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2Z029)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1H指数:9
- 相关作者:邱海军曹明明郝俊卿胡胜刘闻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区域滑坡空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定量研究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滑坡灾害的孕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宁强县滑坡为例,采用变维分形方法,探讨滑坡在空间分布上的变维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滑坡与不同影响因子,即高程、起伏度、坡度、距河流距离、距断裂带距离和地层岩性之间全部呈一阶累积和变维分形分布特征,且分形维数分别是0.511 1、1.135 7、1.290 6、0.903 8、1.189 5、0.979 9。由此可见滑坡对于不同影响因子的敏感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坡度>距断裂带距离>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高程。上述研究表明用变维分形理论来研究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完全可行的,它能够定量地反映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敏感性关系,特别是对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时权重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 邱海军曹明明刘闻郝俊卿胡胜高宇刘琪
- 关键词:滑坡
- 近60年中国农作物干旱灾情变化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对中国农作物干旱灾情的1950~2010年的变化动态作了分析,揭示了灾情序列的趋势持续性、特征时间尺度、周期特征和突变点,同时还定性地预测了农作物干旱灾情的未来走势。研究结果发现:1)根据Hurst指数计算结果,过去60年农作物干旱灾情变化有着很好的自相似性,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793;成灾面积和粮食损失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8634和0.9449,过程均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2)中国农作物干旱灾情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不同的循环交替,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3)小波分析显示,受灾面积在6a和13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成灾面积在6a和18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粮食损失在8a和18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
- 邱海军曹明明王彦民郝俊卿刘闻胡胜
- 关键词:干旱灾害多时间尺度HURST指数小波分析
- 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变及效应分析——以制造业为例被引量:23
- 2013年
- 产业集聚与城市群作用关系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关中城市群制造业产业为例,采用EG指数和区位熵法,定量分析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演变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关中城市群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较高,其中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水平在降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虽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关中城市群从中心城市到外围区域依次形成了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呈现出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群规模等级分异相一致的空间效应。
- 郝俊卿曹明明王雁林
-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群
- 1950-2010年中国洪涝灾情的频率规模关系被引量:16
- 2013年
- 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概念,对洪涝灾情的1950-2000年的变化动态,特别是频率与规模的关系做了定量的分析,划分了风险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区。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60年来洪涝灾害的受灾和成灾面积不断增大,而因灾死亡人口和倒塌房屋间数总体上不断减少。(2)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数、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间数与累积频率的关系与著名的古登堡-里查德关系类似,呈现良好的幂律关系。(3)通过借鉴地质灾害领域相关可接受风险概念,划定了洪涝灾害的年因灾死亡人口数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灾情的界线。(4)本文只是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概念,试探性的对洪涝灾害进行了探索,在将来的研究中还有待继续和深化。
- 邱海军曹明明胡胜
- 关键词:洪涝灾情
- 地质灾害的幂律相依性:以宁强县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幂律规则是系统自组织临界状态的标志,研究这种规律,对提高地质灾害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数据和地质灾害详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地质灾害频率与规模及其规模参数之间的关系,定量地验证了地质灾害系统普遍存在着幂律规则。通过分析发现频率与规模之间的幂律规则中存在分段的幂律关系,规模参数的幂律规则中存在体积与面积幂律相依性。首次发现面积与长度、宽度等参数之间存在幂律相依性。
- 邱海军曹明明刘闻
- 关键词:地质灾害幂律
- 基于AHP和GIS的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0
- 2014年
-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河流、植被、降雨量和人类活动7个一级指标,以及工程地质岩组、地震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坡度、坡向、河流、植被覆盖度、年降水量和公路9个二级指标,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划图。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可以划分为不危险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4个等级,其中不危险区面积39766.99km^2,低危险区面积74284.39km^2,中危险区面积63636.89km^2,高危险区面积27652.87km^2,所占比例分别为19.37%,36.18%,30.99%和13.47%;2)危险性等级自北而南逐渐增加,陕北黄土高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中低危险为主,关中渭河平原整体危险性较小,陕南秦巴山地高危区面积最大,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秦巴山地,需要重点防控;3)危险区空间分布具有相对集中性和局地差异性的特点;4)所选取灾害点样本的分布与危险性等级区划具有一致性,86.62%的灾害点落在危险区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达到了预期的区划效果。
- 胡胜曹明明李婷邱海军张中旺刘全全包玉斌
- 关键词:AHPGIS
- 近60a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本文利用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对洪涝灾情的1950~2010年的变化动态作了分析,揭示了灾情序列的趋势持续性、特征时间尺度、周期特征和突变点,同时还定性地预测了洪涝灾情的未来走势。研究结果发现:1)根据Hurst指数计算结果,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9338,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因灾死亡人口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4845,具有很弱的反持续性。而房屋倒塌间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24,具有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较弱的减少趋势。2)小波分析方法具有较好时空域特性,可以描述洪涝灾害灾情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将隐含在灾情序列中随时间变化的周期震荡显现出来,并确定灾情序列中的突变点位置,为深入探索中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3)中国洪涝灾害灾情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不同的循环交替,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震荡剧烈,没有明显的规律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4)60a来,中国洪涝灾害受害面积总体上保持着增加的趋势。在9a和25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总体上保持着明显减少的趋势。在8a和18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总数总体上保持着减少的趋势。在8a、17a和25a上分别存在着第1、第2和第3主周期。
- 邱海军曹明明胡胜王彦民郝俊卿刘闻
- 关键词:洪涝灾害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HURST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