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464)

作品数:15 被引量:157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彤周志强李威常醉严善春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红豆杉
  • 14篇东北红豆杉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光合特性
  • 2篇性别
  • 2篇氧化酶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荧光
  • 2篇荧光特性
  • 2篇幼苗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1篇毒蛾
  • 1篇胸径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叶龄
  • 1篇叶片

机构

  • 1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5篇刘彤
  • 12篇周志强
  • 4篇李威
  • 3篇胡晓
  • 3篇严善春
  • 3篇常醉
  • 2篇王洋
  • 2篇崔海娇
  • 2篇赵雨森
  • 2篇祝佳媛
  • 2篇胡林林
  • 1篇胡丹
  • 1篇孙铭隆
  • 1篇徐博超
  • 1篇郑红
  • 1篇夏春梅
  • 1篇吴淑杰
  • 1篇孙广玉
  • 1篇鲁艺芳
  • 1篇张睿彬

传媒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红豆杉次生代谢物对舞毒蛾拒食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野生状态下的东北红豆杉极少受病虫危害,为了探索其抗虫机理,采用浸渍叶碟法分别测定了东北红豆杉次生代谢化合物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对舞毒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对舞毒蛾幼虫均具有拒食活性。高浓度的三尖杉宁碱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均高于低浓度的,当浓度为2mg/mL时,其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可达67.46%,选择性拒食活性可达72.37%。紫杉醇在低浓度时就表现出较好的拒食活性,当浓度为0.25mg/mL时,非选择性拒食率就达87.18%;当浓度低于1mg/mL时,选择性拒食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当浓度高于1mg/mL时,选择性拒食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在48h时,拒食率可达74.95%。总体来看,紫杉醇对舞毒蛾幼虫的拒食效果要好于三尖杉宁碱。该研究结果部分解释了东北红豆杉不遭受昆虫危害的原因。
胡晓严善春鲁艺芳刘彤
关键词:紫杉醇舞毒蛾拒食活性
东北红豆杉幼苗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光合和生理响应被引量:15
2012年
以盆栽4年生东北红豆杉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光合特性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80%±5%与土壤含水量50%±5%处理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保护酶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土壤含水量在20%±5%时,东北红豆杉幼苗前14d内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14d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保护酶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与土壤含水量80%±5%和50%±5%条件下差异显著。从光合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较高的水分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幼苗影响不大,但干旱胁迫使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升高,使东北红豆杉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叶肉细胞利用CO2的能力降低,光合碳同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受阻。
徐博超周志强李威刘彤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土壤水分光合特性抗氧化酶
穆棱东北红豆杉年轮-气候关系及其濒危机制被引量:15
2010年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其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对于探讨其种群濒危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穆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长300多年的树轮年表(1700—2005年)。分析径向生长特征发现东北红豆杉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的生长方式,在1770年和1930年左右存在两个生长释放区,该地区调查的样本最大年龄达到370a左右。年表与气候变量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冬春季节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是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他气候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主要作用。1942年以后东北红豆杉年轮指数与Wilson重建的北半球气温变化吻合度降低,温度对东北红豆杉的径向生长限制性降低,这表明气候变暖可能有利于东北红豆杉的径向生长,但不足以说明气候变暖与东北红豆杉衰退的关系,其他气候因子的年轮气候响应分析也不能确定气候变化在东北红豆杉衰退中的主导作用。人为破坏可能是东北红豆杉衰退的主要因素,但气候变化在其中起到多大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研究。
周志强刘彤胡林林王晓春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濒危机制
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9
2013年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62.12%。2)半致死温度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的半致死温度的最低值分别为-37.5和-31.1℃。3)叶绿素含量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翌年1月份的叶绿素含量相对9月份分别下降了24.7%和38.0%。4)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月升高,2组幼苗间差异不显著。5)SOD和POD活性升高。自然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升高了11.6%和17.2%,初次室外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份升高了19.6%和5.9%。6)MDA含量逐月上升。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MDA含量较9月分别上升了26.8%和24.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多项指标都显示出其对低温的耐受力远低于自然越冬幼苗。
刘彤祝佳媛李鹏崔海娇周志强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自然降温生理生化特性
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生殖力与开花结实特性被引量:24
2009年
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路线踏查到271株天然东北红豆杉,选择其中具有生殖活力(开花)的29雄株和30雌株作为样株,采用标准枝法对孢子叶球和结实状况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实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性比为1∶2;天然东北红豆杉有性生殖持续时间长,雄株胸径在1.5~92cm,雌株胸径在9.5~68.1cm保持生殖状态,雄株较雌株早约20年进入花期;天然东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数量平均为大孢子叶球数量的3倍,大孢子叶球转化为果实的数量不足1/10,孢子叶球数量、结实数量与样株的胸径、冠幅、树高显著相关,与其他立地因子相关不显著;孢子叶球数量在冠层间的分布呈现由上至下的递减规律,而结实数量在冠层间沿中、上、下递减,结实率沿冠层自上而下递增;孢子叶球与结实数量在树冠不同朝向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天然东北红豆杉的上述生殖特征的形成,既是物种本身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也有动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周志强胡丹刘彤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
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被引量:22
2013年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条件下的叶绿素a/b值最低为2.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幼苗的Pn最高,L3次之,L1最低;FL幼苗在PAR>1000μmol/(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条件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平均净光合速率(Pa)、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气孔导度(Gs)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相对较低;FL条件下,LSP、AQY最低,LCP、Rd最高。FL条件下幼苗荧光参数与遮荫条件相比,初始荧光(F0)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活性(Fv/F0)和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略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略低;L2和L3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L1适宜。结果表明,全光照破坏了幼苗的光合机构,30%左右的全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刘彤崔海娇吴淑杰祝佳媛周志强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光照条件光合作用荧光特性
3种红豆杉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差异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为红豆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4年生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和曼地亚红豆杉T.media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3种红豆杉叶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红豆杉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东北红豆杉最高,南方红豆杉最低;3种红豆杉光补偿点相差不大,在13.5-32.0μmol.m-2.s-1,光饱和点有较大差异,在850-1 200μmol.m-2.s-1,曼地亚红豆杉光合潜能更大;3种红豆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且"光合午休"明显,说明发生光抑制,南方红豆杉光抑制最大;3种红豆杉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非光化学能量耗散存在差异,随着光强的增加,曼地亚红豆杉实际光化学效率降幅最小,非光化学能量耗散增加最大,曼地亚红豆杉对于光能吸收和电子传递效率高于其它2个品种红豆杉。
孙铭隆李威刘彤周志强
关键词:红豆杉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性别、胸径和叶龄对东北红豆杉针叶内防御蛋白活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东北红豆杉的性别、树龄和叶龄与其组成抗性的相关性,分别对东北红豆杉不同性别(雌雄)、胸径(40~50 cm、60~70 cm,DHB)和叶龄(1、2、3年生)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胸径和叶龄对PAL、PPO、POD、TI和CI的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东北红豆杉雄株1、2年生叶内TI活性显著高于雌株(P〈0.05),东北红豆杉雌株针叶内CI的活性显著高于雄株(P〈0.05),TI和CI在东北红豆杉雌雄株内的活性呈现相反的趋势;胸径大的植株针叶内PAL和POD的活性显著高于胸径小的(P〈0.05);低叶龄针叶内TI活性显著高于高叶龄的,而低叶龄针叶内PAL活性显著低于高叶龄的(P〈0.05)。植物的组成抗性是植物在未受到侵害时就已经具备的天然抗性屏障,防御蛋白是组成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结果说明东北红豆杉组成抗性与性别、胸径和叶龄的相关性都较大。
张睿彬胡晓刘彤严善春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性别胸径叶龄
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为研究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积累特点,系统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时期和不同坡向的天然东北红豆杉枝样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当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龄增加枝中的紫杉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尖杉宁碱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降低;2)雌株和雄株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只在较大径级(>60cm)时有明显差异,即雌株中含量低于雄株,而在<60cm径级范围内,雌株和雄株间两种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随着营养时期的变化,从4月到10月,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紫杉醇含量在8、9月达到峰值,三尖杉宁碱含量在7、8月达到峰值;4)在不同坡向上,只有在较小径级植株的当年生枝中,阳坡两种物质含量高于阴坡,而在较大径级时无显著差异。
常醉周志强夏春梅刘彤
关键词:紫杉醇
天然东北红豆杉土壤种子库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对10株天然东北红豆杉结实母树冠下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枯枝落叶层及0~5cm土层集中了最大量的种子,占总量的84%,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种子数量逐渐减少,15cm以下极少有种子出现。土壤种子库中具有活力的种子数量极少,不到总量的1%。种子丧失活力的首要原因是被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啃食,占损失量的52%,其次是腐烂,占29%。在水平方向上,东北红豆杉种子具有近母株分布的特点,且在不同方向上种子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当年下落到地面的东北红豆杉种子,按远离母株的顺序,种子数量逐渐减少;在围绕母株的八个方向上,东向的种子数量最多,其次是东北、北和东南方向,西面的种子数量最少。当年下落的3%的完好种子补充到土壤种子库中。自然条件下,东北红豆杉以种子繁殖,土壤种子库是其自然更新及种群恢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结果对于东北红豆杉濒危机制的探索及种群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刘彤胡林林郑红周志强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土壤种子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