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748) 作品数:13 被引量:99 H指数:7 相关作者: 扈晓宇 张扬 骆建兴 张爽 张朝明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2-2014年临床常见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MIC值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常见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MIC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应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利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分析仪对常见葡萄球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数据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4年12月附属医院共分离出95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0株占49.47%,表皮葡萄球菌194株占20.42%,溶血性葡萄球菌164株占17.26%,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2株占12.84%;三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以及MRSA的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0株占50.53%,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7株万古霉素中介菌株(VIS),其中4株为VISA;2014年均未检出万古霉素中介菌株(VIS),三年间葡萄球菌MIC值变迁不大,2014年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MIC≤1μg/ml均为主要优势值(≥50%);三年MIC50(μg/ml)均为1,MIC90(μg/ml)几乎均为2,几何均值变化较小,均无某种趋势发生,无MIC漂移现象。结论 2012-2014年临床分离常见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MIC值、几何均值变化不大,均无某种趋势发生,MIC无漂移现象,仍需继续关注。 张爽 周昕 杜秋蓉 舒洪丽 辛力华关键词: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扈晓宇教授不联合抗病毒西药而治疗超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典型病例诊治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扈晓宇教授不联合抗病毒西药、单用"温肾法"治疗超高ALT(20ULN 骆建兴 张扬 扈晓宇 陈果 林武关键词:温肾法 温肾方对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LR4/IL-6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中药温肾方对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高ALT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设计,将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温肾方+替比夫定;对照组予安慰剂+替比夫定。疗程均为24周。分别在0,12,24周检测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HBV标志物,IL-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均依次递增。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外周血HBV 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外周血IL-6水平,TLR4 mRNA水平及Th17/Treg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12周达到顶点,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12,24周后,治疗组外周血IL-6,TLR4 mRNA水平及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提高肾阳虚型高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其机制可能是提高TLR4活性,促进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表达而调控Th17/Treg平衡。 张扬 扈晓宇 杨芳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温肾 TOLL样受体4 温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温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84例病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温肾方+替比夫定;对照组予安慰剂+替比夫定。疗程为2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血HBV DNA、HBV标志物、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采用超声、Fibro 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阴转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超声疗效和Fibro Scan CAP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而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提高肾阳虚型CHB合并NASH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肝脏的炎性反应、缓解胰岛素抵抗而改善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损伤。 张扬 扈晓宇 杨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温肾 炎性反应 温化方对慢性HBV携带者Fibroscan弹性值及血清IL10、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温化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HBV-DNA、Fibroscan弹性值及IL10、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温化方的保肝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取随机、单盲、空白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0例慢性HBV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采用温化方,对照组14例口服安慰剂,治疗12周后,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携带HBV-DNA、Fibroscan弹性值及血清IL10、IL17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BV-DNA、Fibroscan弹性值明显降低、血清IL10、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化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同时对携带者的肝组织纤维化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通过平衡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IL10、IL17水平有关。 陈果 骆建兴 扈晓宇关键词:白介素-10 白介素-17 清热化瘀中药复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中药复方——清肝方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从mRNA水平探讨其抗ALF的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单次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125只SD大鼠以是否接受造模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和清肝方组,每组再以36,96 h 2个时间点继续随机分为1,2两个亚组,共8组,其中亚组1用于造模后36 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亚组2用于96 h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全自动血凝分析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常规HE染色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变化,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对照,2-ΔΔ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清肝方组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6,71.9,83.3 h;log-rank检验提示清肝方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HMGB1 RNA/β-actin值均显著降低(0.006±0.003,0.067±0.033,0.112±0.027 vs 0.245±0.153,均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在血清ALT,AST,TBiL和血浆PT水平方面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1.84±0.13,2.85±0.20 vs 3.56±0.24,均P<0.01),清热化瘀复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结论:清肝方可有效改善D-GalN诱导的大鼠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降低死亡率,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HMBG1的表达有关。 扈晓宇 张扬关键词:清肝方 急性肝衰竭 清热化瘀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温肾方对乙肝相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温肾方治疗乙肝相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温肾方免煎颗粒,对照组口服外观、标签、颜色和主方一致的中药安慰剂,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影像学指标(上腹部增强CT或MRI)、血清学指标AFP、ALT、TBIL及ALB、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以及IL-17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及Log Rank检验评估中位生存时间,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价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生存时间、AFP、ALT、TBIL下降幅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17/Treg比例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显著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晚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平衡相关。 梁潇 扈晓宇关键词:温肾方 温肾方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疗效及HMGB1,TLR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温肾方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设计,将纳入的66例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结肠透析和安慰剂灌肠。治疗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结肠透析和温肾方灌肠。疗程均为10日。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肝功能水平、数字连接试验(number connect test,NCT)时间、数字符号试验(digit-symbol test,DST)评分及血氨水平,外周血HMGB1,TLR4含量。治疗结束后,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血氨下降幅度,肝功能恢复程度,NCT时间下降幅度,SDT评分增加程度以及患者清醒时间缩短幅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外周血HMGB1,TLR4含量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肾方可显著提高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含量,进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血氨水平有关。 骆建兴 扈晓宇关键词:温肾方 肝性脑病 蒿芩清胆汤 右归丸 2011-2012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医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 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医院各科送检标本共2 540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61株,革兰阴性菌150株占57.5%,革兰阳性菌98株占37.5%,真菌13株占5.0%;血培养FAN瓶检出率高于血培养标准瓶(P<0.05);报警24h内占44.1%、36h内占73.6%、48h内占92.0%、72h内占98.1%,72h后检出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培养病原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分离出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尚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无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耐药形势严峻,应及时了解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变化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强雪芹 张爽 辛力华 张朝明关键词: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双参饮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双参饮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以含40%四氯化碳的橄榄油溶液连续7周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7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双参饮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为9、9、9、10、10只;另取10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从造模结束后次周开始,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灌胃水,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2mg/(kg·d)]和双参饮各剂量组[双参饮水煎液3、6、12 g/(kg·d),以总生药量计算]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液,连续给药28d。采用赖氏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Ⅲ-PC)、Ⅳ型胶原前体(Ⅳ-C)]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升高,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鼠肝组织出现空泡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现象;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MDA、HY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可见大量α-SMA蛋白阳性染色颗粒,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饮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双参饮中、高剂量组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变性、纤维化组织增生现象均有较大改善;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升高,MDA、HY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α-SMA蛋白阳性染色明显减少,其蛋� 黄祎 周刚 钟珊 周智 扈晓宇关键词:丹参 人参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