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795)
- 作品数:3 被引量:97H指数:3
- 相关作者:程雪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我国宪法上的“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基于法教义学的分析
-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1982年首次出现在我国宪法中的。19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八二宪法这一貌似简单的规定不但带来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如何理解、解释和适用八...
- 程雪阳
- 关键词:八二宪法土地国有化土地城市化法教义学
- 文献传递
-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8
- 2013年
- 研究目的:分析"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并细致分析指标式计划管理模式的弊端。研究方法:实证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是以牺牲农民土地发展权为代价的,并且没有对已经变化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必要的敏感,所以带来了城市肆意扩张、耕地不断减少、国有土地收益不断流失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的改革应着力打破国家对土地供给的高度垄断,在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产权平等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以比例原则为指导进行制度重构。
- 程雪阳
- 关键词:土地制度央地关系比例原则
- 论“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宪法解释被引量:53
- 2014年
- 我国现行宪法第10条第1款关于"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一规定,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何解释八二宪法这一突如其来的规定,现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法解释学的分析,人们将会发现,宪法第10条第1款本身并非一个强制性法律规范,而是与宪法第10条第3款共同构成了一个授权性规范。其规范内涵是:城市的土地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不属于国家所有;城市可以建设在国有土地上,也可以建设在非国有土地上;国家可以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将城市的土地征收为国家所有,但这项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而不能直接将非国有土地无偿概括国有化。
- 程雪阳
- 关键词:八二宪法土地国有化土地城市化法解释学
- 中国的土地管理出了什么问题被引量:20
- 2013年
- 1998年之后,中国大陆建立了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希望籍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国有土地资本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平衡。然而,对耕地流失的恐惧和对国有土地资本化的欣喜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制度决策者希望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找到平衡,却将制度的基点建立在指标式的计划管理基础之上,不但无法实现制度设计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让公民与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的人们似乎更多地将土地管理、耕地保护战略的失败和地方土地财政的兴起归因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然而,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对上述问题的出现和恶化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本文将以"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为基本的讨论框架,从"中央—地方"和"城市化—耕地保护"这两个视角来总结过去30年间中国土地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反思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
- 程雪阳
- 关键词:土地管理央地关系土地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