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02)

作品数:16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匡安仁刘斌贾伟平包玉倩马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甲状腺
  • 4篇腺癌
  • 4篇甲状腺癌
  • 3篇肿瘤
  • 3篇放射性
  • 3篇分化
  • 3篇分化型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2篇蛋白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动脉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腺肿瘤
  • 2篇疗法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上海市内分泌...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作者

  • 5篇匡安仁
  • 3篇马晓静
  • 3篇包玉倩
  • 3篇黄蕤
  • 3篇贾伟平
  • 3篇刘斌
  • 2篇宁光
  • 2篇李婧
  • 2篇林琳
  • 2篇徐佰慧
  • 2篇赵祯
  • 2篇欧晓红
  • 2篇毕宇芳
  • 2篇汤正义
  • 2篇潘晓平
  • 2篇田蓉
  • 2篇连小兰
  • 1篇施建元
  • 1篇杭靖宇
  • 1篇浮姣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5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肥胖症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观察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治疗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观察35例肥胖患者经VLCD治疗8周后,体重、腰围及血压改善的同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C反应蛋白(CRP)、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改变.另采集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基线对照组.结果 基线时肥胖组较正常对照组有更显著的心血管危险因素(P值均<0.05).试验结束时肥胖患者的体重与腰围分别减少了(8.5 ±0.7)kg与(6.6±1.1)cm(P值均<0.01);收缩压、舒张压、FIns、TC、TG等指标均较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FPG、LDL-C及HDL-C等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UACR、CRP、TNFα分别减少了(1.86 ±0.86) μg/mg、(1.15 ±0.45) mg/L及(0.94 ±0.21)ng/L(P值均<0.05);脂联素水平增加了(2.12 ±0.59)mg/L(P <0.01).结论 8周的VLCD治疗肥胖症可有效减重并显著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顾云娟崔世维于浩泳胡承陆俊茜马晓静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肥胖症
实验性猕猴Graves病模型的制备
2014年
目的 用表达TSH受体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A-sub-Ad)免疫雌性猕猴制备Graves病动物模型,观察其TT4、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甲状腺组织增生等情况.方法 将3岁雌性猕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用A-sub-Ad及对照腺病毒(EGFP-Ad)于两侧股四头肌处肌肉注射免疫猕猴,每3周免疫1次,共5次.在造模期间动态取血,检测其TRAb、TT4、FT4水平.每周测定猕猴体重、心率并记录其变化.末次免疫4周后安乐死取甲状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中全部猕猴TRAb水平显著升高,50%猕猴血清TT4、FT4明显升高,甲状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75%猕猴甲状腺显著增生,但无淋巴细胞浸润.与正常猕猴相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猕猴体重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增快.结论 利用表达TSH受体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免疫与人类基因同源性很高的猕猴,成功制备Graves病动物模型,为人类Graves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王悦伍丽萍施秉银浮姣吕宏军关晓燕徐利陈谱高楚淇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受体格雷夫斯病动物模型猕猴
131I清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腺体的内照射吸收剂量与疗效的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内照射吸收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拟行清甲的72例DTC患者[男14例,女58例,年龄16~67(41±16)岁].在患者服用3.7 GBq 131I后采用连续显像法评估残留腺体的碘代动力学,利用超声测量残留腺体的质量,按照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吸收剂量计算方法,计算残留腺体的吸收剂量.清甲治疗后6~9个月,判断疗效:若刺激状态下Tg<l μg/L及颈部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床区无腺体组织残留,判断为清甲成功.清甲成功与未成功者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72例患者的残留腺体24h摄碘率为0.9%~6.3%, 131I有效半衰期为12.0~146.4 h,腺体质量为1.0~6.9g,吸收剂量为23~2 197 Gy,24 h吸收剂量率为0.5~8.1 Gy/h.43例清甲成功者与29例清甲未成功者残留腺体的吸收剂量分别为(363±148) Gy和(341±167)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7,P>0.05);24 h吸收剂量率分别为(3.7±2.1) Gy/h和(2.9±1.6) Gy/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8,P<0.05).结论 131I清甲残留腺体的吸收剂量率影响清甲疗效.
刘斌黄蕤曾宇田蓉欧晓红匡安仁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前清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人群研究
2013年
目的:在社区人群中探讨前清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社区40岁以上居民共2 446名,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并测量相关人体学指标,测定血脂、血糖、前清蛋白等生化指标。根据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ATPⅢ)诊断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Pearson相关分析前清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前清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前清蛋白水平的增加,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浓度均升高(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00 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前清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素抵抗指数显著正相关(P<0.000 1)。按照前清蛋白四分位切点将人群分为4组,第1分位组到第4分位组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6.04%、34.71%、36.62%和41.91%(组间趋势P<0.000 1)。以前清蛋白第1分位组为参照组,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运动情况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后,第2至第4分位组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39%[比值比(OR)=1.39,95%可信区间(CI):1.04-1.85]、52%(OR=1.52,95%CI:1.13-2.03)和114%(OR=2.14,95%CI:1.60-2.87)。结论:中老年人群中,前清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前清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陈颖孙侃孙婉婉张婕任晨曦李婧傅娟徐佰慧陆洁莉毕宇芳宁光
关键词:前清蛋白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生殖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性腺的辐射敏感度较高.131Ⅰ治疗DTC对患者生殖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131^Ⅰ可导致睾丸功能的一过性损伤,表现为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精子数量和活力降低,这些损伤作用与累积服用131Ⅰ的活度具有相关性.131^Ⅰ对卵巢功能的一过性损伤表现为月经推迟、经量减少和短暂性闭经,多数在1年内恢复正常;长期损伤仅表现为绝经时间的轻度提前.现有的临床研究并未表明1311I可引发男性DTC患者的永久性不育.131Ⅰ治疗1年后,女性DTC患者的受孕能力及妊娠效果并不会因既往接受过131Ⅰ治疗而受到影响.
刘斌黄蕤郭佳赵祯欧晓红田蓉匡安仁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生育力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12
2013年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老年人促甲状腺激素分布曲线向高水平方向偏移,因此,需应用年龄特异的参考范围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近来,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表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引起房颤的发生率增加。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可能是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全因死亡的一个潜在危险。异常甲状腺功能经纠正后,与甲亢和甲减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可得到缓解。基于老老年患者中亚临床甲减可能有保护作用,因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何种患者经过治疗可以获益,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高莹郭晓蕙
关键词:甲状腺心血管疾病老年人
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入选402例具备完整的问卷、体格检查、血压、糖脂代谢、游离脂肪酸水平及肝脏超声、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男性。以空腹游离脂肪酸水平四分位点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四组,比较各组临床参数。NAFLD的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0年NAFLD诊疗指南的标准;代谢综合征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结果 (1)与非NAFLD组比较,NAFLD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酶、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IMT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1)。(2)与空腹游离脂肪酸水平处于Q1组比较,Q4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肝酶、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游离脂肪酸明显升高(均P<0.05),NAFLD频率亦显著升高(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游离脂肪酸、HOMA-IR、体重指数及谷丙转氨酶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01,0.253,0.312,0.043, 均P<0.05)。结论 空腹游离脂肪酸水平与男性NAFLD独立相关,NAFLD患者CIMT增厚。
郝亚平马晓静潘晓平唐峻岭顾程晨董璐朱家安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嘉定社区2 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同时采血进行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检测,以及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AFLD的诊断依据高分辨率超声扫描结果。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Q1、Q2、Q3、Q4四组,并对其各项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AFLD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319.6±92.3)比(272.8±88.8)μmol/L,P<0.000 1]。研究对象的各项主要代谢指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逐渐趋向恶化,NAFLD的患病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从Q1组至Q4组分别为14.4%、23.6%、28.7%和43.1%(趋势P<0.000 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Q3、Q4组的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值分别为1.84(1.34~2.52)、2.40(1.77~3.27)、4.52(3.36~6.09);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BMI)、脂代谢指标以及肝酶后,高血尿酸水平者(Q4组)NAFLD的患病风险增加64%(OR=1.64,95%CI 1.10~2.44,P<0.05)。结论:上海城镇中老年人群NAFLD患病风险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加。
林琳徐佰慧李婧孙继超黄小琳毕宇芳汤正义宁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尿酸中老年人群
皮质醇分泌状态与糖尿病足溃疡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性、感染程度与皮质醇分泌状态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足病不同状态下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U患者188例以及同期住院DFU高危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Wagner溃疡深度分级(Wagner 0~5级)和感染程度分级(无、轻度、中度及重度感染),分组观察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08:00、16:00和24:00血浆皮质醇以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排出量与糖尿病足病严重性、感染程度的关系;随访3个月,观察不同皮质醇水平对愈合率的影响.采用ANOVA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各变量的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Wagner级别增加,0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水平不断上升(F=8.47、19.15、14.58、6.23,均趋势P<0.05);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上述皮质醇指标也逐渐升高(F=4.98、11.26、5.95、3.79,均趋势P<0.05);Wagner各级及不同感染程度各组间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1.39,均趋势P>0.05);DFU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与溃疡愈合率降低密切相关,08:00血浆皮质醇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基线水平正常组、升高组和显著升高组3个月溃疡愈合率逐渐降低(x2 =3.09、9.56,均P<0.05).结论 DFU患者随着溃疡深度增加、感染加重,体内皮质醇水平逐渐升高,同时溃疡愈合率降低,提示皮质醇水平可作为判断DFU患者病情严重性的一个指标.
林琳钱泓洁许蕾何泱张杉杉顾雪明顾俊义施建元汤正义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皮质醇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脂肪因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18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39~86岁,按血清RBP4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RBP4〈811gg/L(RBP4〈811)组、RBP4为811~〈1092/xg/L(RBP4811~〈1092)组、RBP4为1092~〈1356μg/L(RBP41092-G1356)组、RBP4≥1356/xg/L(RBP4≥1356)组。比较4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CAI)的影响因素。结果RBP4≥1356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尿酸、餐后2h12肽水平均显著高于RBP4〈811组(P值均G0.05),而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则显著低于RBP4〈811组和RBP41092--G1356组(P值均G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RBP4(r=0.204)、空腹血糖(r=0.250)、糖化血红蛋白(r=0.242)与cAI呈正相关(P值均G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BP4(β=0.201)是CAI的独立影响因素(PG0.05),年龄(pβ=-0.409)、RBP4(β=-O.259)是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G0.01)。结论血清RBP4水平较高患者的TG水平明显升高,TG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RBP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独立相关。
潘晓平王菲菲邱慧玲周密高美芳陆志刚杭靖宇马晓静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冠状动脉造影三酰甘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