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3029) 作品数:16 被引量:60 H指数:5 相关作者: 田安民 李来才 王欣 汪敬 赵鹏骥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TiHx(x=2,3,4)的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TiHx(x=2,3,4) were performed by HF methods at the levels of 3-21g and 3-21g** basis sets.Their optimized geometry configurations and predicted IR spectra were obtained,relative stability were discussed.The bond nature of TiH 2 with different spin multiplicity was analyzed by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method.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shown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experiment and those obtained from other calculating methods. 彭述明 龙兴贵 赵鹏骥 徐志磊 李明 田安民关键词:从头算 CFH_2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在6 311++G 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FH2与臭氧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UQCISD/6 311++g 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同时应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表明,CFH2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活性很大,其对大气臭氧的损耗也将很大.同时发现CFH2与O3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李来才关键词:反应机理 过渡态 活化能 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分子的B3LYP研究 被引量:8 2002年 在 B3 LYP/6-3 1 G* *水平上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CL-2 0 )分子进行结构优化、集居数分析、自然键轨道和振动频率计算 ,得到与实验值相符的稳定构型 .根据计算结果 ,讨论了键特性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 周歌 汪敬 何文娣 田双河 田安民 文忠 赵鹏骥 徐志磊关键词: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B3LYP 含能材料 NBO 分子结构 5-硝基-1-氢-四唑分子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5 硝基 1 氢 四唑分子热分解的反应机理 .首先用B3LYP/ 6 31G(d)方法优化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 ,通过振动分析得到零点能校正值并确认反应的过渡态 .此外 ,对各个构型作了CCSD(T) / 6 31G(d ,p)水平下的单点计算 .报道了三条可能的反应途径 ,即直接开环途径和质子转移途径 :其中N(1)—N(2 )键断裂直接开环的机理与文献报道一致 ;而涉及质子转移的反应途径则是一个新的发现 ;另一条关于N(4 )—C(5 )键断裂直接开环的途径由于能垒较高 ,因此发生的几率较小 . 汪敬 顾健德 田安民关键词:热分解 密度泛函理论 CH_2X(X=H,F,Cl)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 ,在 6 3 11+ +G 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2 X (X =H ,F ,Cl)与臭氧反应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 ,在UQCISD(T) / 6 3 11+ +G 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 ,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 ,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从CH2 X (X =H ,F ,Cl)与O3 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看 ,它们与O3 反应的活性都比较强 ,相对而言 ,活性大小顺序为CH2 F >CH3 >CH2 Cl,也就是说 ,CH2 F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性最强 ,对大气臭氧的损耗将是最大的 .同时研究还发现CH2 X (X =H ,F ,Cl)系列自由基与O3 李来才 邹勤 田安民关键词:臭氧 反应机理 CH3自由基和O(^3P)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8 2002年 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MP2 (full)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中的B3LYP方法研究了CH3 自由基和三线态O原子反应的微观机理 ,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 ,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了确认 ,在G3水平上计算了能量 ,同时用经典过渡态理论对该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进行了理论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 :CH3 自由基与O(3 P)反应有四条不同的放热反应通道 ,主反应通道为IM1→TS1→CH2 O +H ,同时反应可彻底裂解生成CO ,H2 李来才 邓萍 李德华 田安民关键词:反应机理 过渡态 B3LYP方法 MP2方法 甲基自由基 1,5-环辛二烯-3,7-二炔(C_8H_4)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1,5-环辛二烯-3,7-二炔(C_8H_4)的结构和光谱性质,根据等键反应分析和自然键轨道方法研究了它的稳定性、成键情况和共轭性.结果表明1,5-环辛二烯-3,7-二炔(C_8H_4)分子为平面刚性结构,可能稳定存在.分子中C≡C键与C==C键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轭,可能具有芳香性. 王藩侯 经福谦 王欣 周歌 田安民关键词:振动光谱 从头算 C_2H_3自由基与O_2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5 2002年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中UMP2 (full)方法优化了C2 H3 自由基与O2 反应通道上驻点 (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的几何构型 ,在Gaussian 3(G3)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反应通道上各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C2 H3 自由基与氧气反应存在着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反应机理 ,且分别生成不同的产物 ,从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结果看CH2 O和CHO是反应的主要产物 ,其次还可能生成CH3 +CO2 ,CH2 CO2 +H ,C2 H2 +O2 H和COHCOH +H等产物 ,且它们生成几率逐渐减少 ,我们对生成产物CH2 O +CHO ,CH3 +CO2 ,C2 H2 +O2 H和COHCOH +H四条反应通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 李来才 王欣 田安民关键词:O2 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 过渡态 氧分子 NH_2自由基与O_3反应机理的从头计算 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UMP2(full)方法研究了NH2自由基与臭氧的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做了频率分析.结果表明,NH2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有两条反应通道,其中一条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李来才 周红平 田安民关键词:O3 反应机理 臭氧 过渡态 NH2自由基 臭氧层损耗 CH2CH(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03年 用量子化学MP2 (full)方法 ,在 6 3 11+ +G 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2 CH(2 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的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 ,在QCISD(T ,full) /6 3 11+ +G 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 .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 ,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研究结果表明 :CH2 CH(2 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有两条可行的反应通道 ,分别为 :CH2 CH(2 A′) +O3 →TS1→M1→TS2→O2 +OCH2 CH→TS4+O2 →O2 (3 Σg) +CH2 CHO(2 A″)和CH2 CH(2 A′)+O3 →M2 →TS3→O2 (3 Σg) +CH2 CHO(2 A″) .后一个反应通道较易发生 ,而且反应活化能小 (2 97kJ/mol) ,说明CH2 CH(2 A′) 李来才 田安民 徐明厚关键词:臭氧 反应机理 过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