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85)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浩蔡强国梁广林方海燕周金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侵蚀产沙
  • 2篇产沙
  • 1篇用水量
  • 1篇生态用水
  • 1篇生态用水量
  • 1篇输沙
  • 1篇输沙模数
  • 1篇水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面
  • 1篇坡向
  • 1篇丘陵
  • 1篇丘陵沟壑区
  • 1篇危险度评价
  • 1篇小流域
  • 1篇黄河中游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篇蔡强国
  • 4篇陈浩
  • 2篇梁广林
  • 2篇方海燕
  • 1篇黄建国
  • 1篇雷廷武
  • 1篇陆中臣
  • 1篇周金星
  • 1篇黄鑫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土壤侵蚀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有关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的基础与关键。因此,对目前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包括土壤抗蚀年限法和侵蚀因子权重评分法(基于USLE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加权重叠排序方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黄鑫蔡强国陈浩方海燕
关键词: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
黄河中游植被恢复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与治理前景被引量:22
2005年
根据黄土高原不同自然带水环境和侵蚀环境的特点,研究了黄河中游不同自然带植被类型的变化、林、草的分布界线及植被的恢复能力.年降雨量530mm是黄河中游林、草分布的临界年降雨量.在影响流域产沙的地带性、非地带性环境要素中,悬移质泥沙中径(D50,mm)、林木覆盖率(V,%)起主要作用,其中,林木覆盖率(V,%)对流域产沙的影响权重仅小于泥沙中径(D50,mm)作用的3.4%,近乎相等.要有效的控制半干旱区、尤其是丘陵沟壑区的土壤侵蚀,使输沙模数降到6000t/km2以下,仅靠林木自然恢复困难较大.在退耕还林草建设中,在坡面生物措施和沟壑工程措施治理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好树种与人工造林(草),重点县的流域林木覆盖率至少要达到30%以上.与60年代以前降雨标准期相比随各期年降雨量的减少,自然条件下的植物生产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雨量的减少是多年来造林草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根据年降雨量与自然植被生产力的回归模型,可以分别得到目前或70年代以来任意时段,恢复到标准期时所需的流域自然植被生产力和生态用水量的估测值.从而为黄河中游林草恢复及治理前景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浩梁广林周金星蔡强国陆中臣黄建国
关键词:黄河中游侵蚀产沙植被恢复生态用水量非地带性输沙模数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7
2006年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土壤流失量约为22×104t,而坡沟地区的侵蚀,尤其是水沙下坡时坡度对侵蚀尤为严重,坡沟侵蚀中坡度对侵蚀的作用成为现在坡沟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发现,坡向对坡沟侵蚀也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因此,开展不同坡向土壤侵蚀的研究,对于探讨小流域不同坡向坡沟地貌侵蚀演化特征的定量研究,揭示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大比例尺航片的解译,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沟谷发育度的概念,对研究区内不同坡向的侵蚀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向地貌侵蚀演化差异明显,总体上阳坡的侵蚀强度大于阴坡。各坡向侵蚀强度依次是:南偏西(SW)>东偏南(ES)>南向坡(S)>东向坡(E)>北偏东(NE)>西坡(W)。
陈浩方海燕蔡强国雷廷武梁广林
关键词:坡向黄土丘陵沟壑区
坡面植被恢复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被引量:26
2006年
根据黄土高原不同地理空间林、草分布的宏观格局,从主要产沙区的环境背景分析了黄河中游宏观坡、沟治理关系,及自然、人类活动因子在侵蚀产沙中的权重.根据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现状和水土保持坡、沟措施配置方案,探讨了植被恢复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及植被减沙的效益.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产沙模数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侵蚀环境背景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暴雨、垦殖率、林木覆盖率是影响多沙粗沙区产沙模数的主要因子.退耕还林、草,减少垦殖率、增加林草植被是抑制多沙粗沙区侵蚀的关键.小流域治理必须坚持坡、沟兼治、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针.工程措施在坡面植被恢复初期具有重要作用,杨家沟的典型案例表明植被恢复可以使沟道侵蚀产沙减少75%以上.
陈浩蔡强国
关键词:侵蚀产沙植被恢复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