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04)

作品数:36 被引量:1,185H指数:23
相关作者:赵哈林赵学勇李玉强张铜会移小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沙地
  • 17篇科尔沁沙地
  • 11篇土壤
  • 7篇水分
  • 5篇沙漠化
  • 4篇沙丘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群落
  • 4篇风蚀
  • 4篇草地
  • 3篇植物
  • 3篇沙漠化过程
  • 3篇群落特征
  • 3篇流动沙丘
  • 2篇樟子松
  • 2篇樟子松人工林
  • 2篇蒸发
  • 2篇沙质草地
  • 2篇生产力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济南市气象局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2篇赵哈林
  • 17篇赵学勇
  • 16篇李玉强
  • 14篇张铜会
  • 12篇移小勇
  • 11篇左小安
  • 7篇李诚固
  • 6篇刘新平
  • 6篇黄刚
  • 5篇苏延桂
  • 5篇郭轶瑞
  • 4篇崔建垣
  • 4篇岳广阳
  • 4篇云建英
  • 4篇王颖
  • 3篇陈银萍
  • 2篇李玉霖
  • 2篇赵玉萍
  • 2篇张婧
  • 2篇刘艳军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经济地理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规划师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15篇2006
  • 5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40
2008年
在科尔沁沙地典型退化草地上开展了裂区组合设计的灌溉与施肥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土壤储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强烈。由于受到干旱气候和灌溉量的影响,灌水仅对地表0~30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作用,对深层土壤的含水量没有作用。灌溉和施肥对沙地退化草地的植物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灌溉处理中,灌溉90mm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28.3g/m^2),施肥处理中,每hm^2施600kg氮肥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47.3g/m^2)。灌溉90,60,30mm和对照试验区的植被耗水量分别为379.00,349.90,313.20和293.50mm。与其相应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0.28,0.38,0.34和0.35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的基本耗水量为294mm。
张铜会赵哈林李玉霖崔建垣韩天宝张华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水分利用率灌水施肥生产力
土壤风蚀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7年
土壤风蚀是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组成过程和首要环节,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从风蚀的形成机制出发,按性质将控制风蚀的措施分为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和机械措施,并简要论述了这些防治风蚀的措施和一些重要结论.根据各地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可以单独或配套使用这些措施,以达到控制风蚀的目的;同时,应加强管理,使这些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改善环境.
移小勇赵哈林李玉强
关键词:风蚀沙漠化
吉林省区域发展的城镇体系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城镇体系作为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框架,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基于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特征,结合经济全球化、科学发展观等新背景下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认为中心城镇体系发育与职能强化,都市整合区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东、西部中心培育与产业生态化,城镇发展轴带集聚能力增强,边境城市职能优化与外向经济扩张是今后吉林省城镇体系响应其区域发展的主要路径。
王颖李诚固张婧
科尔沁沙地黄柳和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被引量:88
2006年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分别为4:30、5:30,在13:00左右到达各自液流峰值,峰值大小为81.2~91.7mg/h、17.3~27.1mg/h,20:30降为最低,晚间均具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2)灌木的茎流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黄柳的叶片蒸腾速率和单枝蒸腾耗水量均大于小叶锦鸡儿,耐旱性相对较低.(3)黄柳、小叶锦鸡儿白天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10cm和20cm土壤温度.
岳广阳张铜会赵哈林牛丽刘新平黄刚
关键词:茎流蒸腾速率黄柳小叶锦鸡儿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3种草本植物根系生长动态被引量:22
2007年
利用微管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和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根系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观察期内,狗尾草和黄蒿的根系生长表现出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而沙米的根系成指数生长。在7月末至8月初狗尾草、黄蒿和沙米根系具有最高的生产量,其根量密度分别为4690.91、2975.76和2354.55条·m^-2;在8月末,狗尾草和黄蒿根系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沙米根数保持增加。2)狗尾草优先生长表层根系,根系主要生长在0~30cm的土层内,根长密度最大时为2.23cm·cm^-2;黄蒿生长前期表层根长密度大,生长后期下层根长密度开始增加;沙米优先发展下层根系,快速生长期后,地下30~50cm处的根长密度增加高于上层。3)生长前期和快速生长期,0~50cm狗尾草根长密度最大,黄蒿次之,沙米最小,生长末期,沙米根长密度大于狗尾草。
黄刚赵学勇苏延桂
关键词:微管草本植物科尔沁沙地
退化沙质草场群落特征及功能群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5
2006年
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场植被丰富度、盖度可很好地拟合为球状模型,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所研究区域内,盖度变异幅度明显高于丰富度,但在变程范围内植被丰富度空间变异性强,盖度的空间变异性弱、依赖性强.群落特征、物种和各功能群多样性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在5.00~38.15 m范围内变化,表现出随着距离的增大空间变异性增强的趋势,但超过其变程后半方差函数值基本稳定在一个极限值附近.沙质草场群落中一、二年生草本、灌木、中旱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空间变异性较弱,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异质性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主要表现在5 m以下的尺度范围内.优势种一、二年生草本和旱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而且对草场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左小安赵学勇赵哈林崔建垣郭轶瑞
关键词:群落特征功能群多样性科尔沁沙地
不同风沙土含水量因子的抗风蚀性被引量:20
2006年
移小勇赵哈林赵学勇李玉强左小安傅朝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氮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土壤质地以及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体现在土壤碳、氮、颗粒组成的有规律变化,土壤碳、氮含量衰减,质地变粗;从潜在沙漠化阶段到严重沙漠化阶段,100 cm深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91.6%和85.8%,有机碳密度从4 877.9(C)g/m2下降到481.8(C)g/m2,全氮密度从518.0(N)g/m2下降到89.4(N)g/m2;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细颗粒组分(<0.1mm)含量之间表现为同增同减性;沙漠化初期有机碳、氮衰减速率要快于沙漠化后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C/N比呈递减趋势,土壤有机碳衰减速率要快于全氮。
李玉强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移小勇左小安
关键词:沙漠化土壤科尔沁沙地
水分胁迫对2种科尔沁沙地植物光合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选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1年生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光合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狗尾草和沙米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均呈单峰型,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均呈双峰型,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分别呈双峰型和左偏单峰型。狗尾草和沙米的蒸腾速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都近似呈双峰型曲线,然而变化程度却不相同。重度干旱胁迫下,狗尾草日平均净光合速率(11.52μmol.m-2.s-1)和蒸腾速率(3.62 mmol.m-2.s-1)分别比相应充分供水处理增加7%和43%,而沙米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7.07μmol.m-2.s-1)和蒸腾速率(5.56 mmol.m-2.s-1)则分别较相应充分供水处理降低13%和36%。重度干旱胁迫下,狗尾草水分利用效率(2.84 mmol.mol-1)比相应充分供水处理降低3.1%,而沙米水分利用效率(1.14mmol.mol-1)则较充分供水处理提高了34%。光合速率下降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主要是由气孔调节,但在轻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非气孔因素调节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狗尾草仍具有显著高于沙米的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这可能是其仍然能够在固定沙地分布的原因之一。
黄刚赵学勇崔建垣苏延桂
关键词:干旱胁迫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面积)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被引量:44
2006年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丘间片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样地,对樟子松在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多年降水偏少的影响,科尔沁沙地的樟子松出现了大量枯梢继而死亡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林地的密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样地林木的死亡率随林地密度的加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加,原先最高密度情况下的林地,保存到现在的活木数量反而最少;林木的平均死亡年龄、最早死亡年龄、冠幅、树高和胸径随林地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虽然在其它一些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较少受竞争的影响,但是在半干旱区,树高仍然与密度相关。枯梢林木的比例在高密度的样地大于低密度的样地,枯梢对低密度样地的林木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各样地的冠幅和胸径比相差不大,平均只有0.297,以此指标衡量,该地可能更适合单一樟子松林的种植。综合来看,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栽植樟子松,但初始密度应控制在2800株hm2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在进入生长高峰期后对林木进行适时间伐,20a龄期的林木其密度保持在2100株hm2左右比较适宜。
移小勇赵哈林崔建垣李玉强左小安卓鸿
关键词:樟子松科尔沁沙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