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3AZX002)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文范张蕾孙家成曹洪滔卢锡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辽宁省人民政府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生产力
  • 2篇STS
  • 2篇产力
  • 1篇代理
  • 1篇研究范式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绩效
  • 1篇政府绩效考评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创新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发展动力
  • 1篇社会发展动力...
  • 1篇社会实践
  • 1篇社会主义改革
  • 1篇社会主义理论

机构

  • 6篇东北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政...

作者

  • 5篇郑文范
  • 3篇张蕾
  • 2篇孙家成
  • 1篇卢锡超
  • 1篇曹洪滔

传媒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6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创新驱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阶段被引量:5
2014年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进化,所以,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实践形式驱动社会发展。为更好地实现通过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并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发挥政府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力度,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张蕾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发展动力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及其解释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STS研究中存在的无向化、无心化、边缘化、神秘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内涵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形成科技生产力、构建与当代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式等同社会发生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国马克思主义STS范式的解释功能,研究科学技术如何通过转化形成生产力;研究科学技术如何通过形成生产关系对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作用;研究如何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形态作用;明确通过"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通过这些努力,解决STS研究的"边缘化""无心化""无向化"和"神秘化"等问题。
张蕾郑文范
关键词:STS研究科技生产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府绩效考评权重分配机制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以委托代理模型对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进一步探讨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省政府对市政府的绩效考评权重分配的相关问题,并利用辽宁省近十年的政府绩效考评权重数据,分别选取该省经济、社会、环保领域中三项工作完成情况的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情况比较符合模型结论,一定程度上说明省政府对市政府绩效考评指标的权重大小将对该项工作的完成效果产生规律性的影响。
孙家成郑文范夏银波
关键词:政府绩效委托代理
论演化论视域下工程理念的生态转向与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工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活动,历史久远,受众广泛,影响巨大。立足工程理念演化视角,可将工程划分为古代工程、传统工程、生态工程,工程理念相应表现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尊重自然",并在价值性上逐步趋向合理的"多元价值契合"。现阶段在向生态工程转向演进的过程中,推动实现策略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将人类与自然共生确立为生态工程理念原则;健全生态立法与补偿机制,奠定生态工程的制度保障;推动公众理解与参与工程,构建生态工程的文化涵养。
孙家成郑文范卢锡超
关键词:生态转向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的双重维度及启示被引量:7
2014年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STS"的概念,但他们的著作中蕴涵着内容丰富而深刻的STS思想。马克思主义STS思想具有双重维度,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双重作用。科学技术不仅改造和利用自然,而且破坏甚至摧毁自然;科学技术不仅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时又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人的解放,又会使人陷入新的"奴役"之中。马克思主义STS思想的根本启示在于:要克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使其与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不是要消除科学技术自身,而是要改造科学技术的应用环境。
张蕾郑文范
关键词:社会实践
改革的生产力基础逻辑被引量:3
2014年
当中国迎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时候,思考改革的逻辑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基础原理出发,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首先是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代表的机器大工业传统生产力,其次是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更高水平的科技生产力或高级信息化生产力。生产力基础发展和阶段性变化是社会主义计划性向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根本动力。
曹洪滔郑文范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生产力基础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