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135C100302)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沈跃彭磊柳海晓程少文聂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温州医学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组织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特性
  • 1篇面粗糙度
  • 1篇膜技术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丙烯酸甲...
  • 1篇骨水泥
  • 1篇表面粗糙度
  • 1篇丙烯
  • 1篇丙烯酸
  • 1篇丙烯酸甲酯
  • 1篇粗糙度

机构

  • 2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柳海晓
  • 2篇彭磊
  • 2篇沈跃
  • 1篇应晓洲
  • 1篇张宇
  • 1篇程小杰
  • 1篇徐华梓
  • 1篇聂鹏飞
  • 1篇程少文

传媒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水泥表面粗糙度对诱导膜组织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周围组织和骨水泥表面粗糙度两因素对诱导膜组织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表面光滑和粗糙的两种骨水泥分别植入兔子桡骨缺损、肌肉内和皮下,在体内形成诱导膜。6周后取诱导膜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获取诱导膜组织学图片,并在图片自动分析软件中对诱导膜的厚度、面积、细胞密度、细胞外基质密度、微血管密度进行定量评估。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周围组织和骨水泥表面粗糙度2个因素对诱导膜各个参数的影响。结果:组织学观察两种骨水泥在3个部位均能形成诱导膜。诱导膜组织学特性在桡骨缺损、肌肉内和皮下3个部位有所差异:差异表现在膜厚度、面积及微血管密度3个参数的不同(P=0.000,P=0.000,P=0.000);而细胞密度和细胞外基质密度2个参数无明显差异(P=0.734,P=0.638)。表面粗糙度不同的骨水泥在相同组织内诱导形成的膜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特性,其5个组织学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506,P=0.185,P=0.883,P=0.093,P=0.918)。结论:周围组织对形成的诱导膜组织学特性有明显的影响,而骨水泥表面粗糙度对诱导膜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组织中的纤维细胞数量、血供、机械张力及微动环境可能是影响诱导膜组织学特性的因素。
柳海晓徐华梓张宇胡刚沈跃程小杰彭磊
关键词:皮下组织骨缺损骨水泥组织学
诱导膜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目前,虽然有众多骨缺损重建技术,如带血管的骨移植技术、骨牵引延长术和自体骨移植术,但大范围骨缺损的重建仍是一个挑战。因为现有的骨重建技术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骨愈合时间长、负重时间晚、愈合率低、耐受性差及并发症多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2000年Masquelet等^[1]发现在骨缺损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假体后,
聂鹏飞程少文应晓洲柳海晓沈跃彭磊
关键词:大段骨缺损膜技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