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0206)

作品数:66 被引量:1,186H指数:21
相关作者:林超文陈一兵黄晶晶程序章家恩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土壤
  • 14篇紫色土
  • 8篇植物篱
  • 8篇间作
  • 8篇耕地
  • 7篇养分
  • 7篇群落
  • 6篇植物
  • 6篇土壤侵蚀
  • 6篇坡耕地
  • 5篇多样性
  • 5篇雨强
  • 5篇水稻
  • 5篇土壤养分
  • 5篇丘陵区
  • 5篇群落结构
  • 5篇紫色土丘陵区
  • 5篇根瘤
  • 5篇共作
  • 4篇稻鸭共作

机构

  • 2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7篇四川省农业科...
  • 8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管理...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揭阳职业技术...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7篇林超文
  • 12篇陈一兵
  • 11篇黄晶晶
  • 11篇程序
  • 10篇章家恩
  • 9篇涂仕华
  • 7篇吴玉红
  • 7篇蔡青年
  • 7篇庞良玉
  • 7篇王静
  • 6篇李靖
  • 5篇骆世明
  • 5篇段顺琼
  • 4篇赵欣
  • 4篇孙建好
  • 4篇张福锁
  • 4篇梁广文
  • 4篇全国明
  • 4篇许荣宝
  • 4篇李隆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节水灌溉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Scienc...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红河学院学报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1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植物篱物种对农田地表甲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2005-2007年的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节,在四川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资阳试验站的1号试验地(坡度20°)和2号试验地(坡度12°)利用陷阱法调查了香根草(1号地)、紫穗槐(1号地)、蓑草(2号地)和苜蓿(2号地)4种植物篱物种作为半自然生境对地表甲虫的活动密度(种群密度和活动性的参数)和科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带地表甲虫的活动密度在小麦生长季节与对照裸地或临近农田之间差异不明显,在玉米生长季节明显低于对照裸地或临近农田。植物篱带地表甲虫的科丰富度在小麦生长季节和玉米生长季节与对照裸地之间差异均不明显。在小麦和玉米生长季节,植物篱带的出现均没有明显提高农田地表甲虫的活动密度和科丰富度。以上结果表明,有助于保持水土的植物篱由于宽度较窄、植被结构简单,导致对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作用不明显。
吴玉红
关键词:植物篱地表甲虫丰富度
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02
2009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和花生根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能显著提高玉米和花生根区的土壤细菌数量;间作花生根区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单作无显著差异;间作玉米根区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单作明显提高;间作作物根区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代谢活性比单作有所改善.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程度提高了整个间作系统根区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及EC值,其中,间作玉米根区土壤养分的增加更为明显,说明玉米/花生间作可以较明显地改善两种作物根区的微生物和养分状况,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会促进作物地上部的生长.
章家恩高爱霞徐华勤罗明珠
关键词:玉米花生间作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变化趋势及突变研究——以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根据昆明市主要水源区松华坝水库1996-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分形理论及R/S模型对水源区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值以及其不同水期指标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总氮突变点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年平均值以及其不同水期的指标存在明显Hurst现象,除总磷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效应外,其余3个指标均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效应,在枯水期3个指标变化趋势的持续性强度明显大于全年、丰水期和平水期,总氮年平均值的变异点出现在2008年,2008年后总氮增加的趋势性成分相对较低。
段顺琼王静彭云罗绍芹付朝书李靖
关键词:水质指标
地埂植物篱对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为了解地埂植物篱作为农田边界对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桑园、桑埂、橘园、橘埂和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4533只,隶属于3门、9纲、24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在冬季还是在春季,地埂植物篱桑埂和橘埂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农田;冬季桑园和橘园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在垂直分布上与土壤含水量、全N和有机质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致,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主成分分析表明,桑埂、橘埂和橘园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桑园和农田存在显著差异,桑园与农田也存在显著差异。地埂植物篱的存在对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吴玉红蔡青年林超文黄晶晶程序
关键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1940—200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景观区域中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被引量:20
2010年
过去60a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乡村地区发展迅速,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明显地变化。通过选取区域代表性样方、基于1942年航片和2002年IKONOS影像研究小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土壤取样和收集1965年前土壤有机碳历史数据,用尺度推绎和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评价了1940200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区域中土地利用覆被的面积及其030cm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近60a来,在86×103km2的区域中有47%的面积发生土地利用覆被转化,其中耕地转化为非耕地的面积为21%(18×103km2)。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及其有机碳密度的变化导致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净增加。该区域稻田和闲置水域面积分别减少了21.5%(18.5×103km2)和6.7%(5.7×103km2),导致其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减少41.8TgC和12.9TgC;而水产养殖、非渗漏表面为主的建筑用地、种植木本作物和种植1年生作物的水浇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4.2%(12.2×103km2)、7.7%(6.7×103km2)、3.5%(3.0×103km2)和2.0%(1.7×103km2),使其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32.2TgC、22.2TgC、12.2TgC和6.5TgC。近60a来,整个区域030cm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增加了18.2TgC,其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5%,形成了弱碳汇。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了17%,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22.2TgC(其净增加的可能性为92%);而且,稻田转化为种植木本作物和种植1年生作物的水浇地也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86%)和0.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0%);此外,闲置水域转化为水产养殖也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1.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7%)。但是,稻田转化为水产养殖和非渗漏表面为主的建筑用地导致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6.3TgC和0.6TgC。因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及稻田转化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影
武俊喜程序焦加国肖红生杨林章王洪庆张福锁Ellis Erle C.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景观蒙特卡洛方法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
老虫引起的新为害——绿蝽在玉米上的发生与为害
<正>绿蝽Nezara viridula(L)属半翅目,蝽科,别名稻绿蝽。广泛分布在我国吉林以南地区。寄主32科150种以上,主要寄主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梁、黄豆、四季豆、茄子、海椒、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和豆...
谷平彭成林杜君赵欣蔡青年
关键词:玉米为害
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稻鸭共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英文)
2011年
在稻鸭共作系统中,鸭子在田间的觅食活动对稻田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可能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了较多关注。本研究通过设置稻鸭共作(RD)、常规稻作(CC)和对照(CK)3个处理的小区试验来研究稻鸭共作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和常规稻作处理区中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比空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稻鸭共作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Simpson 指数(D) 和 Shannon指数(H?)均高于常规稻作区;在晚稻生长的分蘖期和孕穗期,稻鸭共作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丰富度指数(R)、D、和H?均高于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有利于维持稻田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施用化学农药和肥料所引起的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相比,稻鸭共作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影响相对较低。
秦钟赵本良章家恩骆世明
关键词:稻鸭共作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改进马尔可夫链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的应用
2011年
文章以耕地利用动态度为度量,利用模糊有序聚类方法将耕地需求量划分为不同的状态区间,并建立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改进传统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韩素芳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耕地需求量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被引量:16
2009年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田边界、农田、果园和退耕林地进行了大型土壤动物调查,采用野外手捡法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2838只,隶属于3门9纲24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冬季,农田边界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退耕林地和农田;农田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明显处于最低水平。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性。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Grower系数表明农田边界、果园与退耕林地三者间相似程度较高,农田与农田边界、退耕林地、果园之间相似程度较低。研究认为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农田边界的存在对大型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吴玉红蔡青年林超文陈一兵李玉英程序
关键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地利用紫色土丘陵区
双二项风险模型下双险种的破产概率
2011年
复合二项模型假定在每一单位时间内索赔或者不发生,或者只发生一次.在经典的复合二项模型中,保险公司按照单位时间常速率收取保费(假定每张保单的保险费相等).但在实际中,不同单位时间所收取的保单数常常不一样,是一个随机变量,可能服从某一离散分布.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将经典的复合二项风险模型推广,将保单收入过程推广为一个与索赔过程独立的二项过程.这样,盈余过程包含两个二项过程.
韩素芳黄磊
关键词:复合二项模型索赔盈余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