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7AA3CS084)

作品数:10 被引量:172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强张巾超于萍王薇崔璨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桦南县人民医院绥化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代谢
  • 3篇血糖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血管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糖波动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糖代谢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综合征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桦南县人民医...
  • 2篇绥化市第一医...
  • 1篇石家庄市中心...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强
  • 6篇张巾超
  • 5篇于萍
  • 4篇陈莉丽
  • 4篇崔璨
  • 4篇王薇
  • 3篇高萍
  • 3篇吴南楠
  • 2篇张众
  • 2篇郭琳
  • 2篇刘晓颖
  • 2篇邬艳慧
  • 2篇王莹莹
  • 2篇项莹
  • 2篇李善忠
  • 2篇陈凯庭
  • 2篇王丽宏
  • 2篇乔虹
  • 1篇索艳
  • 1篇鲍莉莉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0年
吴南楠李强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2011年
糖尿病强化治疗从广义上是指对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各个组分进行全面有效的干预,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并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戒烟限酒、减轻体重等;从狭义上是指强化控制血糖,即通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使精尿病患者的血糖降到某一理想的目标值,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李强郭琳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0年
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反映血糖控制程度,是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金标准。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测定GHb的方法有30余种,依据反应原理不同分为2类:第一类基于GHb与非GHb的电荷不同,包括阳离子交换色谱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等;第二类基于GHb的结构特点,包括亲和色谱法、免疫法等。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索艳李强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不同糖代谢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评价143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33例糖耐量受损患者,113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265例糖尿病患者与2204名正常糖调节者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情况,发现从正常糖调节到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ln(HOMA-IR):0.27±0.26、0.41±0.24、0.59±0.30],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ln(HOMA—B):2.00±0.27、1.94±0.22、1.76±0.30]。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三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提示在预防其发展为糖尿病时,应采取不同措施。
陈凯庭李强吴南楠冯艳刘晓颖李善忠张巾超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糖代谢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 研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与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8至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33例糖尿病患者佩戴5 dRT-CGMS,期间测定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糖值.应用相关分析、Clarke误差表格分析、Bland-Altman分析比较RT-CGMS与静脉血糖及毛细血管血糖的相关性 计算患者佩戴RT-CGMS期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结果 (1)RT-CGMS与静脉、毛细血管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和0.933(均P〈0.01).(2)Clarke误差表格分析显示静脉组和毛细血管组分别有98.67%和98.64%的点位于A区(临床准确区)与B区(临床可接受区) 没有点位于C区(数据误差区) 分别有1.33%和1.36%的点位于D区(数据错误区).(3)Bland-Altman分析RT-CGMS与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值在(x)±1.96范围内.(4)MAGE相同的患者HbA1c差异较大.结论 RT-CCMS与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李强王莹莹于萍高萍邬艳慧崔璨王薇陈莉丽乔虹王丽宏项莹张众张巾超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自我监测血糖波动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不同时段检测的准确性变化特征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 研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在不同时段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33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佩戴RT-CGMS5 d,每天测定7次毛细血管血糖值.应用相关分析、误差栅格分析(EGA)、Bland-Altman分析方法研究RT-CGMS在不同时段和总体水平与毛细血管血糖相关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计算不同时段和总体水平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波动频率(FGE).结果 (1)RT-CGMS在空腹时段、餐后时段和总体水平与毛细血管血糖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2和0.93(均P<0.01).(2)EGA显示,空腹时段、餐后时段和总体水平分别有98.82%、98.39%和98.64%的点落在A区和B区;1.18%、1.61%和1.36%的点在D区;没有点落在C区和E区.(3)RT-CGMS在空腹时段、餐后时段和总体水平与毛细血管血糖的一致性良好.(4)空腹时段、餐后时段和总体水平的MAGE分别为(3.57±2.66)、(4.07±3.09)和(4.02±3.04)mmol/L(P>0.05);FGE分别为(0±0.5)、(3±1)和(1±3)次/d(P<0.01).结论 RT-CGMS在空腹时段检测准确性高于餐后时段和总体水平;餐后时段血糖波动频率高于空腹时段和总体水平.
王莹莹李强于萍高萍邬艳慧崔璨王薇陈莉丽乔虹王丽宏项莹张众张巾超
关键词:血糖波动
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被引量:11
2010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的慢性、进行性足部病变,波及到微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由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局部感染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和足的感觉迟钝或丧失而容易损伤,引起足部溃疡、感染、坏疽。各国报道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并不一致,其原因与诊断标准不同、资料来源不均一等有关。
李强于萍
关键词:糖尿病足流行病学慢性并发症神经病变足部病变血管病变
应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的糖代谢特征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口服葡萄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的血糖稳定性。方法用CGMS对50例受试者进行48~72h的血糖监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FDR)22名,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调节人群(对照组)28名,比较CGMS监测中连续48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问血糖平均绝对差等指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性(HOMA—IR),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修正的β细胞功能指数(MBCI)等指标。结果FDR组的MAGE明显高于对照组[(2.3±0.5)mmoL/L比(2.0±0.6)mmoLZL,P〈0.05)],MBCI在FD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6(16.9~50.0)比36.0(15.7—59.6),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GMS监测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FDR的血糖波动性较大,主要表现为MAGE增大。
陈莉丽李强王薇崔璨于萍鲍莉莉王君周健包玉倩贾伟平孙玉倩张巾超
关键词:糖尿病一级亲属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浆脂肪细胞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specific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的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选取T2DM合并NAFLD组(A组)60例,未合并NAFLD组56例(B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等生化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C肽水平(fasting C-peptide,FC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测定A-FABP、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其血浆A-FABP水平、BMI、腰围、腰臀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RP、TNF-α、FCP、FINS、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n(HOMA-IR)升高,Ln(I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水平变化与TNF-α、HOMA-IR、CRP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 T2DM伴NAFLD中,A-FABP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是并存的,且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二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郭琳李强于萍陈莉丽崔璨王薇高萍张巾超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黑龙江省20~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0
2010年
采取多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黑龙江2875名20~74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静息心率及体脂含量,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并晨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黑龙江省20~74岁居民MS粗患病率为19.34%,年龄标化后患病率为21.92%(男性20.41%,女性23.11%)。且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城市、城镇及乡村MS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25.22%、17.38%和14.75%,城市MS患病率高于城镇和乡村(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脂含量高、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高、城乡地域差异、经常饮酒、每日主食量过多、白蛋白尿、教育水平低、肥胖家族史及性别均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吴南楠李强陈凯庭冯艳刘晓颖李善忠张巾超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