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2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保华王晓燕孔晓敏龙江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有孔虫
  • 3篇浮游有孔虫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意义
  • 1篇旋回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区
  • 1篇西太平洋
  • 1篇末次冰期
  • 1篇末次冰期旋回
  • 1篇末次冰期以来
  • 1篇南海西部
  • 1篇壳体
  • 1篇古海洋
  • 1篇古海洋学
  • 1篇海区
  • 1篇海洋学
  • 1篇CA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保华
  • 3篇王晓燕
  • 1篇萨仁高娃
  • 1篇龙江平
  • 1篇孔晓敏

传媒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部湾中部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对北部湾中部海域水深2.4m到61m、共计18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有孔虫丰度非常低,种类也较稀少,仅在南侧水深较大的少数站位有发现,且含量不超过5%;而底栖有孔虫则较丰富,多数样品中以含有螺旋式与平旋式的玻璃质壳类型为主,暖水或大型底栖有孔虫分子常见。和其它海区相较而言,该海域底栖有孔虫中胶结壳类含量偏高,可能与沉积物底质颗粒较粗及海水盐度较低有关。该研究详细报道了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在北部湾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对比显示,水深和沉积物底质类型是影响这些属种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湾外温暖水团则是控制暖水种分子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
李保华孔晓敏王晓燕龙江平
关键词:有孔虫表层沉积物
赤道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的SSU rDNA序列特征、对比及其意义
继2003年首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浮游有孔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了冲绳海槽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和Globigerinoides sp.SSU rDNA序列之后,本研究报道了西太平洋海区...
李保华萨仁高娃李铁刚
关键词: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DNA古海洋学
文献传递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海区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的地层学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西北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海区末次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研究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古海洋学内容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中国及邻近海区具有可靠测年地层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中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探讨其含量低值事件(PME)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末次冰期以来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在中国海区呈现两种变化模式:一是以东海及南海北部为代表的冰期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的特点;另一种则是南海南部的冰期含量高、间冰期含量低的现象。高分辨率地层记录显示,在这种冰期/间冰期总体变化趋势基础上,我国东海、南海和黑潮源区等广泛存在晚全新世~4300-2800cal yr BPP.obliquiloculata含量低值,但以南海北部与东海冲绳海槽最为明显;而南海南部P.obliquiloculata含量还在冰消期(~16.5-15cal kyr BP)有另一特征的低含量阶段。因而,末次冰期旋回中国海区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尽管如此,由于黑潮分支水团的影响,冲绳海槽中部和北部部分海域,在末次冰期与PME期间,P.obliquiloculata虽然含量相对较低,但仍可保持3%-5%以上,而非多数站位PME事件中的特征性零含量。研究表明PME事件主要由次表层海水的温度降低、温跃层变浅、上部水体温度梯度增加等引起,与表层海水无关,但引起这些海洋环境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
李保华王晓燕
关键词:末次冰期旋回地层对比
南海西部MIS12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来自浮游有孔虫群落及其壳体Mg/Ca比值的证据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MD05-2901站位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群落定量统计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首次获得南海长时间尺度上Gs.ruberMg/Ca比值古温度资料,详细阐述了南海西部自MIS12期、约45万年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尤其是海水古温度(SST)变化历史.过去45万年来该海域SST变化范围为23.03~29.93℃,冰期/间冰期平均温差4.8℃,呈现非常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性变化,而且SST在间冰期内有较大波动、变化幅度最高达5.6℃,高于冰期/间冰期平均变化幅度,但在冰期内其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频谱分析发现SST变化具有显著的112,40.7和23.6ka等周期.在终止期1,4和5,SST明显领先于氧同位素变化,进一步交叉频谱分析发现表层海水温度在偏心率、斜率及岁差周期上均领先于氧同位素变化.MD05-2901站位还是南海首次在长时间尺度上具有Mg/Ca,Uk’37及转换函数法等多种方法的古温度序列记录,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不同方法估算的古温度间可相互对比,但Mg/Ca法能够更清楚地记录短期快速气候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南部Mg/Ca比值SST相比较,MD05-2901站位结果显示南海西部的SST平均比南海南部低0.6℃(MIS5期以来),而与北部表层海水温度相当、并没有体现其低纬度因素,在MIS5期的某些时段西部较北部温度低达2℃以上.这种变化显示了在间冰期南海西部可能有较强上升流存在,导致其表层海水温度偏低.
王晓燕李保华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南海西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