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235) 作品数:10 被引量:78 H指数:5 相关作者: 周利国 刘晓红 闫丽新 陈金亮 耿勇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RFID SYSTEMS FOR MULTI-PURPOSE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2013年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for implementing RFID system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the difficulty in economic justification. Such difficulty is further amplified by its public participation nature as multiple self-interest beneficiaries may receive diverse paybacks, and their incentives to join the system are difficult to align.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by a collaborative design from two aspects. First, we propose to introduce a centralized planning mechanism in the chain to facilitate the participation, so that the cost of the overall system can be minimized. Second, we propose to analyze the multi-facet economic return from multi-purpose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the full potential of RFID systems. To illustrate our approach, its application for inventory inaccuracy and product recall in RFID system is presented. Hongyan DAI Jing XU我国物流业对环境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基于非限制性VAR模型的经验 被引量:3 2013年 以非限制性VAR模型为基础,考察了我国1990~2010年碳排放量与物流业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由OLS估计协整方程得出我国物流业增加值每增加1%将引起CO2排放增加0.573%;由脉冲响应函数对短期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表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耗的增长,从而引起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也会抑制物流业的发展,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 上官绪明关键词:物流业 碳排放 CO2 基于动态Copula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2019年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基于业务关联、技术关联和财务关联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金融机构如果缺乏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的管理和防控意识,其后果可能是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基于尾部相依性的视角构建动态协变量Joe-Clayton copula模型,实证分析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信用风险传染问题。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在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存在传染效应,且这种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呈现一定的动态特征;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公司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对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组别子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从重要性程度和作用方向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周利国 何卓静 蒙天成关键词:信用风险传染 COPULA MARKOV CARLO模拟 企业集团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金融服务——基于3PL的“Orchestrator”角色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学术界对3PL("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演进及其"Orchestrator"角色的理论研究,笔者对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金融服务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成本交易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网络理论支持的3PL的"Orchestrator"角色可用于对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金融服务的理论解释。为了充分说明3PL的"Orchestrator"角色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的作用,笔者还结合了三种具体形式,即工业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消费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以及物流银行进行了说明。3PL的"Orchestrator"角色研究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术界刚起步,本文从物流金融服务视角丰富了学术界对此议题的讨论,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启示意义。从理论上看,尽管物流金融服务将3PL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平台,推进了3PL的演进,但对这一现象,特别是在供应链环境下,学术界尚未给出一个系统的理论解释。本文推进了3PL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的理论研究。从实践来看,对于3PL来说,只有充分发挥"Orchestrator"角色的作用,才能最大化自身的价值增值空间以及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潜力。 刘晓红 周利国关键词:供应链 物流金融 基于物流金融下的供应链批发价格契约研究 2022年 本文通过引入物流金融的供应链批发价格契约研究,得出发展物流金融可以同时提高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方零售商、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相比较于简单的批发价格契约模型,引入物流金融的批发价格契约模型可以优化零售商分散决策的订购量。发展物流金融可有效地改善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 毕林生 兰明慧 占宇华关键词:物流金融 供应链协调 批发价格契约 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政治经历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5 2019年 高管经历特征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经历的视角讨论了董事长政治经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长政治经历显著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董事长政治经历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受董事长个体特征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特征的影响。年龄、性别、学历对董事长政治经历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而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率、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跨区域经营等特征也能显著影响董事长政治经历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本文为解释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光利 闫丽新 周利国关键词:董事长 政治经历 城市商业银行 政府补贴下企业采用电动汽车配送的时机与价格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考虑成本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补贴,笔者利用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反映配送服务的绿色度,将绿色敏感型需求引入实物期权分析中,建立了企业采用电动汽车配送的时机、采用时机和价格联合决策、采用时机选择和价格协商三个模型,经研究得出了采用时机和配送服务价格的解析解,分析了基于配送企业采用时机的政府之最低补贴额。通过研究揭示了以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和成本的风险为代表的投资特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成本风险的增加或电动汽车使用率的提高会导致配送企业推迟投资,这使得政府需提高最低补贴额,以激励配送企业尽早投资;随着成本波动率的提高,企业采用时机的成本临界值更低,配送服务的价格也随之下降;配送服务的价格与电动汽车的使用率之间存在非单调的关系,受采用电动汽车配送的成本增长率的影响。本研究成果为分析企业何时采用电动汽车配送以及政府如何激励企业尽早投资提供参考,为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在城市配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高咏玲关键词:城市物流 电动汽车 政府补贴 实物期权 供应链关系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供应商/客户集中度的分析 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供应链关系组合特征——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从企业议价能力、行业竞争程度、经济不确定性等角度探讨可能的影响方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其信用评级越高,而供应商集中度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议价能力较强、行业竞争较大以及处于经济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期的企业里,客户集中度与信用评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本文还发现客户集中度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存在着遮掩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利国 粟金霞 肖代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条件风险价值估计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测量 被引量:7 2018年 笔者基于商业银行与金融体系间的非对称相关结构,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变Copula-CoVaR方法度量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溢出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利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市场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高于小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差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南京银行短期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平安银行的长期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排名前三。从总体上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要高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当股票市场处于异常波动时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短期溢出效应显著。 何卓静 周利国 闫丽新关键词: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研究趋势分析:基于“主题-理论-方法”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13 2016年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与金融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行业的、涉及多方主体参与的新型业态。由于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触及一个以往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较少关注的问题:资金流,这使得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现象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里,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像物流和信息流一样得到充分认识。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知识体系的完善,同时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及其知识形成与发展,笔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过去11年(2004—2014)发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的159篇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文献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这一现象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术界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新的研究方法。但从研究状况来说,这一领域仍在演进中,尚未达到成熟期。从目前来看,无论就主题、理论以及方法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探索。 刘晓红 周利国 耿勇 陈金亮关键词: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