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5093)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扬杜立波田秋王广清贺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自由基
  • 2篇蛋白
  • 2篇电子自旋
  • 2篇电子自旋共振
  • 2篇自旋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分
  • 1篇电子顺磁共振
  • 1篇亚胺
  • 1篇衣藻
  • 1篇源性
  • 1篇顺磁共振
  • 1篇体膜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琥珀酰亚胺
  • 1篇酰亚胺
  • 1篇硝酮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杜立波
  • 4篇刘扬
  • 3篇田秋
  • 2篇陈良兵
  • 2篇贺曾
  • 2篇贾宏瑛
  • 2篇王广清
  • 1篇刘科
  • 1篇杜林方
  • 1篇张冬艳
  • 1篇姜玉岗
  • 1篇高艳丽

传媒

  • 2篇波谱学杂志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自由基捕获技术发展30年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30年来国内在自由基捕获技术(spin trapping)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新型自由基捕获探针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探针结合EPR波谱方法在光、电化学反应以及生物领域的应用实例.最后,结合国内外自由基捕获技术现状讨论了它的未来发展前景.
刘扬杜立波
关键词:自由基
链接琥珀酰亚胺的线性硝酮的合成与ESR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该文设计并合成一种新的线性硝酮自由基捕获探针DSC-PBN(N-(4-(((2,5-dioxopy-rrolidin-1-yloxy)-carbonyloxy)methyl)benzylidene)-2-methylpropan-2-N-oxide),并采用UV、MS、1H NMR等一系列手段表征分子结构.进一步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显示,DSC-PBN可与多种活泼自由基反应生成稳定的氮氧自由基加合物,且所得ESR谱图易于解析和分辨.由于DSC-PBN自由基捕获探针链接琥珀酰亚胺基团,可望通过与蛋白质(或多肽)N端的共价键合而应用于生物体系自由基分析.
王广清杜立波张冬艳徐元超贺曾田秋贾宏瑛刘扬
关键词:硝酮自由基
磷酸化对D1蛋白7900和9300降解片段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未磷酸化和磷酸化光合系统Ⅱ(PSⅡ)膜中D1蛋白的7900和9300降解片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参与了未磷酸化和磷酸化D1蛋白的7900和9300片段的产生.磷酸化能够部分抑制D1蛋白7900和9300片段的产生,从而对D1蛋白起到保护作用.
陈良兵杜立波田秋贾宏瑛高艳丽刘扬
关键词:D1蛋白磷酸化电子自旋共振自由基
内源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介导的莱茵衣藻光系统Ⅱ蛋白组分损伤被引量:3
2010年
选取野生型莱茵衣藻CC-125和过氧化氢酶缺失突变体CC-2913为研究对象,采用spintrapping-ESR方法通过光照莱茵衣藻类囊体膜捕获到了O2·-,并且在同样条件下也检测到了来源于O2·-歧化产生的H2O2。另据类囊体膜电泳实验结果:莱茵衣藻在生长过程中添加内源SOD抑制剂TCNE后,CC-2913类囊体膜光系统蛋白组分的损伤要比野生型CC-125更为严重。通过对上述O2·-与H2O2信号的对比分析可知,虽然O2·-不是造成类囊体膜光系统Ⅱ蛋白组分损伤的直接因素,但它可借助歧化产物H2O2造成光系统蛋白组分的损伤。
贺曾杜立波姜玉岗陈良兵王广清田秋刘科杜林方刘扬
关键词:莱茵衣藻超氧阴离子类囊体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