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0000619)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2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群李勇檀碧波范立侨刘羽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0例)和单纯手术组(45例).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均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则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p5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32.5%,肿瘤控制率为9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R0切除率为87.5%,高于单纯手术组(73.3%,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25.4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2.8个月(P =0.376).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24.4个月,单纯手术组为19.9个月(P =0.15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肿瘤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77.59±4.36)%和(72.0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S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2.54±2.93)%和(17.80±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67 ±2.84)%和(7.8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中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而p21、p53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有关.
- 赵群李勇檀碧波田园焦志凯赵雪峰张志栋王冬杨沛刚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预后分子作用机制
- 粉防己碱对人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胃癌细胞及耐药细胞中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139,ZNF139)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μg/mL)TET对胃癌细胞SGC7901、SGC7901/ADR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通过RT-PCR法检测TET作用前后SGC7901/ADR细胞内ZNF139、MRP-1、MDR1、GST-π表达情况,以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ZNF139与各多药耐药因子之间关系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 MTT结果显示,2.0μg/mL及以下浓度TET对SGC7901、SGC7901/ADR两种细胞的抑制率均<10%;在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表达高于SGC7901细胞(均P<0.05);TET能抑制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的水平(均P<0.05);TET作用前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与MRP-1、MDR1存在相关关系,作用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均P<0.05)。结论 TET可能通过抑制ZNF139下调、MDR1、MRP1的表达从而逆转胃癌耐药细胞MDR表型。
- 李勇赵群檀碧波范立侨刘庆伟焦志凯赵雪峰郝英杰
- 关键词:胃癌粉防己碱多药耐药
- 老年患者胃癌组织的体外化疗药敏性与凋亡抑制蛋白p53、生存素、Bcl-2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癌肿瘤组织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65例老年胃癌患者(≥65岁)及58例对照组患者(<65岁)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药物敏感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抑制蛋白p53、生存素和Bcl-2的表达。结果10种化疗药物中,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奥沙利铂(L-OHP)、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对老年患者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生存素、Bcl-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对照组p53的表达与Bcl-2存在正相关(P<0.01)。老年胃癌患者p53的表达与紫杉醇(PTX)、顺铂(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1),生存素与5-FU、PTX、L-OHP、CDDP、eADM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Bcl-2表达则与VCR、足叶乙甙(VP-16)、羟基喜树碱(HCPT)、PTX、吡喃阿霉素(THP)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p53与CDDP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生存素表达则与5-FU、VCR、HCPT呈负相(P<0.01),Bcl-2表达与VP-16、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但与L-OHP的抑制率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与对照组存在不同的多药耐药表型,凋亡抑制蛋白在老年胃癌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 檀碧波李勇赵群范立侨王力利许夕霞田夏青李瑞利郝英杰贾楠
- 关键词:化疗药敏性凋亡抑制蛋白
- 抑制锌指蛋白139对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原位移植的裸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抑制锌指蛋白139(ZNF139)对肿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SGC7901原位移植裸鼠胃癌模型。合成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质粒,分为实验组、阴性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瘤内注射。检测各组肿瘤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裸鼠胃癌组织中ZNF139、Bax、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体积、重量均低于两对照组(P<0.05)。MTT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细胞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裸鼠胃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组织ZNF139、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抑制ZNF139基因可以通过降低肿瘤细胞活性、促进凋亡抑制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增长,其机制与ZNF139基因对Bax、Bcl-2基因的调控有关。
- 范立侨李勇冯峰赵群檀碧波王冬刘羽李兆星
- 关键词:胃癌锌指蛋白凋亡
- RNA干扰技术抑制锌指蛋白139对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血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锌指蛋白139(ZNFl39)表达对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血清蛋白质的影响,探讨ZNFl39参与胃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构建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质粒并导入胃癌细胞SGC7901;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经皮下瘤鼠间传代6代后应用OB生物胶粘贴法进行原位移植;应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及液质联用(LC—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点,并应用Westernblot法验证鉴定出的部分蛋白质。结果胃癌原位移植裸鼠成瘤率100%(15/15)。siRNA重组质粒抑制了ZNFl39在SGC7901中的表达,siRNA—ZNFl39组胃癌原位移植裸鼠瘤体生长明显减慢。在转染组和对照组原位移植裸鼠血清中鉴定出5种差异蛋白质,抑制ZNFl39后表达下调的为载脂蛋白E(APOE)、激肽原1(KNGl),表达上调的有α2-巨球蛋白(α2-MG)、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DIXDCl。Westernblot法对KNG1、mTERF、APOE的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一致。结论ZNF139可能通过促进血清APOE、KNGl及抑制mTERF的表达来参与胃癌进展。
- 范立侨李勇赵群檀碧波陈茂良王冬赵雪峰郝英杰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锌指蛋白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以胃癌SGC7901细胞原位移裸鼠模型为对象,通过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ZNF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合成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ZNF139-si RNA),以ZNF139-si RNA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G418筛选。以ZNF139-si RNA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阴性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普通胃癌细胞分别进行裸鼠胃癌原位移植。造模成功后取出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别分离ZNF139-si RNA各组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蛋白质;选定差异点,胶内酶解后,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蛋白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转染ZNF139-si RNA质粒后SGC7901细胞中ZNF139的表达受到有效抑制。与阴性质粒组及空白组比较,阳性质粒组原位移植瘤生长更慢(P<0.05),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P<0.05)。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在阳性质粒组原发灶中Fascin、hn RNPA2/B1表达下调,ANXA1表达上调;阳性质粒组转移淋巴结中ANXA5表达下调(P<0.05)。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符。结论 ZNF139可能通过调节Fascin、hn RNPA2/B1、ANXA1、ANXA5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 李勇王力利康爱文范立侨赵群檀碧波郝英杰刘庆伟
- 关键词:胃癌蛋白质组学
- 人胃癌耐药细胞株中锌指蛋白139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锌指蛋白139(ZNF139)在胃癌中表达异常,但ZNF139与胃癌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检测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中ZNF139和MRP-1、MDR1/P-gp、GST-π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关系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SGC7901/ADR,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两种细胞ZNF139和MRP-1、MDR1/P-gp、GST-π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基因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合成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siRNA-ZNF139)重组质粒并转染SGC7901/ADR,检测转染前后SGC7901/ADR中MRP-1、MDR1/P-gp、GST-π表达的变化。结果:SGC7901和SGC7901/ADR两种细胞中均有ZNF139、MRP-1、MDR1/P-gp、GST-π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P-gp、GST-π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转染siRNA-ZNF139后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RP-1、MDR1/P-gp、GST-π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ZNF139通过上调MRP-1、MDR1/P-gp、GST-π基因表达而参与胃癌多药耐药形成。
- 李勇赵群檀碧波范立侨刘庆伟焦志凯赵雪峰郝英杰
- 关键词:胃癌多药耐药性
- 锌指蛋白139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凋亡调控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抑制锌指蛋白139(zincfinger protein 139,ZNF139)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针对ZNF139的siRNA重组质粒并导入SGC7901,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法检测抑制效率;MTT法测定siRNA-ZNF139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GC7901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yclin D1、PCNA、Caspase-3和Bcl-2在各组中表达情况。结果0.8μg/mL siRNA-ZNF139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24、48和7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3±0.685)%、(16.827±3.507)%和(20.107±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9,P=0.001 3。转染48h时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ZNF139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1.800±1.552)%、(52.633±0.361)%和(62.100±1.908)%,F=25.52,P=0.001 2;转染72h时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1.500±1.153)%、(53.567±1.582)%和(60.100±3.365)%,F=11.97,P=0.008。0.8μg/mL siRNA-ZNF139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48h后,siRNA-ZNF139组ZNF139、Cyclin D1、PCNA和Bcl-2mRNA表达分别为0.126±0.032、0.455±0.082、0.300±0.164和0.110±0.03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613±0.119、0.740±0.098、0.523±0.109和0.311±0.133,Caspase-3mRNA表达(0.230±0.02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089±0.018),P=0.001 9;siRNA-ZNF139组ZNF139、Cyclin D1、PCNA、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524±0.044 8、0.540±0.052 5、0.535±0.046 1和0.414±0.03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861±0.047、0.750±0.033、0.886±0.058和0.821±0.030,Caspase-3蛋白表达(1.004±0.10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517±0.027),P=0.002 1。结论 ZNF139可通过调节Cyclin D1、PCNA、Caspase-3和Bcl-2基因表达而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过程。
- 李勇赵群孙晓静范立侨檀碧波焦志凯刘羽安昭杰
- 关键词:胃癌RNA干扰增殖凋亡
- 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裸鼠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体外化疗药敏性差异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比较人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肝转移模型原发灶、肝转移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方法:将裸鼠皮下传代的SGC-7901细胞株实体瘤组织块移植于裸鼠胃壁,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待其发生肝转移后取胃原发灶、肝转移灶肿瘤细胞,SRB法检测肿瘤细胞对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奥沙利铂(L-OHP),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氨甲喋呤(MTX)7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裸鼠原位移植胃癌转移模型,肿瘤原位移植成瘤率100%,肝转移率75%;7种药物中L-OHP,VCR对原发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肝转移灶,而eADM,MMC对肝转移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原发灶(均P<0.05);5-FU,L-OHP,MTX对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的抑制率具正相关性(r=0.5203;0.4424;0.3851,均P<0.05)。结论:胃癌原位移植动物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细胞的对化疗药物药敏性存在差异,以原发灶药敏检测结果指导针对肝转移灶的治疗可能是不准确的。
- 范立侨李勇赵群檀碧波孙川李兆星王冬刘羽
- 关键词:肿瘤移植药物筛选试验
- 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在老年胃癌患者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环氧合酶2(COX-2)与凋亡抑制蛋白p53,survivin,Bcl-2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3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60岁)手术标本中COX-2,p53,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情况,同法检测32例对照组(<60岁)胃癌原发灶、转移灶中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之间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组转移灶中Bcl-2的表达高于原发灶(P<0.05),COX-2,p53和survivin表达在两种病灶组织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53及Bcl-2表达在原发灶、转移灶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5470及0.4969,均P<0.01)。老年患者原发灶中COX-2与survivin,COX-2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5053;r=0.5741,均P<0.01),转移灶中survivin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5414,P<0.01)。老年组原发灶COX-2,survivin和Bcl-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转移灶仅COX-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于60岁老年胃癌患者,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COX-2的表达与6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凋亡抑制途径与其他年龄患者不同。
- 李勇檀碧波赵群范立侨赵雪峰焦志凯王冬刘羽
- 关键词:环氧化酶2凋亡抑制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