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08XD1401200)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符伟国王玉琦杨珏石赟徐欣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夹层
  • 5篇夹层
  • 4篇腔内
  • 3篇腔内修复
  • 3篇主动脉瘤
  • 2篇修复术
  • 2篇血管
  • 2篇支架型人工血...
  • 2篇缺血
  • 2篇人工血管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腹主动脉瘤
  • 2篇STANFO...
  • 2篇AORTIC
  • 1篇动脉壁
  • 1篇动脉扩张
  • 1篇动脉扩张性
  • 1篇动脉瘤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符伟国
  • 6篇王玉琦
  • 4篇徐欣
  • 4篇石赟
  • 4篇杨珏
  • 3篇竺挺
  • 3篇蒋俊豪
  • 3篇史振宇
  • 3篇王利新
  • 3篇郭大乔
  • 3篇董智慧
  • 3篇陈斌
  • 1篇马杰飞
  • 1篇岳嘉宁
  • 1篇张倞
  • 1篇李炜淼
  • 1篇张婉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12例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分析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8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完成的65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TEVAR术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12例(1.8%,12/650),男9例,女3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为(53±11)岁。6例死于并发新发破口,其中5例位于人工血管内支架(简称支架)近端,引起逆行性A型夹层;另1例位于支架远端,导致假腔进行性增大;另6例中死于缺血性脑卒中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内张力1例,支架释放失败1例。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发生率较低,导致死亡的原因以支架两端新发破口最为常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石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
脑脊液压力检测及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共8例患者接受围术期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治疗,其中5例为主动脉夹层综合征,3例为主动脉瘤。术前行蛛网膜下隙置管,检测并记录脑脊液压力的基础水平。支架释放后记录脑脊液压力峰值,对压力升高30%以上者行脑脊液引流,维持压力至术前基础水平。结果主动脉夹层综合征患者支架释放后的脑脊液压力升高(42.13±22.51)%,显著高于主动脉瘤患者的(8.33±4.04)%(P<0.05)。其中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其余患者仅行脑脊液压力检测。共6例患者接受降主动脉内2枚覆膜支架长节段覆盖,降主动脉被覆膜支架隔绝的长度平均为(24.78±5.11)cm。术后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截瘫或下肢轻瘫,无中枢感染及低颅压并发症。结论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及术后脊髓缺血,并可有效避免低颅压并发症的发生。
岳嘉宁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董智慧石赟王利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脑脊液脊髓缺血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冲破内膜,血流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将主动脉壁撕裂成为内、外两层的一种疾病。AD一旦形成,管壁破裂导致死亡的风险极高。从指导治疗的角度来看,
王利新符伟国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主动脉壁壁破裂
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一例
2010年
患者男性,70岁,因“不明原因右侧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于2010年5月5日入院,患者无发热、寒战、腹痛症状,外院CT血管造影(CTA)提示肾下腹主动脉瘤及髂动脉瘤(图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术前诊断为:肾下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2010年5月12日在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下显露双侧股总动脉,静脉注射50mg肝素,双侧股动脉均放置动脉鞘。
马杰飞符伟国徐欣杨珏石赟李炜淼王玉琦
关键词:肾下腹主动脉瘤支架型人工血管CT血管造影腰背部疼痛高血压病史髂总动脉瘤
烟囱技术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腔内微创修复技术是目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和胸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两类主要方式。
王利新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主动脉扩张性疾病AORTIC腹主动脉瘤
原发逆行性Stanford A型夹层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Stanford分型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之一.只要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即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如果原发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而夹层逆向撕裂累及升主动脉,即原发逆行性Stanford A型夹层(primary retrogmde type A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PRTAD).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共收治了6例PRTAD患者,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张婉董智慧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石赟王玉琦
关键词:A型夹层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关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2010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每年以胸腹痛症状到急诊就医的患者中约0.5%被确诊为AD[1].AD可导致主动脉瘤样扩张、动脉壁破裂、内脏器官和肢体缺血等并发症,若不治疗,病死率可达80%,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传统的外科手术因创伤巨大,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截瘫率同样较高.自支架型人工血管成功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修复以来,B型夹层的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迄今已有逾10年的发展.
张倞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型人工血管瘤样扩张肢体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