高原动力作用在这次高温干旱事件中的作用不是唯一的,川渝地区上空异常强盛的下沉气流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以及高原北侧南伸气流共同作用造成的;感热加热是导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天气发生和维持的首要原因。
陈丽华周率党建涛胡晔盛飞
关键词:高温干旱物理机制动力作用热力作用
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被引量:34
2008年
根据1880年以来中国夏季的雨型、18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以及1951年以来北半球大气环流等资料,利用物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特征及东亚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偏北,黄河流域、华北一带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弱;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南移,长江流域进入多雨期,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强,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则转入少雨期;但是2000年以来的夏季,在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仍维持少雨的背景下,主要多雨带却徘徊在黄河与长江之间及华南、江南长江流域降水显著偏少,梅雨异常偏弱,空梅频繁出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同处在持续少雨位相和干旱频发阶段,这种同步振荡的异常现象历史上极为少见。夏季东亚环流型的特殊配置是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持续少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2000年以前长江流域夏季少雨的环流背景不一样。
柳艳香赵振国朱艳峰王建平陈丽华
关键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梅雨环流成因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 on the Summer Hydrological Cycle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of China被引量:1
2011年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changes in thre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hydrological-cycle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HRB) during 1957-2005: precipitation (Prep), actual evaportranspiration (ETa), and pan evaporation (PE)-a measure of potential evaporation. The changes in these componen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ummer Prep for the whole basin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1957-2005. Recent weakening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lux,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nge from cyclonic-lik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onditions to anti-cyclonic-like conditions, led to the decrease in the summer Prep in the HRB. ETa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ep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On longer timescales, however, ETa is less dependent on Prep or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We found negative trends in ETa when the ERA40 reanalysis data were used, but positive trends in ETa when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were used. PE declined during the period 1957-2001. The declining of PE could be expl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declining solar radiation and declining surface wind. However, the declining solar radiation may itself be related to the weakening winds, due to weaker dispersion of pollution. If so, the downward trend of PE may be mainly caused by weakening winds.
OU TinghaiLIU YanxiangCHEN DeliangDavid RAYNERZHANG QiangGAO GeXIANG Weiguo
关键词:大尺度环流水文循环海河流域年际时间尺度再分析资料
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冬春季气温和降水预报评估被引量:11
2009年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1983—2002年冬季以及1984—2003年春季我国平均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并对2003—2007年进行实时预报。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20年冬、春季平均气温的回报与实况在分布形态上较为相似,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预报与实况接近;模式回报的冬、春季降水量的分布形态与实况有较大差异,全国大部地区模式回报降水量比实况偏多,西南地区降水量误差最大。使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的业务预报评分(P)和距平相关系数(ACC)等5个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和预报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冬、春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大多数年份冬、春季平均气温的P评分在60以上,冬、春季平均气温多年平均分别为66.4和67.8;大多数年份的冬、春季降水评分为60~75,冬、春季降水多年平均分别为69.9和65.6。
孙林海艾秀宋文玲刘一鸣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回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