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98062)

作品数:19 被引量:331H指数:11
相关作者:段永红张先康刘五洲洪汉净方盛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基底
  • 3篇有限差分
  • 3篇喷发
  • 3篇火山
  • 3篇火山喷发
  • 2篇地震构造
  • 2篇断层
  • 2篇断裂带
  • 2篇强震
  • 2篇裂带
  • 2篇结晶基底
  • 2篇层析成像
  • 1篇地电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发育
  • 1篇地温
  • 1篇地下热水

机构

  • 16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岛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黑龙江省档案...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5篇张先康
  • 5篇段永红
  • 2篇赖晓玲
  • 2篇刘五洲
  • 2篇洪汉净
  • 2篇李松林
  • 1篇于泳
  • 1篇张作辰
  • 1篇杨卓欣
  • 1篇周庆
  • 1篇江娃利
  • 1篇王基华
  • 1篇王瑞
  • 1篇刘占坡
  • 1篇陈国光
  • 1篇陶玮
  • 1篇刘力强
  • 1篇刘志
  • 1篇岛崎邦彦
  • 1篇方盛明

传媒

  • 16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

  • 1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的三维有限差分层析成像被引量:77
2002年
采用正方形网格对华北地区速度模型进行参数化、网格维数为 649× 890× 1 6,网格间距为 1km .通过对华北地区 30条深地震测深剖面的Pg波三维有限差分速度层析成像反演 ,获得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 .反演结果显示 ,低速的“棱形”华北盆地被高速的隆起所包围 ;而华北盆地又由两个大的断陷带中间夹一个隆起所组成。两个大的断陷带又被分割为多个小的断陷盆地 .研究区内的断层多为铲式正断层 ,结晶基底深度变化较大 .
段永红张先康方盛明
关键词:地壳结构有限差分三维速度结构结晶基底
延怀盆地地下热水与稀有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8
2003年
对在延怀盆地采集的 14组 (次 )地下热、冷水和气体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热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成因的 ,其循环深度为 16 0 0~ 380 0m ,深部最高温度为 57~ 112℃ ,滞留时间为 50~30 32 0a ;热水中的稀有气体为大气、壳源和幔源成因 ;热水与气体在地震前的异常变化与热水所处的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密切相关。关于该区地下热水的年龄和幔源气体的发现为首次报道 ,它对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地震危险性研究和热水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广才张作辰汪民王基华刘五洲易立新孙明良
关键词:延怀盆地同位素地下热水前兆监测地震危险性评价
琼北火山喷发物风化特征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通过X光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 ,琼北雷虎岭 -马鞍岭地区火山喷发物风化形成的次生黏土主要是球状和不规则球状富铁埃洛石 ,随着风化时间的增长 ,埃洛石的转变顺序为 10 埃洛石→ ( 10 + 7 )埃洛石→ 7 埃洛石 ,据此推测该地区火山喷发的先后顺序为雷虎岭东南→儒红村北→儒红村东。喷发年代在 6 0 0 0~ 12 0 0 0aBP之间。
张秉良洪汉净史兰斌林传勇李建平
关键词:火山喷发物埃洛石风化琼北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距今20ka以来的滑动速率被引量:27
2003年
阿尔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 ,其走滑量和走滑速率一直为地学界所关注 ,对这样一条大陆内部巨型走滑断裂带的滑动速率进行研究 ,对于了解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之间的耦合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疏勒河口以西 ,阿尔金断裂错断了几条规模相近的河流阶地和洪积扇 ,形成典型的走滑断层断错地貌。通过对这些典型断错地貌点的地貌观测和年代学研究 ,得到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石堡城以东疏勒河以西自 2 0kaBP以来的滑动速率约为 4~ 5mm/a。自 50kaBP以来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断层平均滑动速率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一致性 ,约为 4~ 6mm/a ,表明利用河流阶地和洪积扇位错作为断层走滑位移标志计算断层滑动速率 ,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王峰徐锡伟郑荣章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走滑断层断错地貌滑动速率河流阶地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被引量:28
2003年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谢新生江娃利王瑞王焕贞冯西英
关键词:古地震全新世
新疆阜康-吉木萨尔断裂带的几何特征与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根据详实的野外资料对新疆阜康 -吉木萨尔断裂带的构造几何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断裂带由东、西两大段组成 ,西段由 4条次级S倾逆断裂左行斜列组成 ,东段由 3条次级S倾逆断裂右行斜列组成 ,总体上呈向北微凸的近EW向展布 ,长达 14 0km ,控制着东天山北缘的第四纪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 ;组成断裂往往是低角度的逆断层 ,与褶皱共生 ,切割深度 5~ 6km ,第四纪晚期多期 (次 )活动 ,以间歇性稳定滑动为特征 ;断裂带端部段落倾角较大 ,活动量较小 ,全新世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 0 .10~ 0 4 0mm/a ,中部段落以低倾角的推覆为特征 ,活动强烈 ,全新世平均垂直滑动速率达 0 80~ 1 0 0mm/a以上。
尤惠川任利生张玉梅
关键词:断裂带活动性地貌发育
Mohr圆分析方法在川西-藏东MT剖面资料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用Mohr圆分析法对川西—藏东全测区 76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测区以 2D区域构造为主要特征 ,横向各向异性不太强 ;区域构造走向大致呈近SN向 ,最大偏离不超过± 30°。文中介绍了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百年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微动态分期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3
2003年
分析了近百年来中国大陆强震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强震活动具有在时间上的起伏特征与空间上集中分布于主体地区的特征。综合考虑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的动态变化 ,进一步阐明了微动态期划分的意义 ,并且与活动 -平静期进行了对比。中国及其邻区大陆强震的个体行为具有丛集性。近百年来存在一种大约 13a的阶段 ,反映了大范围的地震能量积累的起伏发展过程。与时间轴上的相对高潮期相对应 ,各期存在 1个地震活动主体地区与另 1个次活动区 ,2个大震活动区的相对位置往往分别处于青藏高原的两侧。相当部分的强震孕育是在原有孕震区继续进行的 ,而多数强震的孕育是在原有区域外进行的。活跃期与平静期的划分对理解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有意义的 ,然而活动期的长短不一 ,强度不同 ,活动期内也有起伏。从强震活动的孕育过程看 。
洪汉净刘培洵于泳陶玮郑秀珍
关键词:强震活动
首都圈地区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57
2003年
在系统清理首都圈地区 11口高精度水温度观测井近 10年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 ,归纳出井水温度动态的多年趋势、年、月、日动态类型 ,并对其成因与特征进行分析。多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与复合型 ;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 -阶变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 ;月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平稳 -阶变型、平稳 -起伏型、下降 -起伏型、上升 -起伏型与复合型 ;日动态多为随机起伏型 ,但在 5口井发现有水温潮汐 ,绝大多数井中存在阶变或脉冲等。目前发现的影响水温动态类型的因素有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表水的侧向补给、邻井地下水开采及观测井内的井水扰动等 ,此外仪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动态类型也产生重要影响。认识上述的正常动态类型 ,排除各种干扰之后 ,仍发现井水温度有较好的映震效应 ,在一些中强以上地震之前有较好的短临异常 ,在一些远大震之时也有显著的同震异常 ,在个别远大震之前发现有震前异常。因此 ,深入研究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 ,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 ,包括仪器不稳定产生的阶变或脉冲等 ,将会显著地增强井水温度动态监测的映震效能 。
车用太刘喜兰姚宝树鱼金子张培仁刘五洲杨明波朱自强曹新来黄辅琼谷元珠刘成龙李海孝宋晓冰范秀丽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水温地温温度传感器映震效应地震短临预测
超高速并行网络声发射观测系统被引量:12
2003年
在实验室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分布式并行控制技术 ,研制开发了 32通道、12位精度、最高 50Mhz采样率、每秒钟可以记录 10 0 0个以上声发射事件全波形的记录仪。这一系统的综合技术指标在国际上同类实验室中将处于领先地位。
刘力强雷兴林
关键词:声发射高速数据采集记录仪微破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