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529190)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方梦祥张卫风岑可法晏水平王秋华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燃煤电厂分离CO_2的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选择装机容量为1000 MW的超超临界燃煤电厂和IGCC电厂作为参考电厂,分析了4种脱碳系统对电厂性能的影响.其中,化学吸收法、膜吸收法脱碳系统和富氧燃烧技术应用于超超临界电厂,IGCC电厂则采用物理吸收法中的Selexol法脱碳.对2种电厂4种工艺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超超临界电厂采用化学吸收法或膜吸收法的脱碳费用最高,但是其电厂单位投资最少,厂用电率也最低;而采用富氧燃烧技术虽然脱碳费用较低,但是单位投资较高,脱碳对电厂用电影响最大;IGCC电厂的脱碳费用最低,但是单位投资最高.在超超临界电厂采用的两种吸收法中,膜吸收法的单位投资高于化学吸收法,但运行费用却低于化学吸收法.
- 方梦祥张卫风晏水平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燃煤电厂二氧化碳脱碳
- 膜吸收法与化学吸收法分离烟气中CO2的试验比较被引量:9
- 2008年
-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和化学吸收填料塔试验台上,采用膜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分别进行了分离模拟烟气中CO2的性能试验比较.采用MEA水溶液作为吸收液,重点考察了在不同吸收液流量、温度和烟气流量条件下2种吸收法对CO2的脱除效率和吸收液CO2负荷.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膜吸收法对于CO2的脱除效率均好于化学吸收法,而吸收液CO2负荷则表现出不同趋势.
-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环境科学膜吸收化学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