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457)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傅声雷高波刘素萍张卫信周存宇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三叉苦
  • 1篇大叶相思
  • 1篇土壤
  • 1篇土壤N
  • 1篇人工林
  • 1篇蚯蚓
  • 1篇胁迫
  • 1篇胁迫指数
  • 1篇假植
  • 1篇N2O
  • 1篇CH
  • 1篇CH4
  • 1篇CO2

机构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2篇周存宇
  • 2篇张卫信
  • 2篇刘素萍
  • 2篇高波
  • 2篇傅声雷
  • 1篇邵元虎
  • 1篇熊燕梅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土寒宪蚓和三叉苦植物对大叶相思人工林土壤CO_2通量的短期效应被引量:3
2010年
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为广东人工林和撂荒地内广泛分布的外来种蚯蚓,因其对水热、pH值及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不敏感,其分布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研究西土寒宪蚓对人工林碳循环的影响过程,可以为如何减少外来蚯蚓影响下的人工林土壤碳排放提供思路。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和乡土植物野外控制实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2通量进行15天的原位测定。结果发现,单独添加西土寒宪蚓及单独种植三叉苦(Evodia lepta),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都不明显。植物物理过程(如遮阴作用等)、植物生物过程(如根际化学物质分泌过程等)及植物在未添加蚯蚓样方和添加蚯蚓样方中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分别为–32.1%、40.9%、8.8%和–7.2%、30.7%、23.5%。植物的物理过程抑制了土壤CO2排放,但提高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39.3%)。植物的生物过程促进了土壤CO2排放,但减弱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降低了23.5%)。试验期间蚯蚓对多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蚯蚓的存在有增强土壤细菌活性的趋势,而且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更加密切了;同时,蚯蚓的存在也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见,森林土壤CO2通量不仅与水热条件有关,还受地上和地下生物过程的调控。如果只关注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大小,而忽略影响土壤CO2产生及释放的生物学过程,将无法找到减少森林土壤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减缓人工林中土壤碳的排放,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植物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CO2排放过程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高波张卫信刘素萍邵元虎熊燕梅周存宇傅声雷
关键词:CO2胁迫指数
蚯蚓和三叉苦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_2O和CH_4通量的短期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和乡土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野外控制实验,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2O和CH4通量进行15 d的原位测定,研究蚯蚓和三叉苦对土壤N2O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叉苦并未明显增加土壤N2O和CH4的通量,而假植物(模拟三叉苦的物理效应)则显著促进了土壤N2O的释放通量。整个实验阶段,蚯蚓效应分别使无植物对照和三叉苦处理土壤N2O通量增加了26.7%和66.3%,而在种假植物条件下,添加蚯蚓使土壤N2O通量降低了39.7%;同时,蚯蚓效应使对照处理土壤CH4吸收通量增加了10.3%,使假植物处理土壤CH4吸收通量降低了90.6%,而使三叉苦处理土壤CH4释放通量增加了301.8%。可见,蚯蚓能够促进人工林土壤N2O释放;同时促进人工林土壤从CH4"汇"向"源"转变。三叉苦的物理过程促进土壤N2O的释放,而三叉苦的生物过程抑制土壤N2O的排放。如何减缓人工林中土壤N2O和CH4的排放,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N2O和CH4排放过程影响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高波傅声雷张卫信刘素萍周存宇
关键词:蚯蚓N2OCH4三叉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