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733)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勇朱秋梅孙珏许建华冯雯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与肿瘤手术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手术是治疗实体肿瘤的最佳选择,切除肿瘤可以减轻机体肿瘤负荷,并清除肿瘤转移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原发肿瘤的切除实际上可能会促进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其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先后有很多理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比如肿瘤稳态、免疫抑制,及最近提出的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休眠学说等。目前认为肿瘤手术触发肿瘤血管生成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作为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明VEGF与肿瘤手术之间的关系,及这一关系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将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以便为以后临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 彭维真张勇孙珏
- 关键词:VEGF肿瘤手术复发
- Diekkopf-1相关肿瘤转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作为一种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DKK1)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在肿瘤中高表达或低表达,其异常高表达促进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最新研究发现,DKK1与肿瘤的潜在转移关系密切。
- 朱秋梅张勇
- 关键词:肿瘤转移DICKKOPF-1
- 手术与肿瘤转移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形成新的转移灶之前,原发肿瘤释放的大量癌细胞会进入一个休眠阶段,休眠状态一旦被打破,肿瘤细胞将恢复增殖能力。近年来关于肿瘤转移的各种假说和机制研究层出不穷,原发瘤切除术被看作是打破肿瘤休眠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被认为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手术技术的改良和对休眠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转移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徐芳明张勇许建华孙珏朱秋梅李悦
- 关键词:肿瘤转移外科手术休眠期
- 十全大补汤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及切口引流液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作用,并探讨对切口引流液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以及引流液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方法:将61例乳腺癌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两组术后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起服用十全大补汤,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切口引流时间及不同时点引流量,CCK-8法检测引流液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质芯片法筛选两组引流液中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1)十全大补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十全大补汤组切口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时间,分别为(12.48±2.11)d、(14.23±1.94)d(P<0.05)。两组引流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第7天十全大补汤组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3)引流液对MDA-MB-231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十全大补汤组引流液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4)Transwell结果发现引流液能促进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而十全大补汤组的引流液促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5)人血管生成因子抗体芯片筛选发现43种血管生成因子在引流液中均有表达,部分促血管生成因子上调≥2倍,其中十全大补汤组IL-8、Leptin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气血两虚症候,有效缩短术区引流时间、减少术区引流量;切口引流液能促进MDA-MB-23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十全大补汤可能通过降低引流液中IL-8、Le Ptin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引流液对MDA-MB-231细胞的促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 张勇彭维真冯雯蔡含张敏孙珏许建华张莉
-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乳腺癌引流液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