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1B01-01-01)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永仙吴永加李芳王安东陈学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山东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图像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预测
  • 2篇强震
  • 2篇中强震
  • 1篇地震短期预测
  • 1篇地震活动性参...
  • 1篇地震空区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条带
  • 1篇地震预报
  • 1篇短期预报方法
  • 1篇震前
  • 1篇震中
  • 1篇视应力
  • 1篇图像
  • 1篇图像研究
  • 1篇环境应力

机构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篇王安东
  • 2篇李芳
  • 2篇吴永加
  • 2篇张永仙
  • 1篇陈佩燕
  • 1篇朱传镇
  • 1篇孙佩卿
  • 1篇郑建常
  • 1篇尹祥础
  • 1篇李宇彤
  • 1篇冯向东
  • 1篇李红
  • 1篇贾炯
  • 1篇王红卫
  • 1篇周翠英
  • 1篇平建军
  • 1篇张继红
  • 1篇许萍
  • 1篇王林瑛
  • 1篇尹涛

传媒

  • 3篇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年份

  • 6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北地震活动性短期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发生的MS≥5·0浅源地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综合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东北9次(组)浅震地震前,所研究的5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中,88·9%出现了持续3个月以上的短期异常变化,且5项参数R值评分结果都满足97·5%的置信水平;88·9%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有87·5%孕震空区在空区边缘或空区内部出现了ML≥4·0逼近地震,逼近地震以单个或成对的形式出现。66·7%的地震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地震条带异常。最后给出东北地区中强震的短期预报方法,这对未来东北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将起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芳王安东尹涛
关键词:中强震地震活动性参数地震活动图像短期预报方法
青岛崂山地区环境应力与视应力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青岛市地震监测中心数字台网的地震波形记录,选取震级下限为ML1.0,计算了2003~2004年崂山地震序列过程中青岛地区地震视应力吼δapp和环境剪应力τ0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崂山地震序列的中等地震发生前相近震级小震所反映出来的应力增强变化并不明显,2003年以来青岛地区背景应力场也不存在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对青岛崂山地震序列中261个小震的数字化波形记录计算分析后发现,环境剪应力τ0值和视应力吼δapp值与震级明显相关,并且相同震级的地震事件所计算出二者的变化与地震序列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郑建常张永仙潘元生吴永加万连初
关键词:环境应力视应力
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Rt及其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考虑到地震活动性综合分析在地震预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该参量由多项地震活动性预测因子构成,其中包括:地震频次、缺震、地震熵、b值和调制比,该参数描述了某时段内,多种地震活动性参量对正常状态的偏离。当Rt=1时,地震活动状态是稳定的,反之,当Rt<1时,则表明地震活动处于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态。文中对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地震以及矿山地震的Rt值在强事件前后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强震或较大矿震前Rt值明显偏离1。同时,对Rt值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评估。
王林瑛陈学忠朱传镇陈佩燕
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25次6.8级以上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态矢量方法对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25次6.8级以上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次地震前3年内态矢量出现明显异常,其中10次地震发生前60天内态矢量有明显的变化,只有6次地震前态矢量变化不明显。由此认为态矢量方法对强震具有一定的中期和短临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还表明,相对于态矢量增量的模、态矢量方向的改变等参量,态矢量的模在震前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外,对于相同震级的地震,最佳扫描区域尺度大小不一,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吴永加张永仙尹祥础
关键词:地震预测
综合异常指数方法在华北地区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在系统分析并筛选出华北地区地震频度、地震活动标度、mf值、调制比、b值、D值、η值、地震活动强度熵和地震活动时间熵等映震较好的9项测震学参数基础上,应用综合异常指数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各自的地震异常指数时序值,进而合成得到华北地区测震学综合异常指数时序曲线,通过研究其地震短期异常特征,给出了华北地区ML≥5.8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判据指标,经R值评分检验表明,该指标具有较好的地震预测效能。
平建军孙佩卿冯向东贾炯李满喜
关键词:地震短期预测
东北地区中强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活动图像研究
2005年
本文研究了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发生的MS≥5.0浅源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附近的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9次(组)MS≥5.0地震中,有8次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孕震空区,其中7个孕震空区中强震前出现了逼近地震;6次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异常地震条带。
李芳王安东李宇彤韩敏红王琳
关键词:中强震地震活动图像地震空区地震条带
SQIP方法在华北地区地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SQIP地震学中期预测方法在华北地区的中期预测效果进行了重新评价,回溯性全时空扫描检验报准率R值约为0.67~0.68。做了方法中短期和短期预测指标的提取尝试。结果表明综合参量P值异常区由最大出现收缩后,平均约7个月左右发生未来主震,其中6个月内的震例约占有“收缩”震例的53%~54%,在3个月内的约占33%~35%;部分震例发生在异常区消失后7~8个月内。表明P值异常区“收缩”(或消失)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强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标志。
周翠英王红卫张继红李红许萍
关键词:地震预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