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49100)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1
相关作者:尹福光王冬兵廖世勇唐渊孙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锆石
  • 1篇滇西
  • 1篇定年
  • 1篇元古代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同位素
  • 1篇侵入岩
  • 1篇锆石HF同位...
  • 1篇晚三叠世
  • 1篇结晶基底
  • 1篇基底
  • 1篇基性
  • 1篇基性侵入岩
  • 1篇古元古代
  • 1篇保山地块
  • 1篇U-PB年龄
  • 1篇U-PB年龄...
  • 1篇超大陆
  • 1篇超大陆裂解

机构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作者

  • 2篇孙志明
  • 2篇唐渊
  • 2篇廖世勇
  • 2篇王冬兵
  • 2篇尹福光
  • 1篇王立全
  • 1篇任光明
  • 1篇王保弟
  • 1篇孙洁

传媒

  • 2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基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2
2013年
扬子陆块西缘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基性岩脉(墙),它们对于认识扬子陆块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四川会理地区侵入到元古界通安组内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94Ma±16Ma(MSWD=0.9),代表了该辉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代,这一结果指示会理地区通安组应为古元古代地层。辉长岩全岩地球化学具有类似于N-MORB的特征。辉长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i值为0.281881~0.281982,对应的εHf(t)为6.2~9.8,单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1为1738~1883Ma,平均值为1803Ma。这些数据表明古元古代辉长岩来源于亏损地幔,指示古元古代晚期扬子西缘之下存在亏损地幔。结合扬子西缘大量古老的碎屑锆石,推测扬子陆块西缘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与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晚期基性侵入岩形成有关的幔源岩浆事件明显晚于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的伸展作用,记录了扬子陆块古元古代晚期一次伸展过程,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作用在扬子陆块的响应。
王冬兵尹福光孙志明王立全王保弟廖世勇唐渊任光明
关键词:古元古代基性侵入岩锆石HF同位素结晶基底超大陆裂解
滇西保山地块东缘晚三叠世何珠次英安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保山地块东缘何珠次英安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原位U-Th-Pb同位素测定,得到16个测定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6.8Ma±2.2Ma。该年龄值反映了岩体的侵位时间,表明其属于晚三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新生代。结合岩相学和前人地球化学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岩体具有I型和S型花岗岩的特征,反映了其在矿物和地球化学组成上的不平衡,应为幔源高温基性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形成的,且前者占主导地位。这是昌宁-孟连结合带西侧首次报道幔源物质对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参与,表明保山地块在碰撞后地壳熔融过程中伴随地幔物质的上涌。研究表明,以何珠岩体为代表的次英安斑岩并非前人认为的新生代,保山地块南端前人划分的新生代岩体群的分布范围和规模可能需要重估。
廖世勇尹福光孙志明王冬兵唐渊孙洁
关键词:保山地块晚三叠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