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1830041)

作品数:18 被引量:423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永江韩国卿温泉波赵英利梁琛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金日成综合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走滑
  • 4篇变质
  • 3篇地块
  • 3篇杂岩
  • 3篇年代学
  • 3篇左行走滑
  • 3篇滑脱构造
  • 3篇变质核
  • 3篇变质核杂岩
  • 2篇地质年代
  • 2篇地质年代学
  • 2篇碎屑
  • 2篇碎屑锆石
  • 2篇锆石
  • 2篇晚古生代
  • 2篇物源分析
  • 2篇裂带
  • 2篇隆升
  • 2篇古生代
  • 2篇缝合带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
  • 3篇金日成综合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金策工业综合...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核工业243...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日本岛根大学
  • 1篇吉林省核工业...
  • 1篇吉林省煤田地...

作者

  • 17篇刘永江
  • 15篇韩国卿
  • 11篇温泉波
  • 10篇赵英利
  • 10篇梁琛岳
  • 7篇李伟
  • 4篇李伟民
  • 3篇赵立敏
  • 3篇梁道俊
  • 2篇金炳成
  • 2篇张兴洲
  • 2篇吴琳娜
  • 2篇金巍
  • 2篇米晓楠
  • 2篇邹运鑫
  • 2篇迟效国
  • 1篇唐振兴
  • 1篇江涛
  • 1篇宋立斌
  • 1篇周冰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质通报
  • 2篇世界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嫩江地区科洛杂岩伸展构造特征被引量:30
2011年
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杂岩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科洛杂岩内发育一处大型滑脱构造,其中包括鞘褶皱、层间柔皱、不对称褶皱、S-C组构、眼球状构造等构造样式,整体反映杂岩体向SE伸展滑脱的特征。结合年代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证据,认为科洛杂岩伸展滑脱始于中侏罗世晚期或稍后,其隆升机制应源于大兴安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岩浆的强烈底侵作用,导致整体隆升造山,伴随区域伸展滑脱,形成变质核杂岩。这为大兴安岭北段隆升机制和构造样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梁琛岳刘永江李伟韩国卿韩国卿温泉波
关键词:滑脱构造变质核杂岩
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被引量:12
2012年
松辽盆地的西缘边界断裂带,又称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传统认识上认为其为一条NNE向的大型正断层或拆离断层.通过对断裂带中南段楼子店,岭下地区韧性变形岩石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石英组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和变形带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证实断裂带南段楼子店地区与中段岭下地区变形岩石具有相同的变形组构特征,应为同一断裂带同期变形的产物,初步确定了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在早白垩世早期(~130 Ma)曾经历左行走滑变形阶段;通过对断裂带两侧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和倭勒根岩群展布的研究,确定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的现今累计走滑位移量在40~50 km之间.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邹运鑫李伟梁琛岳
关键词:左行走滑
大兴安岭中南段二叠纪砂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区构造环境的判别被引量:15
2012年
通过对研究区内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进行岩相学及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物源区及其古构造环境。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表现为源区相对不稳定、快速剥蚀、快速搬运的特征。A-CN-K三角图解显示砂岩母岩中斜长石含量要高于钾长石含量,指示两组砂岩物源区母岩应以具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岛弧性质的岩浆岩系列为主。主量元素判别图解揭示了物源区主要具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型并含有少量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区特点,且总体呈现出由活动大陆边缘向大陆岛弧型物源区过渡的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二叠纪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区域内广泛分布的大石寨组火山岩及研究区北侧及北西侧的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岩浆弧物质并含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基底的物源供给。
赵英利刘永江韩国卿吴琳娜李伟民温泉波梁琛岳
关键词:主量元素构造环境地球化学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被引量:205
2010年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蒙地块南缘发育了晚古生代具有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建造。晚古生代早期佳—蒙地块南缘为活动陆缘,在~320Ma向北的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发生断离,形成火山弧,同时导致其北侧"贺根山"弧后洋的拉开,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a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佳—蒙地块南缘开始由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环境转化,最后在晚二叠世末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转入内陆环境。
刘永江张兴洲金巍迟效国王成文马志红韩国卿温泉波赵英利王文弟赵喜峰
关键词:晚古生代古亚洲洋
吉林—延吉—朝鲜咸北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中国吉林东部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对比研究,无疑对揭示朝鲜半岛的地质属性、中朝板块北缘东延及演化有着重要的贡献。针对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化石组合、沉积特征、基底性质以及岩浆序列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朝鲜二叠纪鸡笼山腕足动物群与中国北方二叠纪哲斯腕足动物群有明显差异,与吉林地区范家屯组,尤其是延边地区庙岭组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中国吉林—延吉褶皱带和朝鲜咸北地块均以元古宇为基底,没有太古宙岩石出露;在晚古生代期间,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相似;朝鲜咸北地块和狼林地块的边界断裂——输城川断裂带应与华北地块和吉黑造山带之间缝合线的东端—古洞河断裂相连接,吉黑造山带东部地块和朝鲜咸北地块在晚古生代时期应处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金炳成刘永江韩国卿金才英
关键词:沉积物
黑龙江省嫩江地区科洛杂岩隆升时代
科洛杂岩出露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兴安岭北段,构造解析指示其为—大型伸展滑脱构造,整体反映杂岩体向南东伸展滑脱的特征。依据杂岩体显微构造特征,推测科洛地区伸展滑脱变形带变形温度约300~450℃。滑脱带中变形花岗片麻岩样品中...
梁琛岳刘永江李伟韩国卿温泉波F.Neubauer
关键词:隆升滑脱构造变质核杂岩
文献传递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的岩石学和地质年代学被引量:24
2010年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为T=320~480℃,p=800~1600MPa,为典型的绿帘-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带中泥质片岩所含的多硅白云母单矿物给出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4.9Ma±0.5Ma。根据白云母中K-Ar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350~430℃)接近于得到的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可以认为40Ar/39Ar坪年龄指示了这期高压变质事件的年龄,也证实了黑龙江杂岩带中普遍存在一期中侏罗世末期的变质-热事件。
赵英利刘永江李伟民温泉波韩国卿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高压变质作用
舒兰盆地构造格架的地球物理制约被引量:5
2013年
舒兰盆地位于佳伊地堑中南段,伊通盆地东北部,是北东向展布的一个狭长状断陷盆地,前人仅对舒兰盆地开展过初步的地质调查,但对盆地构造特征、演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薄弱。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孢粉资料等,分析对比了舒兰盆地与伊通盆地的新生代沉积地层;通过电法、地震剖面解析,认为盆地南段为半地堑式构造特征,中段为地堑式构造特征,盆地北段从西北至东南呈阶梯状加深的构造形态;结合钻井资料分析认为,盆地基底岩性南段以上二叠统杨家沟组为主,中段主要由花岗岩和白垩系组成,北段主要由白垩系组成;综合分析认为,舒兰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即初始断陷期(古新世早期)、断陷期(古新世—渐新世)和挤压反转期(渐新世—中新世)。
米晓楠刘永江江涛梁琛岳唐振兴李伟民宋立斌苗洪波邱玉超孙恒战崔凤山
内蒙古伊敏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碎屑沉积物成份与源区构造环境、构造背景及源区岩石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对伊敏地区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砂岩碎屑颗粒成分统计、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物源分析方法,确定红水泉组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其物源类型为切割型岛弧。红水泉组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338±3 Ma,该年龄值表明红水泉组形成的时代为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中期的韦宪阶或之后。903~1 676 Ma的分散元古界锆石年龄和~780 Ma新元古代锆石年龄峰值,可能反映南蒙古微板块基底年龄信息。~500 Ma和~380 Ma的年龄峰值指示源区可能经历了多期岩浆事件:~500 Ma的岩浆锆石物源可能来自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闭合相关的后造山花岗岩,~500 Ma的变质锆石可能来自变质基底,~380 Ma的物源可能反映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至少在晚泥盆世开始碰撞拼贴,并导致该区存在一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岩浆弧。
杨明春刘永江韩国卿王长兵温泉波赵英利梁琛岳米晓楠
关键词: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被引量:29
2011年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界构造变形表明,上古生界自二叠纪末以来遭受了3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为二叠纪末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碰撞造成的近EW向展布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强度由南向北有减弱的趋势;第二期变形为侏罗纪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NE—NNE向左行走滑断裂和褶皱构造;第三期为NW向具有右行走滑特征的断裂构造,时间大致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综合区域构造、沉积岩古地理分析对比,初步将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划分为早古生代、D—C1、C2—P2、P3—T14个构造层: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之后,在D—C1期间早期以伸展为主,总体表现为北海南陆的古地理特征;早石炭世末期松嫩地块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沿嫩江—扎兰屯一线碰撞拼接;C2—P2期间总体表现为造山后伸展特征,表现为北陆南海;P3—T1时期古亚洲洋的闭合,海水退出,转为陆相。
刘永江张兴洲迟效国温泉波梁琛岳韩国卿赵立敏赵英利
关键词:构造层上古生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