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451064101005159)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孟赫诚石磊毕水莲闫鹤赵一鸣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单增李斯特菌
  • 2篇李斯特菌
  • 2篇基因
  • 2篇ERIC-P...
  • 1篇电泳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水稻
  • 1篇品系
  • 1篇禽肉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水稻
  • 1篇浊度法
  • 1篇外源
  • 1篇外源基因
  • 1篇弯曲菌
  • 1篇稳定性
  • 1篇脉冲场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迪澳生物...

作者

  • 4篇孟赫诚
  • 4篇石磊
  • 3篇毕水莲
  • 3篇闫鹤
  • 2篇赵一鸣
  • 1篇李琳
  • 1篇吴少云

传媒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ERIC-PCR和Sau-PCR分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对从广州市天河区超市和菜市场及厦门某食品加工厂分离得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ERIC-PCR和Sau-PCR检测,进行溯源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ERIC-PCR将22株单增李斯特菌共分为8个基因型,其中以h型为主,共有8株菌。Sau-PCR方法将这批菌分为7个基因型,主要型别为E型和G型,二者共占50%。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与关联,使用两种不同分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菌株间的遗传关系和流行病学特点。
赵一鸣石磊孟赫诚张志刚闫鹤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ERIC-PCR
致病性弓形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及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弓形杆菌(Arcobacter)属于弯曲菌科,革兰氏阴性,与弯曲菌(Campylobacter)类似。但不同的是,它在需氧、微需氧和15℃低温条件下均可生长。Arcobacter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和水源性病原菌,主要分离自猪肉、牛肉、禽肉等动物性食品和水体。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综述了Arcobacter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和分布、分离鉴定方法、致病性和防控措施等方面内容,为深入开展Arcobacter的检测、诊断、防控技术等方面研究提供背景参考。
毕水莲孟赫诚
LAMP实时浊度法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其最低检出限为0.01%,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吴少云唐大运李琳石磊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
基于rpoB靶基因的PCR法快速检测弓形菌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了一种弓形菌(Arcobacter)快速、敏感、特异的PCR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弓形菌编码RNA聚合酶β亚基的rpoB基因,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测试。结果只有弓形菌在205bp处出现目的扩增带,其他菌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法对弓形菌的检测限可达8.20×102cfu/mL。建立的PCR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以及灵敏特异的特点,为食品中弓形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毕水莲孟赫诚
关键词:PCRRPOB
ERIC-PCR和Sau-PCR对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肠杆菌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和Sau-PCR两种现代分子分型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LM)分型的稳定性,取分离自广州市菜市场、超市及厦门某食品加工厂不同食品来源的5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实验,分别将这5株单增李斯特菌株进行室温放置培养和传代培养,提取室温放置培养24 h、48 h、和72 h及传代培养至第5代、10代、15代和20代的基因组DNA,然后同时进行ERIC-PCR和Sau-PCR分型,观察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及传代次数增加其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显示,5株单增李斯特菌在室温放置培养及传代培养后除部分条带发生缺失外均未出现条带增加现象,整体条带变化不大,两种分型方法的同源性分别在92%和94%以上,表明ERIC-PCR和Sau-PCR两种分型方法在室温放置培养72 h和传代培养20代内对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相对比较稳定,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石磊赵一鸣张志刚闫鹤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稳定性
禽肉中弯曲菌的分离、PFGE和DGGE分型被引量:3
2012年
随机选取某肉菜市场8份鸡肉和鸭肉样品中的弯曲菌(Campylobacter),分别采用Bolton和Preston肉汤增菌,然后以Skirrow、mCCDA选择分离培养和膜过滤的方法同时分离,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子水平的分型和溯源.结果表明:共有6份样品污染了空肠弯曲菌(C.jejuni)或结肠弯曲菌(C.coli);Preston肉汤增菌、mCCDA选择分离培养法的分离效果最好;4份样品被同一种C.coli污染,2份样品分别污染了2种C.jejuni和3种C.coli;与PFGE相比,DGGE分型方法的灵敏度略低,但更快速、成本更低,且稳定、准确,可用于食品中弯曲菌的快速分型.
孟赫诚毕水莲闫鹤石磊
关键词: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