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07)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黎明田庆久程伟王钦军周云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地表能量
  • 2篇地表能量平衡
  • 2篇遥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像元
  • 2篇光学遥感
  • 1篇地形校正
  • 1篇山地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反射率
  • 1篇NOAA/A...
  • 1篇TM
  • 1篇IKONOS
  • 1篇大气校正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王黎明
  • 2篇周云轩
  • 2篇王钦军
  • 2篇程伟
  • 2篇田庆久

传媒

  • 2篇遥感信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吉林省西部地表蒸散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地表蒸散作为地表水分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地表蒸散量的大小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反过来,土地覆盖类型又控制地表蒸散量的大小。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地表蒸散在生态环境变迁中的作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计算了研究区1986、1996和2000年的蒸散量,并与对应年份的不同土地类型数据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研究区草地、沙地和盐碱地的蒸散量都在变大,其中以沙地蒸散量增长最快,草地次之,盐碱地增长最小,为土地类型向盐碱地和沙地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表蒸散加剧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
王黎明周云轩王钦军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表能量平衡
一种基于阴影像元的光学遥感大气校正方法被引量:19
2008年
提出一种基于6S模型+阴影像元的大气校正方法,适用于有阴影像元存在的高空间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该方法从阴影像元与非阴影像元的信号差异估算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暗目标方法相比,此方法避免地表反射率的假定难题。以北京市密云县的IKONOS影像对方法进行验证。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估算上,该方法的估算结果与MODIS气溶胶产品基本一致,而且其结果的稳定性明显好于暗目标法。在大气校正的结果方面,针对各类地物,比较大气校正前后的光谱与同类典型实测地物光谱,结果说明大气校正能够大大恢复各类地物光谱的典型特征,这将有利于地物的识别。最后通过比较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发现,大气校正能够明显增大高植被覆盖区与低植被覆盖区NDVI的差别,使植被信息更加突出。
程伟王黎明田庆久
关键词:大气校正遥感IKONOS
吉林省西部区域蒸散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利用NOAA/AVHRR数据,采用SEBS模型,计算了研究区15年地表蒸散量,从年、季度和月等三个时间尺度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平均蒸散量相差较大,最大的是1988年,最小的是1996年;月平均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形成一单峰型曲线;第二季度平均蒸散量最大,第四季度最小,其分布曲线也为单峰型。(2)多年平均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东半部明显大于西半部,最大的是扶余县,最小的是通榆县;各市县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仍为单峰型曲线,在5月达到最大值,12月最小,与全区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曲线一致;各市县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平均蒸散量相差不大,第二和第三季度相差较大,但总体分布趋势与全区一致,仍为单峰型曲线。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区域蒸散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强烈的蒸散作用为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王黎明周云轩王钦军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表能量平衡NOAA/AVHRR
光学遥感的山地像元反射率反演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结合Minnaert BRDF地形校正,以消除地形起伏对像元方向反射率的影响,进而发展了一种山地像元反射率精确反演模型。以密云水库地区为例,结合ETM遥感影像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反演的山地像元反射率精确稳定,显著消除了地形的影响。
程伟田庆久王黎明
关键词:山地地形校正反射率TM
共1页<1>
聚类工具0