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9-04B)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唐首杰王成辉何安元赵金良李思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烟台南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罗非鱼
  • 3篇吉富罗非鱼
  • 2篇选育
  • 2篇溶菌酶
  • 2篇尼罗
  • 2篇尼罗罗非鱼
  • 1篇选育群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驯养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群体
  • 1篇野生群体
  • 1篇应激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线粒体控制区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作者

  • 3篇王成辉
  • 3篇唐首杰
  • 2篇华雪铭
  • 2篇吴钊
  • 2篇杨洁
  • 2篇何亚丁
  • 2篇朱伟星
  • 2篇李思发
  • 2篇何安元
  • 2篇赵金良
  • 2篇王坛
  • 1篇王刚
  • 1篇蔡完其
  • 1篇陈晓明
  • 1篇焦建刚
  • 1篇苏美英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清抗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溶菌酶制品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抗菌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11.35±0.08)g的吉富罗非鱼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水平分别为18、36、54、72和90 mg/kg溶菌酶制品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d。结果表明:(1)54 mg/kg溶菌酶添加组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情况最优,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体比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9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在36和54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54 mg/kg添加组均呈现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溶菌酶添加水平对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54和72 mg/kg添加水平能显著提高鱼体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肝脏溶菌酶活性在54和72 mg/kg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溶菌酶活性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L90组除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抗菌试验显示,54和72 mg/kg溶菌酶添加组罗非鱼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抑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抵抗能力最低,比对照组分别低34.71%和42.21%(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54 mg/kg溶菌酶制品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当添加水平为54和72 mg/kg时,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血清抗菌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王坛华雪铭朱伟星陈晓明吴钊孔纯焦建刚何亚丁王刚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溶菌酶抗菌性能
尼罗罗非鱼8个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对中国8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群体(埃及、吉拉达、美国、鹭业、吉诺玛、宝路、广东、新吉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相互间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所分析的237个样本中,可归结为1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BL1为宝路(BL)、埃及(EGY)、吉拉达(GLD)、吉诺玛(GNM)和鹭业(LY)5个群体所共享,但没有一个单倍型为所有群体共享。8个群体内的核苷酸多态位点数(S)在4-8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的范围为0.50-37.26,单倍型多样性(h)为0.1908-0.8023,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08-0.0569。AMOVA分析与群体间两两比较的遗传分化指数(FST)表明,这些罗非鱼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与差异(P〈0.01)。利用 Kimura two-parameter模型分析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宝路、广东和新吉富3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它们聚为一大支;埃及、美国、吉拉达、鹭业、吉诺玛这5个群体聚为另一大支。单倍型网络(NETWORK)结果显示,8个群体并没有明显的谱系分化。本研究结果旨为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的聚合利用奠定基础。
杨洁何安元何学军唐首杰王成辉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线粒体DNA种质资源
饲料溶菌酶添加水平对氨氮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性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氨氮应激下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性能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用6种不同溶菌酶添加水平(0、18、36、54、72和90 mg/kg)的饲料(分别记为L0、L18、L36、L54、L72和L90)饲喂初始均重为(11.35±0.08)g的罗非鱼60 d,之后应用氯化铵进行24 h氨氮应激实验。结果显示:1应激后,各组鱼的血清生化指标在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不同溶菌酶添加水平下的鱼体对氨氮应激产生了不同的响应机制。L54组鱼主要通过激发免疫系统并调节蛋白质代谢来抵抗氨氮浓度突变;L72和L90组鱼主要通过调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之间的动态变化来缓解氨氮对机体的应激。2血清抗菌实验表明,L54和L72组鱼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能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36~L90组对溶藻弧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18组(P〈0.05);各溶菌酶添加组的鱼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3应激后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L5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54和72mg/kg溶菌酶添加水平对氨氮应激下吉富罗非鱼的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活性和肝脏抗氧化指标产生了最积极有效的调控,能够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王坛华雪铭朱伟星吴钊孔纯何亚丁苏美英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溶菌酶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活性
“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13)-F_(15)的生长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2011年在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种质研究试验站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F13、F14、F15 3个世代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67 d的试验结果表明:(1)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平均试验末体重分别为:195.7、213.4和218.3 g,方差分析表明,F14和F15世代间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483),但F14、F15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F13(P<0.05);(2)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绝对增重率分别为2.39、2.61和2.74 g/d,其中,F15比F14提高4.98%,F14比F13提高9.21%,生长速度逐代提高的平均值为7.10%,F13-F15生长性状的选择响应约为7.10%;(3)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6.33%、4.87%和1.60%,即F13>F14>F15,呈现出逐代降低的趋势。据此可以推测,在连续定向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的遗传改良进程并没有停止,尚未到达选育极限。
唐首杰何安元李思发蔡完其赵金良王成辉
驯养、选育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选择压力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家养动物是研究长期人工选择对动物基因组产生选择效应机制的独特对象,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一种受人工干预(驯养、选育)历史较短的优良养殖对象,可作为研究新近发生的人工干预对动物基因组产生影响的遗传机制的良好模型。本研究以1个尼罗罗非鱼埃及野生群体为对照组,以4个"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群体、2个企业自主选育群体和5个驯养群体为实验组,采用3种模型分析方法(岛屿模型、分级岛屿模型和贝叶斯似然法),在12个微卫星位点上进行F_(ST)-离群值点检测(F_(ST)-outlier test)。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所分析的12个微卫星位点中,4个"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群体在2个微卫星位点(OMO043,OMO114)受到了显著的正向选择压力(P<0.01),2个企业自主选育群体在另外2个微卫星位点(OMO049,OMO100)受到显著的正向选择压力(P<0.01),而5个驯养群体只在1个微卫星位点(OMO013)受到了显著的正向选择压力(P<0.01)。由此可见,选育群体受到的正向选择位点数明显多于驯养群体,选育群体与驯养群体受到正向选择的位点各异,不同选育群体间受到正向选择的位点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人工干预途径从不同的方向上对尼罗罗非鱼基因组产生了影响。
唐首杰杨洁王成辉李思发赵金良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野生群体选育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