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05006)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董申赵铁强赵清亮国立秋张飞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原子力显微镜
  • 5篇碳纳米管
  • 5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4篇针尖
  • 2篇PROBE
  • 2篇CARBON...
  • 2篇IMPROV...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质粒
  • 1篇质粒
  • 1篇韧性
  • 1篇柔韧性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性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董申
  • 5篇国立秋
  • 5篇赵清亮
  • 5篇赵铁强
  • 3篇徐宗伟
  • 3篇张飞虎
  • 2篇董小瑛
  • 2篇房丰洲
  • 1篇梁吉
  • 1篇王景贺
  • 1篇鲍英华
  • 1篇唐伟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运用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减小长程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减小探针和样品表面之间的长程宏观力是原子力显微镜获得高分辨率成像的关键。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长程力的主要因素是探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然后分别运用几何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原子力显微镜的传统Si针尖和碳纳米管针尖对样品进行扫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碳纳米管针尖较传统针尖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图像。这一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针尖减小了成像中宏观长程作用力的影响,是理想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
国立秋梁吉董申赵清亮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碳纳米管针尖
An improve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carbon nanotube probe
2008年
An improved arc discharg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the carbon nanotube probe. In this method, the silicon probe and the carbon nanotube were manipulated under an optical microscope. When the silicon probe and the carbon nanotube were very close, 30-60 V dc or ac was applied between them, and the carbon nanotube was divided and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e silicon probe. Comparing with the arc discharge method, the new method need not coat the silicon probe with metal in advanc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fabrication difficulty and cost. The fabricated carbon nanotube probe exhibits the good property of high aspect ratio and can reflect the true topography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silicon probe.
徐宗伟国立秋董申赵清亮
关键词: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探头
CVB3病毒VP1基因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原子力显微镜图象
2003年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超微结构研究工具.与传统的X射线衍射、电镜等方法相比,它具有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可在接近生理条件下成像等优点.本研究拟用AFM观察柯萨奇B3病毒(CVB3)VP1基因及其真核表达质粒,探讨AFM在观察线性和质粒DNA中的应用.
赵铁强唐伟鲍英华国立秋赵清亮张飞虎董申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真核表达质粒
IMPROVE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CARBON NANOTUBE PROBE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被引量:1
2006年
一个改进的弧分泌物方法被开发这里制作原子力量显微镜学(AFM ) 的碳 nanotubeprobe。首先,硅探查和碳 nanotube 被二高精确在一台光显微镜下面操作微翻译者。当硅探查和碳 nanotube 是很靠近的时,几十电压在他们之间被使用。并且 carbonnanotube 被划分并且属于硅探查的目的,它主要由于弧焊功能。以前与弧分泌物方法作比较,这里的新方法不预先与金属电影需要上衣硅探查,它能极大地减少制造“ s 困难。Thefabricated 碳 nanotube 探查更精确地显示出更高的方面比率和罐头的好性质比硅探查反映硅栅栏的真地形学。在一样的图象开车力量下面,碳 nanotube 探查比硅探查在软 triblock 共聚物样品上有更少的缩进深度。这证明碳 nanotube 探查比硅探查有经常的更低的春天和扫描样品的更少的损坏。
XU ZongweiDONG ShenGUO LiqiuZHAO Qingliang
关键词: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碳纳米管以其较小的半径、较高的纵横比和高的柔韧性成为原子力显微镜对结构生物学进行研究的理想针尖。新的制备方法获得了亚纳米级半径的碳纳米管针尖 ,运用它们得到了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生物结构 ,并获得了新的生物信息 。
国立秋董小瑛赵铁强赵清亮张飞虎董申
关键词:结构生物学原子力显微镜生物大分子生物化学
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针尖的制作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 ,运用两个独立的三维工作台分别控制针尖和碳纳米管的位置 ,将碳纳米管吸附在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上。首先将碳纳米管粘附在导电的胶带上 ,然后用涂胶的针尖与其接触将碳纳米管粘附到针尖上 ,最后运用电蚀的方法优化碳纳米管针尖的长度 ,以达到高分辨率的要求。运用制作的碳纳米管针尖对硅表面的深槽进行成像 。
国立秋董申董小瑛赵铁强赵清亮张飞虎
关键词: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碳纳米管针尖的制备和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碳纳米管针尖自从1996年被研制出以来,相继产生多种制备方法,有导电胶粘结法、扫描电镜制备法、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扫描制备法和化学组装法等。碳纳米管针尖由于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而倍受关注。采用一种电弧放...
徐宗伟国立秋赵清亮董申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碳纳米管针尖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探针对小鼠IgG蛋白的纳米表征
2009年
碳纳米管探针是原子力显微镜新一代探针,在柔软生物样品的微观形貌表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和分析了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和普通硅探针对小鼠IgG蛋白形貌的表征能力.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对比研究发现,普通硅探针容易对IgG蛋白产生显著的压痕,而碳纳米管探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显著减小成像时对柔软的生物样品的损伤.硅探针与样品间存在较大的毛细力,会降低探针的分辨率;由于碳纳米管疏水,纳米管探针能显著减小毛细力的影响,能高分辨率地检测IgG蛋白,充分发挥纳米管探针的高分辨率优势.
徐宗伟房丰洲赵铁强董申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柔韧性疏水性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对环型DNA分子的切割研究
2008年
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氮化硅探针对吸附在云母基底表面上的超螺旋环形pCI-neo质粒DNA成功地进行了切割操作,同时计算出探针的切割力约为40nN。同时对切割的精度和切割后样品的拾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的分析和探讨。原子力显微镜用于生物样品的纳米级操纵对生物样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徐宗伟房丰洲王景贺董申赵铁强
关键词:DNA分子原子力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