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4051)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何案华赵刚贾鸿飞李晓东车用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海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地震前
  • 4篇震前
  • 4篇前兆
  • 3篇地震前兆
  • 3篇水位
  • 2篇偏最小二乘
  • 2篇偏最小二乘法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地下流体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震地下流体
  • 1篇地震前兆观测
  • 1篇地震前兆仪器
  • 1篇地质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机制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7篇何案华
  • 4篇赵刚
  • 4篇贾鸿飞
  • 3篇李晓东
  • 1篇刘冬英
  • 1篇汪成国
  • 1篇石岩
  • 1篇邓卫平
  • 1篇高逊
  • 1篇许秋龙
  • 1篇刘成龙
  • 1篇徐诚
  • 1篇李新勇
  • 1篇鱼金子
  • 1篇王宝锁
  • 1篇范良龙
  • 1篇车用太
  • 1篇刘阳
  • 1篇雷晨
  • 1篇李秀丽

传媒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WY-Ⅱ型水位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一种水位传感器准确度的实验室校准方法,并结合地震台站的实际观测情况,对实验室校准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地震台站现场水位传感器的校准方法。通过地震台站现场校准方法的提出,从原理上基本解决了由于现场环境因素、压敏元件的非线性因素给水位观测带来的系统误差。
石岩何案华贾鸿飞雷晨李秀丽
关键词:地震前兆仪器多项式拟合
重庆大足井水位对邻井抽水的奇异响应及其机理被引量:2
2012年
大足井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拾万镇,井深108.7m,观测含水层为J_(2S)泥岩夹砂层的风化裂隙潜水层。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每当相距仅14.6m的邻井抽水时,该井水位不仅不降,反而上升,是国内外罕见的奇异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的观测资料分析、井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现场试验观测及理论分析等得出,大足井水位对邻井抽水的奇异响应是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抽水降落漏斗外边界带上因水流速度较大引起的动水压力使该处的观测井产生的特殊井水位动态。
陈敏唐小勇郭卫英贺曼秋巩浩波李光科陈雷杨林陈凯谭君贾鸿飞
关键词:井水位动水压力
地下水位中潮汐与气压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从井水位中潮汐与气压效应的原理分析入手,着重解决输入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水位数据中的潮汐与气压效应进行计算发现,该方法得到的潮汐与气压响应系数可正确反映潮汐引力与气压波动的物理过程;潮汐系数、气压系数、气压作用的滞后与延时常数等与含水层参数(储水率、孔隙度、渗透率、体积模量等)以及井孔区域的地壳应力应变状态密切相关。通过川03井连续60d井水位(步长为9d)的计算,可从响应系数里识别明显的地震同震响应、震后调整过程和清晰的地震前兆异常。
刘阳何案华赵刚张帆孙召华
关键词:潮汐效应偏最小二乘法地震前兆
回归模型在地震前兆观测缺数问题上的运用
2016年
以川03井水位观测值(整点值)为例,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分别运用多元回归与偏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缺数进行补全计算。通过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发现,多元回归与偏最小二乘法均可很大程度地还原观测数据。对于缺数天数较少时,采用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具有明显优势,但考虑到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PLS对于缺数天数较多时,其稳定性要优于多元回归。
李晓东贾鸿飞邓卫平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地震前兆
SWY-Ⅱ型水位仪的研制被引量:4
2012年
在保留SWY-Ⅰ型水位仪的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吸取其他类型水位仪的优点,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传感器的自主研制,为传感器的维护、后续升级改造工作奠定了基础;传感器严格的自检、送检过程,保证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以及传感器的互换性。网络接口板采用32位ARM920T高速处理器内核、固化wince操作系统,为仪器工作的低功耗、稳定的操作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接口板外嵌的触摸式显示屏极大方便了水位的现场标定、参数配置。另外还实现了软件的远程更新、仪器内部工作日志记录、电源及信号的远程查看,实现了仪器的远程维护功能。
何案华贾鸿飞王宝锁徐诚赵刚高逊
关键词:传感器WINCE操作系统远程维护
新疆温泉井水温梯度观测实验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对新疆温泉井井孔水温梯度和不同深度的水温动态观测的数据分析表明,观测井不同深度上的水温变化形态有一定的共性,如水温稳定过程均为对数曲线;但更多表现出差异性,如稳定时间复杂多变、不同深度段的井水温度微动态特征差异明显;水温梯度剧变带内井水温度显示出潮汐变化。结合该井的井孔柱状图及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分析表明,这些差异性变化主要与井孔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有关。
何案华汪成国李晓东高守权赵刚邹广
关键词:水文地质
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9
2014年
以井-含水层热系统分析为基础,结合井水温度(水温)动态观测到的实际结果,提出了水温微动态形成的两类基本机制,即水热动力学机制与地热动力学机制.水热动力学机制指井水温度的动态是由于水流动产生的热对流引起的变化;地热动力学机制指井区岩土中大地热流作用或热传导引起的井水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同震响应是水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水温的震后效应或变化则多是热传导或深部热流变化引起的,属于地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少数水温微动态特征较为复杂,多是源于井-含水层系统中包含有多个水文地质特征差异明显的含水层,尚不能简单地用水热或地热动力学机制予以解释.
车用太何案华鱼金子
关键词:同震响应震后效应
红雁池新11井温度梯度测量及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SZW-1A数字式温度计,对红雁池新11井进行温度梯度测量及动态分析,测量步进为10m,每个测量点观测时间约1个星期。取完整、稳定的1d数据进行计算,将日均值作为该点的温度观测值,计算该天观测数据的标准差和最大值最小值的差来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测量与分析认为,红雁池新11井梯度-深度拐点在400m处,稳定性-深度拐点在470m,而岩性交界面(泥岩到石灰岩的转换)在380m处,井孔套管到378m。从梯度-深度关系与稳定性-深度关系来看,新11井越往下,温度梯度越小,同时稳定性越好。综合测井数据,可能裸孔段为弱透水段,且受浅层低温循环水的注入影响。
刘冬英高守全李新勇许秋龙何案华李晓东
关键词:温度梯度地震地下流体岩性
青海玉树与德令哈地热观测井在汶川与玉树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被引量:33
2012年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青海省玉树与德令哈二口地热观测井自2007年以来的水温观测数据,发现这两口井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此外某些强地震前也有类似的异常信息.进一步对每口井的水温异常信息(诸如异常幅度、持续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每口井对应不同地震的异常曲线形态对比、异常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这两口井在不同地震前的水温异常形态表现出高度相似性;通过对这些曲线形态的认识与分析,为今后利用水温数据进行经验预报地震的探索开辟一条新路径.另外得出玉树井水温异常的幅度随震级与震中距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在震级越大、井震距越小,对应的异常幅度越大、异常持续时间也越长,且玉树井的异常主要是中长周期的异常,这种特性对利用水温异常特征判断未来地震的强度有重要意义;德令哈井则呈现出短临异常特性十分明显的特点,这种特性对利用该井水温数据来判断发震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何案华赵刚刘成龙范良龙
关键词:水温观测前兆异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